强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措施
——以中卫市为例
2018-02-11王新存
王新存
(宁夏中卫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宁夏中卫 755000)
1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五制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中卫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管理严格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和项目公示制“五制”管理。市农发办切实履行了项目管理单位法人职责,整个项目建设在市农发办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展开,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工程建设中,以农发办牵头成立了农发项目建设总指挥部,负责项目建设的全面领导、组织、协调、督察和验收。各项目业务主管部门成立了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的工作组,负责本部门项目建设任务的安排部署、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和项目管理。各有关镇成立了以镇长为指挥,主管镇长为副指挥的项目实施指挥部,村、队成立了由村、队干部挂帅的施工作业组,具体负责本镇、村范围内配套工程建设的宣传、组织、清障、协调、施工和管护。
2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狠抓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项目区开发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能否高质量、高标准地长久运行和稳定发展,工程质量的高低是关键。为此,宁夏中卫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工程质量摆在项目建设工作的首位,依法依规按程序做好招投标工作,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了各项目中标单位。按照项目建设总体任务及阶段计划,每年分两个施工季节印发红头文件对农发项目工程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施工任务和实施方案,以市农发办成立了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对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实行项目区分片负责制。在工程开工之前和建设中,市农发办多次主持召开各项目参建单位现场工作会议,对工程建设任务和质量管理进行明确分工和技术交底,进一步强化了工作人员工程质量责任意识。并由农发办工作人员和监理公司监理对各项目区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使工程建设做到了层层有人管,点面有人抓,有力地促进了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规范操作程序,强化质量监督
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上,宁夏中卫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着力将项目区打造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示范区,在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上做好文章,注重环节和流程管理。一是严把施工单位准入关,通过公开招标竞标,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二是严肃合同管理,对合同条款认真进行修改完善,将履约保证金、施工管理人员数量、责任目标和违规处罚等在合同书中进一步明确和量化,以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各标段中标施工单位按照合同书中约定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数量全部到位,项目施工建设指挥部按照名单严格核查和现场考核,并要求所有人员按照工作分工挂牌上岗。四是强化监理职责,充分发挥现场监理人员及项目总监的职能作用,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有效提升了监理工作形象,为农发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五是农发办项目管理人员分片包干,确保责任到人。一个标段明确一名现场项目管理人员,专职负责与镇村、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与技术指导。通过明确的分工、严格的要求和管理,使农发项目建设在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效促进了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4 加大综合配套措施实施力度
多种措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效应。在抓好土地治理项目水利措施建设的同时,把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田间道路措施和科技措施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事前认真安排部署、事中及时督查督导、事后严格组织验收,使各项措施的建设实施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林、水、科技和道路等综合治理效果突出。一是水利措施。实行灌溉、排水、交通和田间工程四位一体化配套建设,重点从解决排、灌、交通问题入手,理顺灌排体系,对区域内的排灌体系等进行配套完善,对支斗农级灌溉渠道全面进行“U”型断面混凝土预制板防渗砌护,对土质条件差、滑塌严重的排水沟道进行柳桩草砌护治理,完善了支、斗、农三级渠道和沟道系统的灌排网络,有效提高了灌排效益,增强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农业措施。通过采取调田顺档、平整土地等田间工程配套措施。通过增施有机肥加大土壤改良力度,引进推广新品种,大力推进优良品种种植技术,有力推进了项目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机械化。三是科技推广措施。实行农民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围绕科学种田和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开展项目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素质,提升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四是林业措施。实行农田林网全面化。按照适时、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胸径在4.0 cm以上的抗天牛、耐盐碱的树苗,围绕干、支、斗和农级沟渠路配套完善农田林网,既有效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又充分发挥了涵养水分、减少风沙、调节气候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五是田间道路措施。通过健全群众生产生活交通网络,铺垫整修和硬化生产道路,使区内生产道路四通八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