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承包模式下公园的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2018-02-11雷烈发
雷烈发
(江西省进贤县园林绿化管理所,江西进贤 33170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各行各业中都出现了社会承包制,公园绿化养护工作也逐渐开始推行和实施社会化承包的方式。社会化承包模式下的公园绿化养护管理通常是指在公园建成之后,采用社会化承包的方式来对公园绿化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公园绿化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受历史因素影响,个别公园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绿化管理,但是大多数的公园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已经开始实施了社会化承包招投标的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和提高公园绿化环境的目的。
1 社会化承包模式下存在的主要矛盾
1.1 人们日益增长的园林文化艺术需求和园艺工作者艺术水平低下的矛盾 实际上,人们日益增长的园林文化艺术需求和园艺工作者艺术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社会范畴的矛盾,广泛地存在于城市绿化和城市公园之间。这主要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也就使得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城市公园建设,对于公园绿化美化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城市公园能够回归自然的生态美,还需要满足环境艺术的创造美[1]。但是,公园推行社会化承包模式之后,整个绿化养护队伍将会由承包企业所承包,由于每个企业的实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养护队伍的养护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很多的承包企业在公园绿化养护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人才培养,使得人们日益增长的园林文化艺术需求和园艺工作者艺术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1.2 绿化养护社会化承包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断增长的养护成本之间的矛盾 由于绿化日常养护的工作周期较长,通常情况下,一个承包期为两三年,但是,绿化养护项目的利润成本远比绿化工程施工项目要低。再加上周期长,政府实行的免费开放公园政策以及经济发展和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致使企业的养护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经营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那么各项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影响项目的具体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养护人员缺岗现象严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施肥修剪不积极和补植不及时等。
2 社会化承包模式下公园绿化养护措施
2.1 熟悉当前园林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定 在社会承包模式下的公园绿化养护工作中,首先必须要熟悉当前园林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我国自从出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之后,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就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从而使我国的公园绿化养护工作向着精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公园绿化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
2.2 加强绿化养护承包队的管理 在社会化承包模式下的公园绿化养护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对绿化养护承包的管理工作。将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承包合同落实到位。由于公园绿化养护承包队伍从事养护工作的时间不长,因此,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模式都不完善,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承包企业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经常会将绿化养护工作简化或者忽略,从而使公园绿化养护的工作效果不明显。针对这样的现象,加强对绿化养护承包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要求承包单位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并定期对绿化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从而有效提升绿化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以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对绿化承包队的监督和管理 当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承包合同之后,关键就是要执行。但是,由于绿化养护承包队从事养护工作的时间不长,其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在绿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易出现疏漏。比如,在进行春耕翻土时,怎样去设立保养圈,是否已经达到了翻耕的深度,在松土的过程中有没有进行施肥,施肥的数量和时间是否合理等,承包队不能对这些工作进行很好的确定[3]。因此,这就需要现场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确保公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结语
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对于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承包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但是,在社会化承包模式下的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仍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因此,公园绿化养护单位一定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合理使用可利用的因素,提高社会化承包模式下的公园绿化养护工作的效率,提升城市化绿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