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制糖行业重组现状、成效及建议措施
2018-02-11石艳红
石艳红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来宾 546100)
1 糖企重组基本情况
1.1 重组比例高 广西现有糖企94家,日榨产能66.1万t,近3年涉及重组有40家,占比高达42.55%,涉及日榨产能24.92万t,占比37.7%。不少日产能在3 000 t以下的小糖企,也都在洽谈重组中。
1.2 重组主方向单一 民营糖企国有化是主方向,上海光明集团、南宁糖业和中粮糖业分别重组12家、7家和9家民营糖企,涉及日榨产能达19.4万t,分别占广西重组总数的70%和77.85%。
2 糖企重组原因分析
2.1 产业政策是糖企国有化基础 制糖产业政策带有较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较大程度上维系了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权。《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将广西蔗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方案明确大力支持重点制糖集团;在甘蔗种植方面,把470亿元投资资金概算在全区103个项目,对市场竞争机制影响较大;《关于推进广西制糖企业战略重组的指导意见》规定对现有日榨能力小于5 000 t的糖厂进行限制。
2.2 国家政策扶持 支持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发展。2015年广西区政府颁发《关于加快推进广西制糖企业战略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要大力发展国有控股,通过战略重组把广西90多家糖厂归并成5~6家大型企业,中小糖企重组创造了宽广的空间。
2.3 产业政策吸引财政资金大量投入,是国有化隐性因素 蔗区基础设施和甘蔗科研技术存在正外部性和高风性,企业对良种研发及推广良种良法缺少动力,加上蔗区基础设施投入大,所有权不归糖厂所有,搭便车现象严重,企业积极性不高,只能依靠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近3 a来,广西进行330万hm2“双高”基地建设,单是自治区财政就统筹整合土地整治、水利化建设、甘蔗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94.07亿元(其中基地建设84.11亿元,甘蔗良种补贴9.97亿元)。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改善蔗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良种浪法研究、推进全程机械化,这有利于稳定糖料蔗供应,提高蔗糖生产水平。甘蔗生产是制糖企业第一车间,巨额财政投入,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国有化方式收购兼并民营企业无疑是防止外流最优选择。
3 重组的主要成效
3.1 糖企经营明显转好 与2015年相比,经营明显好转。如产糖大市来宾,2017年9月,行业盈利21 005万元,比2015年多盈2 305万元;亏损企业由2015年7家减至2家,亏损额由5 841万元减至1 965万元;利润率也由2015年的3.72%提高到6.91%,百元营业成本由2015年的87.65元下降到61元。
3.2 提高蔗农种植甘蔗积极性 钦州和百色调查反映,企业末重组前,甘蔗款不能及时兑付,甘蔗地被农民大面积丢荒,南华糖业和中粮糖业重组后,蔗款兑付及时,农民种蔗又提高。预计2017—2018年榨季可满足糖企对原料蔗需求[1]。
4 政策建议
4.1 支持甘蔗种植业,切实化解企业产能过剩问题 广西93家糖厂日加工能力共70万t,按甘蔗成熟期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份,共约180 d,一个榨季可榨12 600万t的甘蔗,但近三四年来,广西进厂原料蔗不足7 500万t,不少糖厂榨季时间都不足3个月,其余时间工厂设备和人员都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极大浪费。可以通过蔗田流转、土地平整、小块并大块增加种植面积,也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机器,降低种蔗人工成本,加之广西甘蔗单产提升潜力较大,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平整、水利建设、优化甘蔗品种。
4.2 设立糖业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产业发展为引导,通过对国家亟待发展的产业资本运作,以解决制糖产业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的困难。可以通过公开发行或由专业部门非公开发行,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基金的组织和引导,合理地投向糖业领域,它可优化农业投资结构,减轻国家投入负担,促进糖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大型企业集团重组[2]。这都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如减免税收,提供配套的低息长期贷款,对基金投向进行合理监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