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绘画艺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018-02-11孙立
孙 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在众多建筑、绘画、宗教、陶艺、人文、历史、科学、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中,绘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画的教学和艺术欣赏中,最基础的表现形式就是色彩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研究,提高学生对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认识,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发育,通过色彩绘画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通过艺术鉴赏教育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鉴赏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因此优化艺术鉴赏教学方式至关重要。
一、目前我国绘画艺术欣赏教学遇到的问题
(一)相关教师素质和理念落后
目前在绘画艺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对绘画艺术的关注度不够,所以导致有许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教学技巧掌握不够,并且无法进行教学创新,另外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学改革也存在着困难,再加上授课理念比较落后、讲课的模式缺乏创新性、目的性不够明确,导致教学模式死板单调,无法根据同学们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而影响课堂氛围,降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机会少
有些学校因为对于绘画艺术欣赏课程不够重视,所以也导致了绘画艺术欣赏课程所需要的相关基础设施极度缺乏,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更注重的是理论方面的教学,导致跟不上现如今学生们的需求。并且只有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教学的话,会无法培养学生们的相关品质,影响学生未来发展。
(三)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如今不仅仅是在绘画艺术欣赏教学课程中,在其他教学课程中,也存在着大量以老师为主导而忽视学生的现象,一些教师过于重视自身的地位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未来就业,再加上,学生如果长期被老师忽视,就是丧失对学习技能的兴趣,不仅无法进一步培养相关品质。
二、色彩在绘画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一)色彩是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体现
绘画在艺术领域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在艺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一副绘画作品中,色彩是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一副绘画作品的好坏,是受到五颜六色的色彩比重所影响的,不论是黑白灰还是其他颜色的表现,都属于一种色彩的表现手法,是作家通过对色彩的表现,表达出自己真正要抒发的情感的态度,表现着创作者思想理念和艺术风格。而在绘画艺术中,包含着众多不同的画派,每个画派都具有不同的绘画特点,其中包括中国古典水墨画、欧洲印象派绘画作品、“野兽派”画作等,其中在中国古典水墨画中,色彩朴实,且墨彩相互融合,实现了气韵的融合;欧洲印象派绘画作品对于阳光下真实色彩的追求与表达,所彰显出的对于自然的憧憬、对于生命的热爱;再比如“野兽派”用色的鲜艳、浓烈,表达着画作者不可替代的狂热与奔放……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色彩对于表达绘画作品艺术风格的强烈作用。可以说,一幅画作之中,作者通过对色彩的表达,促使画作更加完整,使画作更加生动形象。
(二)色彩是引起欣赏者审美愉悦的重要情感要素
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中,色彩是表达人类情绪的重要手段,而其又是绘画表现形式的一项重要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相关人员对其的欣赏力度,通过对绘画水平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情感[4]。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绘画情感也不同,由于不同色彩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作者在画作中通常都会使用对色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实现自身情感的表现。在当今社会,艺术已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绘画作品对于色彩的应用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丰富,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当人们进行绘画作品欣赏的时候,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即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步骤相互独立却又呈现出一定的递进性。色彩在这三个环节中,起着基础作用,通过对人们视觉的刺激,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感染力,不仅是最感性的艺术语言,更拥有能够在瞬间便引起观者注意,并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张力,而这也是绘画艺术创造者和欣赏着情感的又一种体验与显现。
三、提高色彩在绘画艺术欣赏教学作用的措施
(一)培养兴趣策略
在任何一种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都会受学生自身的心情和态度影响,学生每天都重复做一种事情难免会出现懈怠和丧失兴趣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并适当采取激励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取一系列方式,增加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并且培养学生们在色彩观察中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对美术艺术的兴趣,来提高绘画鉴赏水平。
(二)培养学生整体观察能力
对于初学美术的人来说,最基础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绘画中,首先要根据事物的全貌,再着重注意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才是局部细节部分,因此教师在速写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告知在学生观察事物细节时,不能脱离事物的整体。在进行绘画前以及绘画期间的观察,要是学生的目光始终注意到事物的整体,不能够把目光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容易忽略整幅画作的整体协调性,出现大小比例方面的误差和错误,学生只有通过整体性观察才能将一个事物完整的展现在画纸上。另外,要在注重整体的过程中注意到局部细节,达到整幅画的协调性。对于色彩方面的教学,观察能力更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色彩是人们进行观察所看到的第一个基本现象,因此教师通过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从而提高绘画欣赏水平。
例如:在素描绘画教学中,比例、结构、明暗、剖析、透视、运动等基本教学是教师应该着重讲授的,这能够对学生提高事物整体的基本认知力有着重要基础性作用,在素描写生的教学中,教师要在绘画开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事物特征的时间,因为通过静止不动的石膏像或者静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好静物的表象,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动笔。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的,不能急于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并且通过临摹提高自己的素描能力。
(三)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美术课堂中
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板书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集于一体,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学生们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有利于他们观察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美术教学来说,一幅美术作品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所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将美术作品用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艺术的魅力,提高对绘画作品中色彩的基本认识,在学生的不断增加的参与度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也不会感到太过枯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四)注重意象能力的培养
一幅优秀的作品,不仅仅要和事物相像,而且还要有作画者独到的心思在里面,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幅好作品。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一幅美术作品的内在含义表达出来,或者可以让学生们自主观察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身对画作的理解和意识,加强对美术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五)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
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数不胜数,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美感和鉴赏水平,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欣赏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水平,开拓新思维,从而开动脑筋多领悟美术艺术的真谛,根据优秀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并且可以通过临摹的方式,可以促进初学者快速入门,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临摹中感受绘画的基本样式,学习他人的表现方法,为今后训练奠定基础,并且提高自己画画的手感。另外要注意的是,在临摹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作品,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结束语
在当前的绘画欣赏水平教育中,许多学校缺乏对艺术鉴赏教育的重视和规范,所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懈怠的状态,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无法使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不利于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通过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可以促进学生绘画欣赏水平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对相关教学手段进行优化,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善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绘画艺术鉴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彦.论绘画艺术欣赏中的“色彩”[J].艺术科技,2015(11):119-119,165.
[2]杨冬.关于色彩基础教学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7):63-64.
[3]李泊含.论绘画艺术欣赏中的"色彩"[J].芒种,2017(16):108-110.
[4]季增辉.装饰绘画的色彩表现意义及特点[J].大众文艺,2016(20):45-46.
[5]潘初华.论油画作品中色彩美感的艺术特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6.
[6]王德立.水粉静物的内涵表达与色彩表现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