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提升
——基于广西财经学院的个案研究

2018-02-11韦联桂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辅导员工作

韦联桂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在“众创”时代大背景下,各地高校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蒙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体,其教育和指导能力的提升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如何提升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的能力,有力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是当前高校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的现状

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辅导员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和访谈方式,从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的意识、能力及其研究等三个方面调查了解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现状,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辅导员的教育与指导意识薄弱。据收回的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到“您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否该纳进辅导员工作职责”时,选择“是”的占45.7%,选择“否”的占49.8%,仅有4.5%的辅导员选择“无所谓”。在走访、座谈和访谈过程中,发现有45.6%的辅导员认为学生创新创业是“冲动”、“逞能”的表现,且会影响专业课程学习。可见,当前很多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薄弱、参与意愿不强,他们尚未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在必然联系性。

二是辅导员的教育与指导力不从心。据问卷调查显示,“您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有哪些”中,78.9%的辅导员选择“日常事务繁忙,参与积极性不高”;“您不愿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原因是什么”中,48.6%的辅导员选择“工作繁忙,没时间兼顾”,32.8%的辅导员选择“教育与指导技能的缺乏”,10.7%的辅导员选择“缺乏各种资源,条件不成熟”,6.7%选择“对创新创业教育不感兴趣”,1.2%选择“其他”。可见,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各方面条件尚未完善,致使辅导员害怕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且学生日常事务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他们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

三是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深。据问卷调查显示,问到“您是否有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时,选择“没有”的占89.3%辅导员,选择“有,仅参与”的有4.5%,有6.2%的辅导员选择“不关注”。在选择“没有参与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学术研究”的89.3%辅导员中,有95.6%以上的辅导员认为繁杂的学生管理事务占用很大精力和时间,无暇顾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学术研究;只有4.4%的辅导员认为自身科研能力薄弱,难以担负研究重任。可见,学生日常事务耗费时间与精力多,自身科研意愿不高及其能力薄弱,导致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深入、效果不理想。

二、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广西财经学院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中存在教育指导意识薄弱、力不从心及研究不深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

1、社会环境氛围的影响

在当前“众创”社会变革大浪潮下,国内各大高校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学院来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广西财经学院也不例外,于2015年率先在区内组建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但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所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仍处初期探索阶段,其建设所需各方要素正在积聚、完善,且典型示范效应尚未充分凸显;社会各界又迫切要求它能承担更多责任和解决更多问题,这就影响辅导员的自我职业定位和能力发展方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厘清个人的发展定位,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断加强与完善自身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

2、学校校园环境的影响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辅导员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未得以应有重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缺少辅导员的参与,尚未建立针对辅导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的激励与考评机制,导致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积极主动性普遍不高;学校提供给辅导员的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培训及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机会较少,导致辅导员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结构单薄、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影响他们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的实际效力;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已融入校园文化,但整体氛围不够浓,辅导员在校园文化中的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3、辅导员自身因素影响

学校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大多数偏年轻,且缺乏社会阅历和相应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加上自身实施创新创业的可能性较低,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参与教育和指导意愿不太强烈,致使他们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效果不明显;日常工作任务繁重,管理事务庞杂,教育工作强度大,造成自身专业和新知识学习的时间不足,无暇顾及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学习、教学规律研究及其学术科研活动,加上本身创新创业理论素质不高,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自信心,致使辅导员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工作陷入“力不从心”局面。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效力的充分发挥。

三、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提升的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可从“政府—高校—辅导员”三个维度来探究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提升。

1、政府层面

一是加强创业型辅导员工作模式及其理念导向。任何一种工作模式及理念的形成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性引导。政府可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创新创业活动向满足国家需求的方向发展。在社会迫切要求学校及其创新创业教育能解决更多社会问题的环境和氛围下,政府要从制度、政策上强化创业型辅导员工作模式及理念导向与转变,打破学科、岗位、校园、观念等边界局限,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运作新机制,培养更多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明晰创业型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方向。创业型辅导员是当前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政府要从顶层设计上建设创业型辅导员,明晰他们角色定位。同时,作为集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时效性为一体的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更需他们明晰自身职业定位。因此,只有加强创业型辅导员建设,明晰辅导员自身发展方向,才能有效引导他们寻求组织创新、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教育指导能力提升以适应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求。

2、学校层面

一是加强辅导员制度建设,健全长效考评激励机制。强化辅导员制度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明确工作职责与内容,寻找适合他们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活动的模块,让他们工作价值与优势得以突显;结合学校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业绩融入辅导员绩效考核、薪酬和奖惩制度,健全一套科学的针对辅导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考评激励机制,激发辅导员主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的动力。

二是健全学习培训机制。按职称、专业、专兼职及个人意向分层次给辅导员提供培训机会,选派他们参加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各类理论学习与培训;加大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机会,组织辅导员深入创业企业实岗挂职,参与模拟创业,积累创业实践操作经验;聘请由研究型和实践型导师构成的“双导师”全程指导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理论研究,不断完善自身理论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及实践技能,提升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的实际效力。

三是优化校园创新创业环境。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具主导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我们要侧重发挥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与作用,健全辅导员参与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示范典型,宣传创新创业案例,营造独具鲜明特色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及浓厚氛围,实现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教育、引领与辐射功能,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工作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3、辅导员层面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辅导员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及时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自觉培育创新创业思维,强化和提升自身创新创业素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的自信心,主动思考和研究适合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和指导方法,将辅导员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及其教育与指导工作,不断强化自身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工作内在驱动力。

二是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注重创新创业知识学习。辅导员要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珍惜各类学习与培训机会,认真学习掌握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及其各级政府的鼓励政策,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的自我学习,增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科学安排时间,开展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实践调研,激活人脉资源,增强社会阅历,提高适应能力;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带学生校外实践,逐渐由“外行”变为“内行”,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首妹.新时期辅导员创业指导能力提升研究[J].广西教育,2017,(03).

[2]王素兰,马成胜,张瑜清.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的途径分析——以西京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7,(12).

[3]周丽萍.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辅导员工作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不工作,爽飞了?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选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