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分制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华为认证课程构建研究

2018-02-11袁宝玲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分制级别华为

袁宝玲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市 528436)

一、华为网络学院的现状、优势和不足。

1、华为网络学院的现状。

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Huawei Authorized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Academy-HAINA以下简称华为ICT学院)是华为面向全球的校企合作项目,主要是与各院校进行课程、培训及认证领域的合作。2017年主要开设的课程方向为:路由交换(R&S)、安全(Security)、无线局域网(WLAN)、存储(Storage)、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课程对应的考证级别为HCNA(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HCNP级别(华为认证资深工程师)和HCIE级别(华为认证网络专家)。截止2017年底合作院校共201家,产生证书3111个,主要合作模式为:小学期实训课、公共选修课、公开课/讲座、社会实践、第二课堂、课程植入/课程置换、合作伙伴培训班、合作伙伴专业共建等。在课程开设中,华为提供实验室建设方案、师资培训、模拟器、教材及基于PC和移动端的网络平台。

2、校企合作建立华为ICT学院的优势。

作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其专业及实训类课程应紧贴就业市场需求,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而华为网络学院所开设方向及课程经过了前期考察,其制作的课程及内容经过了市场淬炼,能够体现行业发展、体现电信运营商及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解决了高职学校开设相应课程时的前期调研及准备时间。且华为在寒暑期间提供教师培训,为教师的知识及技能更新提供了帮助。华为公司为每门课程建有网络学习平台,提供教学微视频、统一的教材,并为每位合作院校考证学生提供折扣优惠。同时,华为公司每年定期举行技能大赛,并对获奖学生提供物资或就业机会。

3、华为ICT学院现存的不足。

随着网络设备的智能化,就某一地区的企业而言对网络工程师等人才需求规模在缩小,因此多数合作院校只停留在各方向的NA级别人才培养上。以路由与交换方向的HCNA为例,此级别的要求是对中小型网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中小型网络的通用技术,并具备独立设计中小型网络以及使用华为交换设备实施设计的能力。而更多企业青睐于有实践经验的NP级别人才。即,仅针对NA级别的考证课程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及企业需求不相匹配。这也就造成了合作院校学生到培训机构及华为合作伙伴进行继续深造已获得NP或IE级别认证,并进一步到企业实习来弥补自己实践经验不足这一短板。

现在的NA及NP级别考试仍只是理论考试。虽然华为为每个课程配置了模拟器,合作院校建有真实的网络环境,但仅仅理论考证的形式仍然限制和纵容了背题库现象的出现,也造成企业对NA级别证书的不信任。这种导向不仅不利于教学也违背了华为人才储备的初衷。

现在的华为ICT学院,对讲师及学生都进行了注册管理,具有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和移动客户端,老师可以在此平台上创建自己的课程,且课程已具有基本雏形,具有授课计划、微视频、测试试题、讨论区等,且老师可进行适当的修改,但课程的全过程智能化尚需提高。

二、基于学分制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改进。

1、构建基于学分制的学习包。

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绝不是一个单一方向的职业认证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涉及了一系列课程,但就某一职位而言是有偏重的,因此,可以通过以职业发展为主线,构建一个方向认证课程+几门相关课程的课程包模式,并采用学分进行计量。如路由与交换方向,学习包可以是:路由与交换NA及NP级别课程+安全方向NA级别课程+存储方向NA级别课程。

学生在大一学习了专业基础课之后,大二根据兴趣选修几门NA级别课程,考试通过方可获得学分。之后学生继续根据各科目成绩及个人兴趣,选修相应方向的NP级别课程,并考取NP级别证书,并建议学生根据职业需求选修相关方向的其他几门NA级别课程。

构建学习包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同时也避免了学分制选课中的“避难就易”现象。

2、基于智能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构建。

实行学分制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与教师的数量之间的矛盾。现阶段针对高职学生完全采用网络授课是不现实的,即使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也应该设置较完备的制度与监控条件,并且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以使其能够与课堂教育完美结合。在混合学习中,网络学习主要完成知识的传输,既知识的获取、记忆及理解;课堂学习,主要完成知识的内化,即解惑训练、应用创新、反思评价等更多更高参与度的学习活动。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可以将单一的讲授、简单的实验等做成微视频,将综合性、创新性等复杂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任务师生相互协助完成。

鉴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弱这一特点,网络课程可以设置知识导图或课程学习指引、定时提醒、学习进度跟踪、观看时间统计、学习效果统计等过程记录数据。通过课前定时提醒,保证所有学生课前都能够完成相应内容的学习,通过测试使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为保证网络学习效果,线上测试应智能化,即系统可根据测试成绩自动重新出题并给出典型错误的相应解答。为鼓励大家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应对线上学习优异者给予一定的表彰。课堂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视频观看及测试情况发觉学生的兴趣点和难点,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布置实践任务,有重点的复习和讲解。教师可根据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让成绩优异者为其他同学排错,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其他方面改进。

(1)构建各类可参考的模板促进系统的应用。与华为合作建设华为网院的学校类型多种,包括各个种类型的本科与高职,课程形式,包括实训形式、课程形式及讲座形式,因此华为可通过与各类型院校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开发相应类型的课程教学模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适应性。

(2)加强对培训讲师的实战培训,并为其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实践技能学习。紧密与教师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微信公众号、参加企业年会等传递企业的发展理念、里程碑事件、突出业绩等,增强教师对华为企业的认知与认同感。

(3)改革考证方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现在的NA及NP级别认证课程完全理论考核的现状,不易进行以证代考。但既然,华为网络学院已经投入了网络教学平台,模拟器及实验设备,就已经创造了一个全面考核的环境,完全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方式,并将其以校企合作的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一种约束,来保证课程及学员的学习质量。其考核可以包括线上测试,模拟器测试,实际网络配置及课中的帮助别人排除故障等多种记分项。并借助实验室网络设备进行典型网络的配置及故障排查考核,扭转部分院校仅进行模拟器演示及背题库的不良现象。

(4)给予认证讲师初次开课一定的奖励。有了网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增加了课堂容量,使教师能够更加因材施教,因此很多老师认为这样增加了其的教学工作量,且增加了情感投入,因此具有抵触情绪。即,混合式学习的初次投入成本大,教师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需要更多的鼓励及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冯向东.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06).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19(1).

猜你喜欢

学分制级别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
级别分明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新年导购手册之两万元以下级别好物推荐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