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点及其职业指导策略探讨
2018-02-11项梅
项 梅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随着国内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总量不断增长,虽然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明显增加,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根据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91.6%,这就意味着仍旧存在着近10%的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如何更好的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促进他们更好的择业就业,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也是相关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特点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是指已经毕业离校,但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半年内)仍然未就业的毕业生,或者是半年内有过短暂的就业而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根据教育部门统计口径,已考取专升本或研究生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或参军入伍的毕业生不属于未就业大学生统计范围。[]造成高校大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但是却仍旧未就业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但是要想更好的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了解这个群体的概况与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就业、择业观念偏差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项促就业、助创业的政策出台,就业状况持续改善,成功解决了6500万青年人的就业问题,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用人制度的日益深入,大学生的就业的自主性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种观念上的偏差:
(1)对就业地区的认识观念偏差
根据《八城市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显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大学生毕业流向的重点城市,杭州、南京、郑州、武汉与成都次之。2016年,在700多万毕业大军中,仍然约有33.9%的毕业生希望能够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城市,从这些相关数据中可以分析出来,大中城市、沿海地区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意向地区,大多数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小城镇、农村、内地,一些真正缺乏、渴求人才的地方,绝大部分毕业生仍然认为只有在大城市就业才能拥有比较高的就业层次,留在大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上海大学生留沪比例达到70%,相比北京的大学生本地就业吸引力指数高出10个百分点,而广州的本地就业吸引力指数为45%。虽然国家相继出台选调、选聘及三支一扶相关政策,但是不论是生活成长在大城市的大学生还是生长在农村或小城镇的大学生都对于回到农村地区工作的兴趣不大,对于生长在农村和小城镇的大学生来讲,由于回到农村会再次面临“自我实现”的期许和条件的缺失,要博得社会尊重又需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成长期,所以他们再次回到基础设施相对不够完善的家乡的意向依旧不是很强烈。
(2)对相关职业和用人单位认识的观念偏差
虽然新时期95后大学生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很多家长和学生还是将能否在毕业时立刻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实现学校到工作单位的无缝衔接等等标准作为衡量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否成功的标准,甚至更有一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只有在公检法和一些党政部门工作、进入到公务员队伍、拥有事业单位编制等,才能被人瞧得起,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不能否认,当公务员、进国有大企业或者外企,因此而享有保障和相对较高的福利待遇是大多数毕业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由于就业机会、严格编制等因素的影响,少量的职位并不能充分满足日益增多的求职者的渴望。在自由自主择业的今天,毕业生和家长依旧抱有类似“一份稳定工作”传统择业观念也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择业宽度。
2、无职业规划,对自身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
在离校未就业大学生中,除了打算创业的部分学生,大部分人都是由于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规划造成的。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各个高校逐步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比较单一,内容狭窄,常见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在大学时期就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大学生毕业时一般是23周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爱幻想,好冲动,接受新生事物较快,自我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不稳定,个别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了随意、懒散的习惯,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的未雨绸缪意识,毕业找工作也是随波逐流,实行“普遍撒网”找工作方法,没有对自己和要选择职业的清醒认识,对自身定位不准,增加了求职的多向性和不稳定性,期望值过高,表现为鱼与熊掌两者兼得的愿望及这山望见那山高的趋向,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延迟就业。
3、角色转换不适应,人际交往困难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66%,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63%。这个并不是太高的就业满意度数据充分体现了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由学校到单位的角色转换的困难,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从就业前的学生角色大就业后的职业人角色的变化是个重大的转折,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大部分的学生能适应并做好角色转换,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对即将遇到的新环境、陌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心理或者生理上的矛盾与不适应:
(1)主观上不愿就业,回避职场
主观上不愿意就业,回避职场是95后毕业的大学生的所呈现出来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主要的表现就是“有业不就”或者“慢就业”,部分毕业生是由于性格较为懒散,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由于家庭经济压力较小,父母督促求职的意愿不强烈,导致他们安于现状,对于就业或者择业的主观能动性严重不足。也有部分毕业生是由于主动给自己预留出选择期,在储备期内,进行多方位的尝试、参加志愿活动或社会实践或者备考职业资格考试等等。
(2)人际交往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对于很多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来说,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一步,也是自己能否融入并适应一个单位节奏的重要一环,根据调查,有一些学生求职失败不是因为技能比别人差,而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在面试时不懂得怎样应对面试官的发问,反映木讷。或者在劳动关系尚未正式建立的试用期,不会处理和单位及单位同事之间的关系,遭遇人际困难后,不懂理性应对并合理化解,导致在单位没有存在感,而最终离职,再次择业也会伴随着上次就业不顺利而导致的自卑和怯懦心理。
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时抱负很高,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盲目自信,但是真正求职时候,往往不可避免会吃到“闭门羹”,特别是在遭遇到自己本也不怎么看的上的单位求职失败后,自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外加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只能待业家中。
二、如何做好高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1、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开设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专题课程,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工作。他在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与应聘者亲切交谈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大多数离校未就业大学生之所以还抱有原来的旧思想,就业和择业观念落后,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不够了解,对国家各类就业政策不熟悉,这就要求我们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开展系统且针对性的当前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尤其是基层和不发达地区就业政策解读,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当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做好价值观引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参加“三支一扶”、“支援西部计划”等,到农村、基层等真正渴求人才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高校层面细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他们做到分类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和择业,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准确的给自己定位,客观的看待地区和基层单位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要有勇于放下身份,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的心理,要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的意识。
2、做好职业素质测评,指导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素质测评是指可以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才学等学科理论,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的客观的测量和评价。通过开展职业素质测评,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自身特点、职业能力,合理确定求职方向,能够让毕业生克服自我主观意识,客观的看待和评价自己,要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工作做到实处,做到职业指导精细化,就业有针对性的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职业素质测评,指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根据其专业特点和相关测评结果,提供可供其参考的职业或岗位,并且通过组织团体指导、应聘模拟训练等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求职应聘能力,做到职业指导全程跟踪指导,确保离校未就业大学生能够稳妥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步入社会将从事的事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职业规划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首要环节,对于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更是应该指导他们做好做好自我和社会评估,明确目标,做好职业选择,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自己的客观需要。现今的部分95后大学生倾向于“慢就业”的一条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校期间并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资本储备准备,当然针对这一类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在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弥补自己大学期间的不足的,应该给予宽容,并做好相应的指导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帮助。但对于一些以“慢就业”为借口,行“放大假”之实的学生,家长要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加以疏导,让学生多同社会接触,激发其就业、创业热情,但是不能养成惰性和对就业的回避心理。
3、开展职业咨询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所谓职业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等方法,协助当事人更好的解决在选择职业、安置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要做好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必须要清楚认识这类人群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明确,没有对未来职业的明确规划等而导致的普遍迷茫状态;求职过程中的不顺利而导致的自我价值感低、求职不顺利而带来的失落心理也会使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呈现消极状态,社会负面效应相对于正常就业的毕业生强的特点,引导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也要在做好职业指导的同时,做好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调适,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开展素质拓展及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放开自己,学会基本求职人际关系处理,增加他们求职的自信心。
此外对于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应该给予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高校应该建立详细的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库、分类提供精细的职业指导、有针对性的推送就业信息、扶持自主创业以及加强就业、创业信息的宣传工作。多提供给离校未就业大学生面试模拟或情景模拟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模拟尝试锻炼提高应对各类面试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让他们提前了解到自己的优劣势,为真正的面试积累经验,在实战中更好的展现自己。
总之随着大学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职业指导效果。
注 释:
①周建平.试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8).
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4).
[1]邓基泽.大学生职业指导实用教程[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11).
[2]李文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