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探究
2018-02-11张丽红
张丽红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参天大树都是从幼苗时期成长起来的。幼儿就好比幼苗,若要将其培养成才,就需要从小开始呵护,适度培养。家庭教育就好比有效的土壤与肥料,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直接“抛砖者”。于孩子而言,幼儿教师就像充满爱的春风,为孩子得以展翅翱翔而做出其应有的努力。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幼儿教育不能脱离家庭教育而单独存在,通过彼此配合,可以更好地对症下药,唤醒其对生活积极的态度,用自己的努力品尝生活的甘甜。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家长与教师的配合,可为孩子成长带来“双效”呵护
幼儿园又可以称之为托儿所,表面意义是托付照顾孩子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又因此而具备了新的意义。孩子们通常天真无邪,像一张白纸,正待点染,幼儿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升幼儿的生命价值,使其能够具有幸福的童年。孩子的天性是否纯良,取决于父母的美德与心房。简而言之,若是父母具备高尚的品质,宽广的胸怀,这就是孩子最大的财富。为了使孩子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接触到新鲜的世界,来自父母的培养与支持则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要做的就是配合父母对孩子开展教育,以温柔、耐心、诚恳的方式培养孩子,以极尽周到的关爱去呵护孩子,这样就可以使教育润泽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成为心中有温暖、眼中有光芒的人。
对于幼儿开展优秀的教育,无疑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与家长就是配合默契的教育组合。教育本身就是细致入微而系统复杂的过程,双方的配合与互相理解,就可以使幼儿接受教育时更加顺理成章。在教育的方式上,或许有千谋万法,但家庭教育始终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股力量将支撑幼儿教育事业以更加慎重、规范的方式发展,使每一名孩子的成长如同得到呵护的幼苗般,欣欣向荣,生生不息。
二、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启蒙教育质量
玉不琢不成器,鲜有天生的好孩子,更多都是教出来的好孩子。优秀的父母会为孩子的成长费尽心思,辗转反侧;同时还会谨言慎行,为孩子树立榜样;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却又可以慧眼识良莠;不骄纵溺爱孩子,敢于让孩子苦中作乐。教育孩子是长期的过程,尽管初期可能并不见效,如果锲而不舍,则必会唤醒沉睡的优秀因子,使人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可是,如果教育方法不得当,就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作为最早的启蒙教育,来自家庭方面的教导、育人几乎是每一个人都会去经历的过程。就像幼小的树苗需要按时施肥、浇水,否则就会出现病害,或者发育不良的品种。幼儿也是如此,拒绝有效的教育,就无法做人,或者心灵变得脆弱不堪,或者道德品质十分缺失。
“棍棒出孝子”,一味溺爱孩子等等,这些教育的方式早已过时。通常,动不动就会受到打骂的孩子,或者沉浸在“蜜罐”里拔不出来的孩子,要么性格极端,缺乏安全感;要么骄横跋扈,五谷不分。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更容易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负面、不科学的教育都会导致孩子的人格畸形,或者具备不良行为与习惯。此时,孩子可能离“龙”、“凤”的距离越发遥远,终究“望洋兴叹”。
一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就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幼儿园的事情,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少过问,一旦发生问题,却将责任怪在教师身上。一些家长更关注孩子是否成才和成绩,却不关心孩子有没有快乐,忽视了孩子的每一次进步,不配合教师开展工作,攀比心理却日复一日地强烈,意愿强加的念头一天比一天严重,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孩子内心存在很大缺失,承受能力有限,甚至面临过早崩塌。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十分娇惯,不舍得让孩子进行磨炼,遇到困难亲自为孩子解决,实际上,这种溺爱的方式恰恰会让孩子在成长中日益“缺钙”,精神营养匮乏,一旦自己面临挫折,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求助,却不思解决方式。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如果不能从小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和困难,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就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事实证明,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是有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以良好的态度与幼儿园的教师做好配合,教师也会更有信心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开启大门。
三、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
1、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家园共育
在孩子的世界里,不需要太多规则,因为规则很容易被孩子遗忘。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这样就无需要考察孩子的记忆,只需要通过习惯引导孩子行为即可。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的前提是要充分沟通,找到教育共通点,以点带面培养孩子。
随着微信、QQ等先进的社交软件不断发展,幼儿园教师就可以与家长进行在线交流。比如,建立群,与家长群聊、一对一沟通均可,旨在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教育能够具有针对性和成效。家长通过这种沟融方式,也有助于亲子教育的开展,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现状,内心状态,读懂孩子的情感诉求,从而做好孩子在幼儿园之外的教育补充。家长通过沟通了解到孩子每天的生活之后,就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孩子安排时间,使其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不会虚度时光,还可乐在其中。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为家长提供交流的时间和场所,举办家长沙龙,邀请家长讲述自己的育儿经历;定期召开家园共育的家长会,邀请家长分享育儿经验与孩子的成长历程,同时,教师还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管理经验,做到互相了解,共同促进孩子成长。每一次的沟通都是思维的碰撞,家长可以更加了解教师培养孩子的不易,教师也可以了解家长为孩子费尽心思的一颗心。孩子幼小的心灵本就是用于爱护,在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呵护之下,孩子的世界会充满阳光,与教师推心置腹,与父母情感融洽,既喜欢幼儿园的生活,又喜欢和父母在一起,使孩子从小就具备真诚、善良的心。
2、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教育效果
对于幼儿的教育要有方法,有技巧,这样幼儿才会有上进心,主动探索和发现。缺乏正确教育方法的孩子,会逐渐丧失创造力,不善于发现生活的美,面对困难会畏缩不前,只会抱怨。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培训,找出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使其能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与教育漏洞,为孩子创造崭新的天空。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困惑,在培训中,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答疑解惑,为家长分析问题,列举典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做到知己知彼,这主要包含两点:第一,幼儿园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和需求,以及目前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幼儿园要引导家长了解本园对孩子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具体做法。通过彼此了解,互动,沟通,理解与协调,才能使家长充分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对于家长教育中存在的思想误区要及时纠正。比如,一味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个性发展,使孩子的世界除了学习,别无其他,这样的生活会使孩子无法忍受,教育注定会失败。
3、建立家长开放日,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幼儿时期,孩子会充满无限可能性,教师与家长齐心协力,善于挖掘和引导,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滞后拖沓,否则就会错过最佳教育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幼儿园可建立家长开放日,专门为家长和教师打造共同培养孩子的机会。
这一开放日的开设具有特殊的意义。许多家长工作繁忙,与教师的交流多限于网络,真正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家长亲自感触,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才会有深刻感悟。同时,开放日还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孩子会因父母的参与而更加充满热情,在活动中配合的父母和教师,全身心参与其中。父母在活动中能够观察到孩子的表现与细枝末节,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对孩子的表现予以自豪,并适当进行反思。通过参与活动,家长就可以了解哪些部分的教育需要深入,哪些方法需要改进,使幼儿教育形成内外合力模式。在活动中,家长更容易发现孩子的细微要求,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看在眼内,从而对孩子开展循序渐进的培养,以扎实的心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放下家长的架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就可以为孩子纯真的世界而感动,也可以激发家长为孩子缔造一个 真善美的世界,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爱护。
4、挖掘家庭资源,获得家长的支持
家庭不仅仅是孩子的港湾,还是孩子的乐园。最好的资源就在家庭里,能不能将这种资源挖掘,得益于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爱护孩子是教育的宗旨,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创造方法,还要善于利用有利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凸显教育成效。父母为孩子所营造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职业、教育水平、教育观念都是家庭资源的组合部分,并关系到家庭教育的质量。身在而不自知,拥有而不觉悟,这是“局内人”典型的特征,此时就要借助外力进行挖掘和点播,对于家庭资源而言,最好的外力莫过于教师。教师要使家长意识到自身就是最大的教育资源,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因为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将父母作为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引导家长具备正确的行为,谨言慎行,通过缔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一直都是业内人士极为关注的问题,教育幼儿的过程很艰辛,但也有快乐。孩子的笑脸最是纯真无邪,家长也好,幼儿教师也罢,通过培养孩子都会受到很大的启发,其职责就是将这种纯真保持下去,形成合力,为孩子的世界弹奏起最欢乐、动人的乐章。
[1]杨菊花.浅谈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2017(18):207-208.
[2]黄娟娟.幼儿园职初教师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自觉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7(05):70-74.
[3]杨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4(33):94.
[4]张诗雅.试论改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建议[J].商界论坛,2012(11):199.
[5]穆彦青.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当代学前教育,2010(0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