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训导力:家庭德性传承的恒常动力

2018-02-11陆建猷郝云红

关键词:德性家训家人

陆建猷, 郝云红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家庭拥有自己生活空间的精神内容。家庭从“天下为公”的原始共同体解构为“天下为家”的私己单元,家庭生活的“私己性”即成为凸出的文化问题。以“私己性”为标志的家庭生活与“公共性”的社会生活需加以区分。就宏观而言,家庭生活以物质部类与精神部类组构而成:物质部类以勤奋劳作与惜值节俭的方式实现;精神部类以文化素养与价值观念的元素合构而成。物质与精神之于家人的生活,物质生活支持家人的生命生存,文化生活支持家人的精神品格。家庭生存依附生活资料的物质属性、家庭成员参与公共关系的社会属性、家庭共同体彰示文化品格的精神属性,成为家人过好家庭生活不可轻视的观念问题。上古以来的先哲,《六经》原理、史籍列传、子学文献等都对家人德性作以论述,创设性地建树了“中国家学”之家训文化的德性传承[1-2]。

一、家训示子孙以德性导力

家训,即家庭生活空间里的箴言训诫。“家训”由谁来主张?血缘关系的亲亲理论以为由父祖之辈来发生[3]3-52。《说文解字·言部》释“训”:“训,说教也。从言,川声”;释“诲”:“诲,晓教也。从言,每声”。清代学者段玉裁注释说:“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4]61“训”义传示父祖之教,“诲”义晓示子孙之受,父祖之“训”与子孙之“诲”,构成施教与晓教的授受传承,是运动于家庭以及家族人伦文化的一则因承关系。父祖之辈施教,子孙之代受教,生成社会人在家庭生活空间里的心性与智思,在显扬家庭教养文明之时,也在向社会实践输送心志良好的生活成员,表现中国家庭开展代际教养的民族理性特质。

(一)家训之德性导力

儒家德性伦理涵蕴的德性导力,是家训文化的主要价值取向。父辈生育而教养子女,祖辈参与孙子女的养育,结合自己时代的世道与未来发展的态势,以循循善诱之法,将先代父祖之辈的训教加以绍述,概括为与时俱新的观念条训,在“正家”与“成人”的教谕示范中,向家人之存世呈示不竭的恒常动力。

1.“正”家。家庭生活的价值理念分殊于诸多层面。生活主体选择何种原则作为家庭崇尚之理念?[5]《周易·家人卦》以“尚正”组构“家道”的伦理原则:“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6]102家道尚“正”是家庭伦常生活的根本原则。家庭生活受家道理念及其原则的支配,生活的价值意义预设与实现,主体的生命意义尚正还是取偏,是家人理性水准的根本要件。《周易·豫卦》以“中正”之说支持“尚正”的德性准则:“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6]62家人在宿命与世道的内外制约下生存,福祸旦夕,吊贺或然,故而卦意示人以“豫”待事。然家人据“德性”而立身行事,依“德性”之落实而“坚介如石,中正自守”,这样也能支撑其获致贞吉祥和、安逸和乐。“正”的规定虽然蕴含于家道,然而却不可能直接来自作为血亲性质的家道本身,只能来自儒家的传统以及人的德性。家道在社会的世道影响下艰辛地运行,家人德性不良,家道就可能发生厄运衰变。因此,《周易·序卦》警示家人:“家道穷必乖”[6]201,此为家庭的不幸际遇,国人都知道的“富贵不过三四传而衰替”[7]585的周期律,即是德性不善致使“家道穷必乖”。

2.“成”人。《史记礼书》中说“人道经纬万端”[8]1663,“人道”即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和人伦之道。毫无疑问,“道”的内容始终离不开“人”,尤其是家人的生活实践。家人的生活实践是兼具有用性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主体创造性昭示人的生活需求,客观有用性支持人的生存需求,由此产生生命价值的主客复合体。《周易·系辞下》以“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6]182表明主客体复合的价值实现,是在“正德、利用、厚生”[6]283的复杂活动及其关系过程中进行的。人只有内“正德”而外“利用”,身心才能安顿而德行“厚生”。孟子解“安身”为“修其身而后立命”[6]6014,所“立”之命是人的道德和精神之命,而“身”的价值,则主要体现在朝向生活实践的“崇德”的完满奉献之中。以“安身立命”作为“成”人之道的基本思想,这是家人思考世道之“变”与家道之“道”的价值命题,也是家训文化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修齐治平”“格致诚正”[6]3631为如何“成”人提供了知性明达的关联进路:家庭成员积极诉求伦理与价值对家庭共同体的双重支持,以格物获得知识而实现心身教养,以学养良知去诚实意念而端正心志,运用学养良知去建树责任意识而担当使命,进入“居家生养”的低阶责任空间,走向“经国亲民”的高阶责任空间,从而对家庭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做出理性的思考与规范的建设,带给“天下”以公正和谐的秩序良俗,这已成为家人道德实践与价值规范的普遍规约。

(二)家训德性之教区别于广义的德性教化

“天下为家”的私家体制发轫之后,社会内部与时偕行地生长着自己的结构性元素。行业界别元素的社会分工、走向分工前途的社会成员,加之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优势以及对生命生活情趣的追求,使得士、农、工、商成为初始而又永恒的宏观行业分工。近代机械工业前夜的漫长时期里,上述分工都是在私家氛围里进行形态运动的,父祖之辈的知识与技艺对子孙代际的教育授受成为家教的主要形式。《国语·齐语》论述这一形态时说:“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9]136《国语》认为“父兄之教”是实现经典文化理性学养的成教方式:子弟幼年时“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及至私学兴起,在社会大环境的文化习染下,家庭内部的“父兄之教”也必然被赋予更多的精神要素与文化内涵。汉代经典授读书目的丰富与扩充、学术家风的树立与传承,以及魏晋南北朝以降家训的盛行等等,无不标志着“父兄之教”的家庭教育内容由生产经验转向文化精神。“父兄”在代际之间以口书相传的形式形成家庭传统,使其伦理脉系得以在代际中传承。

家庭中的“父兄”成为天然的老师,肩负教导“子弟”的使命,将上承自先辈的思想观念传授给子弟,“漫长而艰难的人类婴儿养育期使父亲或丈夫的育子贡献具有相当大的生存意义”[3]84。《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引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曰:“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8]3667,“父兄之教不先”,子弟心意言行就会缺失遵循的楷模,此亦是把“父兄之教”视为子弟是否谨慎言行的直接原因。《说文解字·又部》释“父”曰:“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4]115《白虎通·论六纪之义》释“父子”曰:“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子者,孳也,孳孳无己也。”[10]205父爱代表的是一个“敬”字,它不仅仅是彼此之间因为血缘和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由于亲密等产生爱,爱是不能导致秩序的。爱必须要转化成敬,才能有秩序,才能有礼的产生,才能形成种种文明形态。“父亲的出现证明人类时间意识的伸长导致了其合作意识。父亲‘阳’的一面从精神上引导孩子,引导家庭。”[11-12]这说明,“父”是家庭中定规立矩之人,具有垂范训诫、教导子女之职,在家庭教育模式中,“父兄之教”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三)理想家训是以德性内在相济良知主体的分寸限止

理想的家训是怎样的?是《礼记中庸》所倡设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6]3545尊崇德性而又勤修学问,心志广大而又智思精微,思行高明而又取法中正,求致新知而又温习往学,品性敦厚而又谨行礼仪。“尊德性”标示德性在人际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之义,因为此种禀赋的德性涵示宇宙自然的正理,故而人们对之抱以恭敬奉持的态度;“道学问”标示人生实现良知智化的教养之途,步履这一必经之途,主体才能具备实现尊德与问道相得益彰的两翼或双轨式配置,才能克服人格素质构成中的单边畸形或单向偏颇的倾势。以尊德与问道作为伦理教养的两端,由此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训思,这是解决人的伦理认识问题的方法之路。

“极高明而道中庸”教导人们求取思维高妙与方式中庸的结合之途,既兼顾主体思维方式与操行方式,使之超越邪曲而至中正,又行于中道而际于中庸。这表明,德性以自觉的内在精神规约主体来呈现,中道成为个体间际或个体之于群体的触机维度。当德性内化为人性之能力,“道”的生命守成即兼综“人”的以德润身,并以“人需求知”与“客观有道”的同一原则,导向“人”的“高明”是以“道”之“中庸”统摄其精神生活,且以此收摄凡俗世界的实然追求。可以说,家人培养其德性的理智,既注重形下生活的富足,又不使自己沦于耳目感官之役;憧憬形上生活的自由,又不至使自我脱离现实。家道以德性理智支持家人的主体意识、以文化教养开启家人的求知智思,使家庭生活在规约与平适的结构中善好周转。家训文化生命的完成和文化人格的实现,就是“家人”与“家道”的价值安顿。

“温故而知新”的文化意趣在于开展知识学问思维的承继与创新,将历史发展的先后时段体验,推之于延续与发展的文化进程中。通达过往之“故”,预知未来之“新”。文化生活与德性价值是家庭传世的赓续活力。国家与民族之所以前进,文化生活与德性伦理作为历史沿革的文化连续体,向当代社会呈示恒久的意义追寻。力行传统与现代的连续、兼顾家庭单元与社会整体的连动、调正社会道义与自我功利的适宜,这是社会共同体对于家庭组织成员的理性寄望。家庭成员开展道德理性的涵养与践履、体认学术器识的培植与拓展,将个体价值的实现规整于社会秩序法则与社会伦理原则的意义范围,使自我的意识与行止在适宜应当的轨辙上运行。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化传统是人们获取理性教养的历史路径,德性传承是家庭与社会对代际成员的统一诉求。

“敦厚以崇礼”指导人们秉持诚朴襟怀、躬行礼义的价值理念,精进理义之学与推崇节文之礼。“敦厚”表示家庭长辈对晚辈的砥砺性敦促,使其在现有良知基础上尽心勖志,保持且益进其诚朴宽厚的已有素养,再接再厉臻向完善的方向;“崇礼”表示推崇秩序意义的价值尚好,吁求家庭成员崇尚具有节制与规约意义的礼仪。礼俗节制家庭关系中生活主体的多元意识及言止,涵泳其所已知而进向其所未知,敦笃其所已能而谨其所未能,向主体呈示一种内在自我顾忌与外在自我郑重的分寸限止,使家庭成员在整体生活中保持各自适当分际,又能周全差异性价值观念的理性协调。家庭成员以秉持敦厚与崇尚礼俗为礼乐文明、以遵循秩序与躬行规约为人文素养,这是家人挺立社会属性的道德底线和精神追求。

二、家训将德性化为格式语

家训以何种语言格式表述德性意涵?这是人们关心的基本语体问题。处于成长中的子孙代际,礼俗尚未熟谙,心智尚未开明,志向尚未透朗,父祖之辈一定是以言恳义切、明朗确定的话语,将家庭自身特有的“文化教养与价值信念”概括成“语录体”,讲述给子孙,敦促其付诸执行。“希贤思圣、崇志广勤、制节谨度”是这一语录体的基本格式。

(一)以“希贤思圣”奉示德性旨趣之赋义

家庭生命活动由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实践合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是家庭生活的实质内涵。家庭基于婚姻而成立,子孙缘于父祖之辈而至世,生育子孙使姓氏及其家族得以实现血缘传承,然而,忽视子孙代际的德性传承与教养文化,极有可能将子孙代际的生活降至物化状态。心性与智思的发育和成长,在子孙代际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前,彰显的是家庭精神的伦理教养和文化塑造。因此,长辈的训教与晚辈的晓诲,成为衡检家庭在区域社会品格的基本要素。从幼年即开始善道品性与事理思维的启发,从识字初读的启蒙解蔽去惑,进向经典文献的义理讲解,再达致学问思维与文理实践,这是家训训教的重要环节。

“圣贤”是孩童成长的明哲性提挈。孩童降生,走向幼稚学堂教育之前,都是在家庭礼数的熏习中长大。为了使家庭实现其亲爱本性和伦常秩序,又需要读经或圣贤的教化[3]256。读经或圣贤的教化能否益于孩童养成善道之质,实现“身与智长,习与性成”,有赖于祖辈、父辈和兄姊的良益之教。一是以“圣”义赅摄“明哲智思”与“楷模效法”。《尚书·洪范》以“智睿”为圣义:“睿作圣”与“思曰睿”[6]400;《孟子·尽心下》论述圣义:“大而化之之谓圣”,东汉学者赵岐诠释说:“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6]6040二是以“贤”义赅摄“德行才能”与“优良善美”。《尚书·大禹谟》记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6]285孔子即以“见贤思齐”与“内自检省”[6]5367倡吁人们以贤哲为榜样。圣贤建树为后世信奉的明哲智思与德性楷模,其主体性格与价值理念以德、才二元同质的理智前提,生成仰慕而效法的人生愿景。“明”与“哲”是家人希望实现的德性传承质素。家教训示以圣贤德才兼备的二元同构质素支持社会人文进步,进而向社会共同体奉献含有良知明哲的善思心智。

(二)以“崇志广勤”涵示德性意蕴之开显

家庭是社会人宿志与涵养的居处之地。宿志酝酿人生志望,涵养积聚心志能量,家庭助推家人以既具资质走向社会人的多义角色实践。家人的外部环境是社会,外部环境除人的产业能力之外,还有文化能力。家庭自觉地进行自己生活空间里的文化因素创设,此创设与社会生活中国家主流价值导向有着密切的关联,家人的文化创设自觉受动于社会文化秩序的良性敦进。社会文化对其共同体内的成员品性,有形无形地施以参较与评价,并且将评价与参较的信息舆论,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家庭及家族,使家庭及家族处于“声望显赫”或“名声隳堕”。于是,“出人头地”还是“败坏家门”,成为家庭及家族的关注所在。

家庭生命意义的成就以何种功德形式标示而又怎样产生?“崇志广勤”是《尚书·周官》给出的古典价值观的态度表达:“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6]502社会是实体性的人际关系联合体,诉求其成员以积极的生命作为,担负志向以崇尚功绩,恪尽勤奋以增广术业,即以个体的志向与勤奋,向联合体奉献实质性的生命作为。个体确立行“志勤”而有责任的社会行为,并以君子作为德性与教养合璧的楷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6]5335。以君子作为人格楷模,先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做人、齐家、治国的理念原则也就形成了。“志勤业广”与“君子务本”相统一的意蕴涵养,开拓了功业流转与德性品格确立的致用途径,为家庭个体在社会价值环境中的运转树立起理性的界碑。依此,社会的公义与共利既基于个体的责任维护与义务奉献,又在个体权益的基础上建构与流转,建树社会公共道德的义理认知与践履风气。

(三)以“制节谨度”徵示德性进路之体证

家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流转,如何使这种群体生活机制增加适宜的正当性而减少冲突的危害性,“制节谨度”成为人们主观须臾不可缺少的伦理识见。“制节谨度”语出《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6]5537这是先哲向社会与自然界示以理性的节制意识,因而保持理性的敬畏态度。经典记述理性的意识与鉴戒的观念:《周易·乾卦》记述君子对社会客体的敬畏,“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6]22的述示深表君子自我谨慎而履行郑重的生活态度。《尚书·皐陶谟》记述大禹与皋陶谨慎履职的做事态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6]292。家庭生活需要家人以能够维持家庭共同体的意识与言行来表现其活动方式。不管是自我郑重,还是敬畏谨度,皆是发自主体心性情意的一种敬意行为。如此,主体的心性节制与谨慎限度,方能确保家人日常生活的恒性发展。

“制节谨度”所涵盖的义理与观念,培植支持社会礼乐文明的家人人文精神。《颜氏家训·治家》指出,家风是父祖传向子孙的正风向致化:“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邢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13]12家风连绵徐拂,教导后代承教,致化子孙代际“经德秉哲”[14]91,支持先辈建树的善道价值观念一脉相承地延续。家教训示绍述祖辈善道事迹,敦进后辈品性教养,勖勉建树不因时易世变而发生倒错本分与颠沛彝伦的代际传承。家庭传承体现家庭先后代际对于善恶意值与操守意义的共识,连续发挥如《孝经·诸侯章》所说的“制节谨度”的规约义则,即自觉节制心性与自觉谨守法度的家庭风纪。家教、家风在礼乐文化的内外调节下,涵育文化调适与理性规约的人文仪则,进一步生发与培养家庭伦理与社会文明的深长教导。

三、家训的现代价值参鉴

随着社会的转型、观念的变迁,现代家庭逐渐缺失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要素。从正效应看,价值失范蕴含社会观念的内在嬗变与承续因革,这恰是家训文化转化与发展的契机与动力。从德性角色对当代家庭的文化生活抱以伦理珍视,以应对价值规范的受限乃至失效造成的困惑与冲击,这不失为家训文化应当性的价值关切。

(一)开新人文品格

《周易贲卦》以“人文化成”[6]75昭示文化事象转化生命形质的原生初朴、培植以良知理性化成下的智思哲德。孔子以“性相近,习相远”[6]5484表明人之所共有的本性转化;荀子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15]289解释本性的治教;董仲舒则以“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16]2515阐明本性的教化。这都说明德性必须成为人性中应有之事、天性之必要,人性才有最为可靠的道德根基。只有源于内在的自律、体现于日用伦常的做人精神及其所蕴含的信仰与德性基础才能真正起到对做人之约束和底限的功能。以成德之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家庭成员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意识,引导家庭成员走入社会实践的多域践行,成为高品格的社会人,这是家训文化方面构筑当代中国家庭文化及社会文化的关键所在。问题在于文化使命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时,成德之教在家庭生活空间如何完成。

家庭所担当的是人伦亲情与孝悌忠信的伦常义责,任何一项义责的履行,都有赖于家人的德性生活实践。人的生活时空以家庭、行业、社会为分布之域。三域分布的人的生活,用倒序次第考察:“社会”是人际关系的“宏观”场,社会人在这一场内接受而服从的是公共制度、公共道德、国家法律、公义舆论、社会变革;“行业”是专业技术工艺的“中观”场,同行人接受而服从业界原理、技术规范、工艺传承、自由创新;“家庭”则是人伦亲情生活的“微观”场,家庭人接受血统传承、践履孝悌伦常、恒稳发家致富、维护家庭声名、建树家道理念、开展家庭文化、选择价值意向、规避忤逆衰败。人们在家庭、行业、社会三域中的角色与职责是不同的。社会场中的人们,只要不去碰触禁止性规范,其自身的正当性利益和声名,在常态社会下就能不受侵害或限制;行业场中的人们,勤奋钻研技术工艺,力求精益求精,即能获得能工巧匠的评价赞誉;家庭人伦亲情场的人们,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则与上述二场大为不同,由家及家族产生并发展的“家庭文化”,在社会伦理规范和组织法则的形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生活、思维模式等产生重大影响。

家庭生活空间里的文化品格,与社会文化的公开性相比,呈示出相当程度上的保守而私密的文化质性,这是研究主体必须加以理解且付诸观察的文化视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效应取向,是社会生活的公共价值,而家教训示的主旨则在于陶冶子孙性格情操与铸造家庭品格。家庭代际成员以非社会化教育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自守,自行实现主体品性涵养的文化特域实践。这一自守自行的“私己性”文化品格,意味着在家庭生命形态内部寻找价值的泉源,确认尊重人文生活的传统,进而实现人格独立与健全的道德教育目标,这是家训文化之价值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通则支点。家庭文化在家庭代际中传承运动,居家生活与文化品味的统一,家庭的伦理观念、人际关系、文化生活及其价值观念,随着社会公共文化潮流的走势变化,促生了家庭性格与家庭品味的公共化状貌。然而,家庭与社会是不同的人文生活时空,社会公共性不能包办家庭私己性。忽视对家庭“私己性”品格的尊重与勖勉,将会制约国民精神与国家文明。由此观之,现代家庭应当礼敬地回望传统家庭的文化生活与价值规定,吸收而转化地开展现时代的文化生活与价值理想的积极建设。

(二)传承伦理实践

家学文化之德性伦理所体现的是家庭伦理主体将道德的存在价值作为生命盎然的本根依据,因而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价值内容[5]。礼义廉耻与孝悌忠信等伦理核心概念,是否依然是现代家庭德性之教的必需实践?这是需要多角度思考与厘清的问题。

《管子·牧民》将社会意识形态的伦理机体问题提到国家治理的高度,以为礼、义、廉、耻是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本准度:“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17]1礼义廉耻是伦理主体在社会人际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于家人的基本质素。家人以“礼义廉耻”内在规定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指向与价值准则,使家庭范围的习俗观念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联。“礼义廉耻”成为存置于主体心灵良知的规约义则,将其视为人生中的人伦原则、处事法度、义利基准、善恶边界,是代际维护家庭以及家族代际践行、传承的规矩准则。从根本上讲,家庭伦理与社会文明的普遍生成,不仅在于“礼义廉耻”经过转化后发挥道德规范功能,更重要的是赋予人们以文化的自信力、以德性方式生存的自信心和传习德性价值的主体精神,自觉地在本民族文化中挖掘生成性资源,实现生活世界、精神世界的价值开显与意义翻转。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以孔子弟子曾参的伦理践行,说明“孝悌忠信”[18]110是社会成员伦理良知生成与实行的关联性空间。孝悌践行于家庭之内,忠信见之于社会人际与利益关系之中。孝悌是社会人的伦常前阶,子弟在家孝养父母,出门注重诚信、广泛爱人而博施仁义,这是以“孝道行于家”去疏通“仁爱行于社会”的扩充之路。孝悌忠信落实于社会实践与家庭创造的活动之中,“具有一种内在的因应和切合性因而获得了一种实践和教化的意义”[19]。这意味着家庭血缘人伦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链条上践行,敦进子女将家庭内对父母兄长的孝悌转化为对社会公共关系的忠信。“在中国思想中,人伦秩序是天地秩序的体现,也是家国秩序的基础。”[12]464孝忠悌信是理解人伦秩序的中心问题,对于当代家庭及社会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贯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3]55-73。

事实上,德性伦理概念群之仁、义、廉、耻、礼、智、信、孝、忠、恕等核心概念已成为家人支撑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共享与价值认同。在家训、家风、家教中,家人以“德性价值”化成“生活价值”,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将普遍性法则和意识性规约凝结于家庭成员的德性实践中,使得家庭的日常社会生活表现出无需法则而得以保持有序合理的状态。可以这样说,“德性概念群”确保了家庭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在历史生活与伦理证验中提炼出的意义原则,富有“德施方外”与“延及群生”[16]2505的长效价值,成为家人奉献与求取的观念渊薮,用以蓄养社会整体精神,构建国家社会多元主体的公共价值体系。家人以德性修养支持公德意识,以理性育养开发公民意识,以法则规约增强公序意识;同时,以公序的意识支持道德观念、以公德的意识支持秩序观念、以公民的意识支持价值观念。显然,现代家庭的伦理实践,就是实现德性之教的内外达成:“成”于家庭共同体,“达”于社会共同体——由“传统社会”进至“公民社会”[20]。

(三)重振家人精神

家训文化的主体性精神是由儒家担纲的。现代家庭的父祖之辈,如何建立自己时代的家训,将自己“立德、立功、立言”[6]1979的生涯与体认概括成新时代的家人精神,此将是“功莫大焉”的思想文化盛举:

1.践行仁爱之训。《论语·学而》以介乎官学与家学的私学精神表明了家训的旨义,即教导幼小生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5337,幼小年少的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亲敬兄长。只有在实际的“孝悌”这样的家化行为中,才能最终揭示真实家庭关系中的“家”的本真所在。做事谨慎而讲究信用,亲和众人而敬重仁德之人,践行仁爱之余而学习文化知识,这是私学连及家学的共同旨意。仁爱为人性善好的全体之义,是人性的实体常态质素。仁赅全体意义,所论仁义,都在于寻求支持社会生活方式善好运行的亲和意识。亲仁的情感表现形式是爱人,它的运动边际是人情事理之当然与适宜,由此而进德是客观性的前途之“道”,生活主体具足仁爱与适宜即是自得意义之“德”。仁爱之训的要义在于激励人自觉地学以成人与善化社会。如果说体制化环境中的人们很容易失去生存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中极之道,那么仁爱之训所看重的人文精神与道义良知的施济,则足以藉由文化理解与情感恤隐,向社会生活基本主体传递界别间际的同情理解。

2.善对贫富之训。《论语·里仁》论对人生的富贵与贫贱际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6]5366子孙怎样善对人生境遇?金钱与地位,不用正当的方式取得它们,宁可不与受享;贫穷与下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处境,不用正当的方式摆脱它们,宁可安贫乐道。富与贵是人之普遍所欲,问题是使用何种手段得富贵而脱贫穷。如果人的欲念越过自然法则与礼法道德界限,主体无内在节制,任以外物诱引还不能反躬自省,就将走向人性被物性的奴化。人化为物奴是人品性的严重异化,贬损着人的主体性品格,由此引发主体意识与社会伦理的多维紊乱和次第倒错,这是当令世人深思的。父祖之辈与子孙代际,在代际共存的生活空间,是迭代传承的人文生命传送。先辈以“同言而信”“同命而行”[13]273的浸润教育模式,发挥“道德纠偏”“以身成则”的积极作用,引导后辈在生活智慧中“修习”善念良俗,且“教习”其拥有与德性能力相一致的道德品行和社会责任。

3.笃守善道之训。《论语·卫灵公》以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国遇险而绝粮七天之难,谈论君子“守死善道”与小人“穷斯滥矣”的情境之别:“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6]5467君子之于小人,是道德心志差异的社会生活主体,君子处险难之境,还能固守德性;而小人际遇艰难,却是泛滥谋利而胡作非为。古典之教忱,形式上看似与现代人习以为常的自主方式很有差异,然培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6]5338的尊德乐道之常衡品性,则需训示长辈当以自身为伦理良知立论。先辈笃守善道而“举直错诸枉”[6]5348,言端行正而“不令而行”[6]5446,旨在教益幼小年少之辈遵行善道的良知品性。《礼记·曲礼上》说“修身践言,谓之善行”[6]2663,善道的普遍生成,包涵人伦的一切德性规定,使家庭成员在血缘伦理中传习“隐恶而扬善”[6]3528的伦情意念,获得智性自觉,以德行善,是家教训示的常识补益。这也启示家人蓄养良知理念,将人伦情感与文化品性视为家庭发展的基本要件。

物质生活丰足后的现时代家庭亟需精神升华。家庭在实现物质富裕之后,父祖之辈留给子孙之辈怎样的精神财产?《汉书·韦贤传》之语警示世人:“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16]3107中国家庭,古代的孔子家族,至今近80余代;中世纪后期的朱熹家族,至今近40余代;近代的江南贝姓家族,至今近10余代而不衰!清代学者顾炎武把民间“家传短世”的说法“富不过三代”概括成“富贵不过三四传而衰替”的家传周期律。广大家庭怎样走出这魔咒般规约的“周期律”?在“再苦不要苦孩子”与“全民富二代”而轻视文化心志修养的流俗下,新幼而渐长的国民,怎样临对当下教育的参鉴,这是足以令现实广大父祖之辈悽心忧患的严重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建猷. 中国传统家学的现代参鉴价值[J]. 社会科学, 2013(5): 70-77.

[2] 刘剑康. 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家与传统家训的关系[J]. 求索, 2000(2): 107-113.

[3] 张祥龙. 家与孝: 从中西间视野看[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4] 许慎. 说文解字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5] 陆建猷, 郝云红. 传统家学文化之德性伦理的三重意涵及当代指涉[J]. 云南社会科学, 2016(5): 31-37.

[6] 十三经注疏[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7] 张京华. 日知录校释[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1.

[8]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9] 国语[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10] 班固. 白虎通[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11] 甘阳, 张祥龙, 吴飞. 家与人伦关系[J]. 读书, 2017(11): 121-132.

[12] 吴飞. 人伦的“解体”: 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189-201.

[13] 中华家训大全[M]. 郑红峰, 译注.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14] 四书五经[M]. 宋元人, 注.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 1985.

[15] 王先谦. 荀子集解[M]∥诸子集成: 第2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54.

[16] 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17] 戴望. 管子校正[M]∥诸子集成: 第5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54.

[18] 王聘珍. 大戴礼记解诂[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19] 李景林. 义理的体系与信仰的系统——考察儒家宗教性问题的一个必要视点[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 79-94.

[20] 林安梧. 孔子思想与“公民儒学”[J]. 文史哲, 2011(6): 14-24.

猜你喜欢

德性家训家人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家训伴我成长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