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8-02-11张益军

乡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黑粉间苗侵染

张益军

(龙口市芦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龙口 265704)

玉米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诸多地区,玉米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提高玉米产量,使病虫害、天气等原因导致的产量减少现象得到控制,可以显著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 播种

不管是在北方地区还是在南方地区,温度和水分都是对玉米种子发芽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实现玉米高产,必须在具有良好墒情条件以及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下播种。长期研究表明,温度为6~8℃时是玉米种子最佳萌芽期,温度为10~12℃时玉米开始逐渐生长。通常3月底至4月初为最佳播种时期,在此期间,当田间持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时,便可播种玉米。为了促进玉米苗健康生长,加快幼苗出苗时间,播种应注意不能过深,也不能太浅,尽可能保持在4~6cm。原因是播种深度过深会延迟出苗的时间,进而使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

1.2 适时间苗

在对玉米幼苗进行直播的过程中,要以玉米生长情况为基础进行间苗,最佳间苗时间是玉米苗抽出第3片叶子并长至2~3cm时[1]。在间苗过程中应严格坚持去弱留壮的原则,选择最合适的种植密度,为幼苗的良好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种植的时候,如果密度比最佳的种植密度大,就会造成幼苗出现水分和养分缺乏的现象,进而导致幼苗倒伏,并影响玉米的整体产量。反之,如果小于最合适的种植密度,就会极大地影响玉米产量。

1.3 重要时期的水肥管理

1.3.1 幼苗期。就幼苗的生长而言,土壤中的含水量对其影响极大。如果土壤中的含水量比幼苗所需水分多,就会严重阻碍幼苗的茁壮生长,甚至导致幼苗死亡;若是土壤中的含水量不足,就会促使玉米根系延伸至地下,可以促进根系良好发育。所以,在这一阶段,为了防止涝害的产生影响幼苗的健康生长,应确保土壤适度干旱,对水量予以适当的控制。

1.3.2 大喇叭口期。为了使雌穗粒数得到有效增加,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营养充足,进而为玉米的茁长生长奠定基础,应让玉米在此阶段获得充足的水肥养分,促使叶片光合作用不断加快,以免伤害叶片。

1.3.3 吐丝期。为了使玉米的产量得到保证,要尽可能防止氮肥的过量施加。原因在于使用过量的氮肥会影响到雌雄穗的花期。

1.3.4 蜡熟期和完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对玉米种植的高产量和高质量的影响极大。在这一时期,玉米胚乳呈蜡状,玉米的千粒重和籽粒接近于最大值,之后玉米的籽粒乳线逐渐消失,基部出现黑层。

1.4 适时晚收

玉米成熟共需要经历乳熟、蜡熟、完熟3个时期。完熟的玉米颗粒饱满,体积和质量达到顶峰,此时采收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种植效益。玉米采摘完成后应进行晾晒、及时脱粒,然后入库保存。值得注意的是,贮藏玉米的库房应保持干燥,定时通风,并经常进行检查,以免发生霉变、鼠害和虫蛀[2]。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瘤黑粉

瘤黑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害,玉米瘤黑粉即为玉米穗、秆、叶等部位发生的病瘤。发生瘤黑粉病的原因是:过多施用氮肥,导致植株组织变软、玉米徒长;由于冬季瘤黑粉病菌可以寄生在土壤中越冬,而采用连作方式为这些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导致病菌粉的数量不断增多;没有第一时间处理病菌或处理方式不正确,造成病菌第二次侵染。因此,要想有效防治玉米瘤黑粉,需要有效降低病菌基数,可以借助种衣剂等进行包衣;施肥时注意施用适量的氮肥,并与土地深翻相结合,合理轮作;第一时间对已经发生瘤黑粉的植株进行有效处理。

2.2 玉米螟

玉米螟对于玉米的危害较大。该害虫肆无忌惮地啃食玉米叶,啃食面积渐渐蔓延至玉米心叶,不利于玉米的健康生长。为了能够有效防治该类害虫,应重点分析其生长习性,并了解其生长环境,在玉米螟大量出现的季节采用人工捕杀方式。同时可以借助天敌进行防治,如饲养刺眼蜂等。另外,应挑选抗害虫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并选取适当的时间喷洒防治药物。

2.3 大斑病

大斑病是玉米常见病害之一,玉米下部叶片为主要患病部位,一旦被感染,玉米叶片渐渐萎缩。随着病情的蔓延,使得整片玉米地叶片大量死亡,而且逐渐侵染玉米叶鞘、包叶等,导致玉米产量持续降低,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病菌侵染,如在玉米收获后增加机械翻耕深度,合理施用含有磷钾元素的化肥,同时清除周围杂草、灌木,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为了避免病原菌再次侵染,应去除基部已经受病菌感染的部位,并均匀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8.7%丙环·醚菌醋悬乳剂、10%苯醚甲环哩水分散粒剂等药物,7d喷洒一次,持续喷洒3周。同时为了能够增强药效,可在以上药物中混入芸苔素、1%~3%尿素[3]。

总之,加强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业的良好发展。

[1]付军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4):95.

[2]韦城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南方农业,2017(11):72.

[3]陈建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16):75.

猜你喜欢

黑粉间苗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间苗与掐花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来呀,互相伤害呀!
袁姗姗:我想跟“黑粉”谈谈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