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创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

农业科技创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日前,在2018年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

“可以看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创新主体不强,市场化体制薄弱等环节。‘一主’活力不足,‘多元’尚未形成,农技推广体系还有待完善。”徐南平表示,“大国小农”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到2016年底,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户的98.1%。小农户既不能成为市场主体,更不能承担创新重任。

徐南平指出,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一是要深化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二是要增加投入,提升科技研发水平,抢占制高点。三是要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五是要优化环境,引导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力争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聚焦乡村振兴的重大科技需求,科技部深入开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启动1个工程——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7大农作物育种、粮食丰产增效等8个重点专项,部署绿色宜居村镇、蓝色粮仓、主要经济作物提质增效等3个重点专项,不断完善“1+8+3+N”的研发布局,积极拓展实施一批重大研发项目,抢占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处处长许增泰认为,这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调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它们以重大战略任务为纽带,实现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国家级平台成为承担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农业创新资源密集区也表现出竞争优势,对于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只在于顶层项目设计研发,更要形成创新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创业创新中。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把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目前,已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4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46个。

未来,示范区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水平。“我们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更要做好技术推广应用的试点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徐南平说,农业科技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的实践,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的一种高级形态,要通过示范区建设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现实样板。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多年来,科技扶贫坚持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是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有力举措。

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强化县域创新意识,是打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和重要支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书华说。

调动县域创新活力,关键是将科学技术和资源点对点落地。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表示,县域创新的重心在基层,必须加强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推进高等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落户,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加强以现代种业为引领的新品种技术成果供给,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2018年重点建设50个左右创新型县(市)和100个左右科技示范村。

“其中,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力量还有科技特派员,他们定点、定向带动农民创新创业,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兰玉杰说,下一步要继续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选择有产业基础的省份扩大科技特派员覆盖面,2018年争取全国10万个具备产业基础的贫困村至少能有50%实现全覆盖。

(来源:http://www.haagri.gov.cn/portal/news/viewContent.html?id=169332018-04-12)

“互联网+”助新农人创业

轻点鼠标,麦田里的虫情、苗情、墒情和灾情一目了然;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将本地土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随着“互联网+农业”进村入户,河南项城市传统的农产品生产、运输和销售模式悄然生变。

在项城市红旗农资专业合作社的万亩麦田里,一套由墒情传感器、虫情测报灯、摄像机和气象监测设备组成的大田“四情”(虫情、苗情、墒情、灾情)监测系统格外引人注意。利用这套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在办公室里点击鼠标,调阅视频画面和监测数据,就可进行精细化的田间管理。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该市积极发挥互联网在传统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电商和现代物流,为农业创新和“新农人”创业打开空间。

卖了20多年蔬菜种子的项城市韭菜研究所所长刘顺德这几天用微信派发了一批“种子红包”,把6个新品种共5000份种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赠送给全国各地菜农。

“这些种子红包一天就抢完了!”刘顺德说,活动过后,他的新品种广为人知,在网上订购的菜农络绎不绝。刘顺德介绍,2017年通过QQ、微店等渠道卖出去的种子占了总销量的1/3还多,销售范围也从过去仅限周边县市扩大到全国。

“80后”小伙儿吴迪创办的开心农场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种植和管理智能化,仅靠一部手机就能打理33.33hm2果园。走进农场,只见田园里布满各种仪器。吴迪介绍说,温室全部是自动化操控,苗圃里的仪器用来检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每10s采集一次大棚内的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

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广,“新农人”在广袤的农村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来源:http://www.haagri.gov.cn/portal/news/viewContent.html?id=168932018-04-10)

打好“麦管牌” 夯实丰收基础

在豫东虞城县站集镇西北街村,种粮大户卢合军一大早就来到了田间查看小麦长势。“前几天刚刚为小麦浇了水追了肥,县里的农技专家还指导了如何进行春季小麦管理,现在气温回升快,所种植的优质小麦长势非常好,接下来主要进行预防病虫害,管理跟上了,肯定又是丰收。”种了约12hm2小麦的卢合军高兴地说。

2018年,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在546.67万hm2以上,受持续降雨、播期偏晚的影响,小麦冬前苗情总体偏差。立春之后,由于气温快速回升,土壤墒情适宜,加之管理措施到位,河南省大部地区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较快,一二类苗比例84.1%,较冬前增加14.3%,接近常年水平。近期河南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降水略偏多,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对小麦生长十分有利。

进入4月,河南省由南至北小麦即将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各种病虫草害也将逐步显现,尤其是小麦赤霉病有偏重发生的趋势。河南省农业厅及时下发《关于加强小麦赤霉病研判和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确保做到防在发生流行之前,同时各地要积极整合各种涉农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同时,河南省农业厅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在获嘉县位庄乡石佛村,河南省农业厅小麦生产专家指导组第九组组长、省农科院小麦专家吴政卿研究员对获嘉县弘晟农机合作社麦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播种量大,建议适播期内播量控制在10kg/667m2左右;病虫害防治时间偏晚,效果不好;要减药节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效益。

4月春暖花开,中原大地上麦田青青,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小麦正茁壮成长。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河南省将密切关注天气和病虫发生变化,及时组织专家分析会商,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做好异常天气和重大病虫害应对防范工作,持续抓好麦田管理,重点在保穗数、增粒数、攻粒重上下功夫,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来源:http://www.haagri.gov.cn/portal/news/viewContent.html?id=169882018-04-18)

凝心聚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必须抓住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稳”字上下功夫。要实现真正的产业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稳”字上下功夫,稳定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产能已跨越597亿kg大关,河南省农民贡献了全国小麦产量的1/4。但稳定粮食生产,不是简单地要产量,而应在“提质”上下功夫。

在“转”字上做文章。要实现真正的产业振兴,更要在“转”字上做足文章。山东省是我们的近邻,有统计显示,其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超过600个,而河南省仅有82个。河南省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67%,农产品精深加工占比仅为20%,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品少。同时存在种养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经营方式落后、产业融合度低等问题。问题不可怕,解决好各类问题正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要优化,要大力发展高效种养业、绿色食品业和优势特色农业,要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真正“昂起头”,打造河南省农业品牌,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兴旺。

在“融”字上巧琢磨。要实现真正的产业振兴,还要在“融”字上巧琢磨、勇探索,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的同时,要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农业、农村与旅游、文化、体育等深度融合,让农村成为人们的旅游新选择,让农业成为人们的择业新方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撑!

(来源:http://www.haagri.gov.cn/portal/news/viewContent.html?id=169112018-04-11)

河南省划出农业提质“重点”

近日,河南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河南省粮食生产如何稳定?农业提质增效如何实现?当天的会议对2018年河南省农业生产尤其是如何提质划出了“重点”。

稳定粮食面积 提高粮食产能

会议提出,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要稳定在0.093亿hm2以上,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要稳定在546.67万hm2左右,水稻种植面积要稳定在60.00万hm2以上。各地要落实各项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基层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

同时,河南省将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8年,河南省计划投资63.2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30.07万hm2。2018年是河南省按现行管理体制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最后一年,年底前完成424.60万hm2的规划建设任务。

推进“四优四化” 调整农业结构

河南省将继续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重点发展强筋小麦、弱筋小麦;积极发展优质水稻和绿色水稻,提高品质,增加收益;适当调减籽粒玉米,适当扩大青贮、食用和加工玉米的种植面积,降低库存压力。

2018年,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为“四优四化”,就是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为重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0.00万hm2,优质花生力争达到146.67万hm2,新增青贮玉米20.00万hm2,新增苜蓿等优质牧草3.33万hm2,发展优质林果86.67万hm2。

扩大示范基地 抓好龙头带动

建好示范基地,对于带动全省“四优四化”发展能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2018年河南省将进一步扩大示范基地范围。在小麦生产上,要从22个示范县扩大到40个,每个县建设不低于0.67万hm2的示范区;在花生生产上,要建设20个优质花生示范县和10个高油酸花生示范县,每个县建设不低于666.67hm2的示范区。

会议明确,推动种养业转型升级,一定要与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加大支持力度。省级现有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将向“四优四化”倾斜支持,集中投向示范基地和重点龙头企业,各市县也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支持“四优四化”发展。

(来源:http://www.haagri.gov.cn/portal/news/viewContent.html?id=169092018-04-11)

2018年河南省将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

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该厅发布《2018年农村公路重点工作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全年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km以上,实现省定33个贫困县和1800个贫困村通硬化路目标。

根据《方案》,河南省将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行政村与村、组之间的连通工程,推动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连通成网。2018年,每个易地搬迁安置区要同步建成一条通畅的对外出口道路;加快卢氏、台前、淅川、嵩县4个深度贫困县和1235个深度贫困村通硬化路。

保障措施方面,加强项目储备,将贫困地区农村公路项目尽可能纳入整合资金项目库,争取更多涉农整合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建立以县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和群众参与为辅的农村公路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通过申请发行地方一般债券或专项债等方式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形成一般债券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机制。

同时,支持地方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整体打包,捆绑道路冠名权、客运班线、加油站经营权、旅游开发、广告位经营权等有经济价值的道路周边产品和农村公路共同建设,提高收益能力,建立运营补偿机制,保障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投资回报,吸引社会资本通过PPP等形式参与普通公路建设。积极探索推进金融产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河南39个试点县建成互联网土地执法监察平台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获悉,目前河南省39个试点县已建成互联网土地执法监察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启土地执法监察新模式,执法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对辖区各地国土资源违法及执法监察情况一览无余,构建起了第一时间发现、快速查处、规范查处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机制,利用科技成功实现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当前,由于基层执法监察手段不足、人员不足等因素制约,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难、制止难、执行难。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一直面临着这个难题亟待解决。从2017年8月开始,河南省国土执法部门融入“互联网+”管理理念,建设土地执法监察平台,采用科技手段对耕地进行智能化、大范围、全天候监控,能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并处理,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群众的损失。

豫东虞城县作为试点县之一,投资180万元建设了河南省第一批土地执法监察平台,投资65万元引入了“国土卫士”系统、“和对讲”系统和“云会议”系统等3个配套系统,并第一个与省国土资源厅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与当地农业部门为禁烧秸秆建立的“蓝天卫士”平台相互融合、信息共享,实现了全县区域内土地监控及执法的全覆盖。

据了解,利用互联网土地执法监察平台能及时发现违法占地行为,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到2019年年底,河南省639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将全部配备可视对讲,并与省国土资源厅实现互联互通。

河南省加快“三品一标”品牌建设

“围绕‘三品一标’事业发展,我们初步建立了一支过硬的品牌建设队伍,编织了一张立体的品牌宣传网络,创新了一套有效的品牌建设及市场发展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在河南郑州举行的河南省绿色食品宣传工作座谈会上,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余新华介绍。

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三品一标”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和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品牌价值、推动农业产业兴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共计3598个,较上年度增长近29%,超过农业部年平均增加6%的目标任务。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242个,增长43%;绿色食品672个,增长15%;有机农产品42个,增长40%;农产品地理标志98个,增长49%。

据了解,河南省“三品一标”工作系统还坚持以“助品牌腾飞,促供需结缘”为理念,以“打造绿色中原,享受绿色生活”为主题,积极组织“三品一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集中统一特装展区,展出了河南农业品牌大家族、新发展和新形象。2017年共组织参加了绿博会、农洽会等全国和省内6个相关展会,全年在展会上共获得30多个奖项,参展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河南绿色食品众森“香腮”苹果、“丰源醇”黑芝麻油通过参加境外展会,拓展了海外市场,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河南省跨区作业证开始发放

从河南省农机局获悉,河南省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已开始发放,8万余张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将陆续发往各市。

根据《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作业证应由省级农机、交通部门和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加盖公章,三章齐全方为有效。申领作业证的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与背负式联合收割机配套的拖拉机,应具备合法有效的号牌、行驶证,年度检验在有效期内。驾驶人要有合法有效和符合准驾要求的驾驶证。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有关资质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发放,不得跨行政区域发放,不得委托中介组织发放。作业证一车一证,严禁涂改、转借和倒卖。

河南省农机部门要求,各地要将发放作业证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强化跨区作业市场组织引导的重要手段,要优先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跨区作业队发放作业证。对于没有明确作业地点和作业任务,盲目外出的机具,当地农机部门要加强管理,做好服务。

据了解,为加强管理工作,每张2018年作业证上加印了唯一对应的二维码,并建立了相应数据库,民众可通过手机扫描软件查验作业证真伪和相关信息。

农业农村部:春耕生产进入农机作业高峰期

当前,春耕生产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各地陆续进入农机作业高峰期。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8年4月11日,全国已投入1210万台农机,开展机耕0.15亿hm2、深松65.33万hm2、机械浇(灌)地658.33万hm2,完成机播169.73万hm2,机播作业进度快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预计今春,全国将投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工厂化育秧设备、高速插秧机、宽幅精量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2200万台(套),水稻、春玉米、春小麦、春大豆等粮油作物机耕率稳定在90%以上,机播率达到5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为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春播中的主力军作用,今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扎实贯彻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抢前抓早,全力以赴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确保又好又快完成春季机械化生产任务,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支持政策落实到位早。中央财政2017年冬天提前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深松作业补助资金,农财两部2018年2月发布《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补贴范围内机具全面实行敞开补贴,优先保证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农业绿色发展所需机具补贴需要。

绿色高效装备技术示范引领到位早。农业农村部启动全国春耕农机化技术大培训,引导各省以“绿色”“高效”为主题,以短板环节新技术新机具新农艺融合为重点,组织集中示范服务行动。

社会化服务发动到位早。农业农村部提早下发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30万份,并通过“农机直通车”等服务APP搭建春耕作业供需对接平台。

河南统防统治73.33万hm2多种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从河南省植保站获悉,截至目前,河南省共防控小麦病虫害218.60万hm2,2000多个专业化服务组织参与病虫害防治作业,统防统治面积达73.33万hm2。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普遍对条锈病、纹枯病和麦蜘蛛等进行了有效防治,河南省小麦重大病虫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进入4月后,随着春季气温不断回升,河南省将陆续进入赤霉病、吸浆虫、麦穗蚜等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根据病虫基数、气象条件和品种抗性等综合分析,预测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整体将偏重发生,其中纹枯病、麦穗蚜在全省呈重发态势,条锈病在豫南局部麦区仍有偏重发生的可能,赤霉病在豫南及豫北高产灌区偏重发生的风险较高,若4月中下旬遇连阴雨天气,不排除大面积暴发的可能。

河南省植保站专家建议,各地要积极做好赤霉病预防和后期“一喷三防”的准备工作,努力减轻赤霉病、麦穗蚜、吸浆虫、白粉病等后期病虫暴发危害。特别要用好重大病虫防控和“一喷三防”补助资金,发挥好农民合作社和各种服务组织的作用,尽可能扩大统防统治作业面积,努力做到应防尽防,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

阿里巴巴启动“抢空河南原产地”活动

河南省农业品牌发展峰会暨兴农扶贫河南站启动仪式在内黄县电商产业园举行。河南省是全国首个启动与阿里巴巴集团兴农扶贫全面合作和对接的省份。阿里巴巴集团在4月10日启动“抢空河南原产地”活动,为河南省农特产品上行、品牌打造强势助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服务农产品上行,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4月,河南省商务厅携手阿里巴巴集团,在河南省正式启动阿里农村淘宝项目。截至目前,河南省农村淘宝累计落地45个县,建设2422个村级服务站、2292个淘帮手站点,直接带动就业4714人。郑州、南阳、洛阳、许昌、安阳等5个市有淘宝村33个。郑州、安阳等市(县)已开设11个阿里县域特色中国馆。

阿里巴巴集团把河南省作为全国首批开通阿里巴巴集团“兴农扶贫频道”的省份,在电商扶贫领域再次深度合作,共同举办“抢空河南原产地”活动,共促县域发展,共谋乡村振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方建生表示,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目前,首批24个县域的近50余个品类已经上线到兴农扶贫专区,阿里巴巴集团将投入聚划算、淘抢购、手淘等强力资源给予支持,助力各县(市)特别是贫困县农产品上行、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精准脱贫。

会上,河南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乡村振兴合作备忘录》,将进一步完善河南省各县(市)的新型农村商业服务体系、新型农产品电商服务体系、新型乡村生态服务体系,建立双方的项目合作推进机制、项目平稳运营机制、项目专人对接机制、平台数据开放机制,助力河南省电子商务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精准脱贫。郑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将以这次启动仪式为契机,充分利用“兴农扶贫频道”平台优势,服务郑州市农特产品上行,助力脱贫攻坚,全面提升郑州市电商扶贫工作水平。

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提前启动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近日介绍,为了保障玉米市场的平稳运行,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于4月12日启动,比2017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首次投放大约700万t,黑龙江拍卖量最大,拍卖底价低于当前主流玉米收购市场价,预计市场抢粮的现象将得到抑制,玉米价格将有所回落。

唐珂介绍,2018年春节之后受加工企业恢复生产,市场优质粮源偏紧的影响,我国的玉米价格的确是继续在上涨。2018年1—3月国内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是1.80元/kg,同比涨了18.5%。同期国际玉米价格受主产国不利的天气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上涨的走势,但涨幅低于国内。国内外玉米价差有所扩大,一季度国内玉米运到南方港口的月均价比国外玉米进口到岸价平均提高了0.19元/kg。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17年年底以来,玉米价格依然上涨,但我国玉米的库存水平还是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平。供大于需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唐珂介绍,2018年4月3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实行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补贴,大豆的补贴标准高于玉米,目的就是鼓励各个省区将补贴资金向玉米、大豆的优势产区集中,引导非优势产区继续调减玉米,这个政策导向还是很明确的。

河南省发放春耕备播贷款49.45亿元

从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获悉,2018年以来该行出台了关于做好春耕备播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构建多元化春耕备播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和服务创新力度,提升工作效率。

据了解,截至2018年3月底,河南省抽调的8市金融机构共发放春耕备播贷款49.45亿元,涉及农户43718户,超过八成的农户已备齐或基本备齐春耕农资,春耕备播贷款满意度达97.3%。春耕金融服务突出精准扶贫特色,8市共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7.66亿元,贫困户生产资金满足率达94.1%。据对部分农户调查问卷显示,80.7%的农户2018年增加的耕种面积或与2017年持平,70.7%的农户预计2018年的种植业收入将优于2017年或与2017年持平。

(本刊编辑部辑)

猜你喜欢

河南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