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2-11陈紫瑶

乡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财务公开财务人员村民

陈紫瑶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1 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政府对振兴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而农村的财务管理关乎农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在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发展被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部分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有些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地区,其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极为不利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村经济建设必然会成为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2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现存问题

2.1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管理职权三大块。而农村财务管理涉及范围非常宽泛、事务繁杂且琐碎,且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漏洞。根据我国财务和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设立出纳、会计和票据管理等岗位,并且严格要求分工明确、账款分管与权责到人等。在农村的财务管理上,即使设立了这些岗位,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村干部对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村干部甚至包揽了出纳、会计和票据管理的工作内容,村级的所有收支能否全部入账纳入核算,财务人员自己当不了家、做不了主,而是村主要干部说了算,财务制度的设立形同虚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定时检查。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现象屡有发生。

2.2 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素质人才外流现象普遍存在,基层人才有很大的缺口,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老龄化问题严重。其中部分老资历财务管理人员都是凭借经验开展工作的,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低。另外,基层人才欠缺,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失业压力小,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专业知识来提高业务能力。同时,各级政府开展财务工作培训时,大多只是针对县级以上人员参加,而村级的财务工作者往往被忽略,因此财务纰漏越来越严重。

2.3 财务公开力度不够,监督流于形式

农村财务公开被明确地纳入村财务管理制度中,村民对于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的流向有知情权,并且可以对公开的内容提出质疑。目前,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开设了财务公告栏,定期地公布村里的财务信息。但在实际运行中财务公开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监督流于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公开的内容不能全面地反映实际资产的状况。这一方面是没有建立健全的账本,管理松散,票据不齐;另一方面是有些农村虽然有完备的“三资”台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内容上有很多疏忽[2]。其次,公开的内容不真实,敏感项目过于模糊,存在部分村干部滥用职权,随意处置集体财产而没有反映在账本中。最后,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民主意识淡薄。多数农村地区农民家庭意识非常强烈,这与农村个体经营模式存在必然的联系,但这种情况导致农民集体意识淡薄,出现多数村民不知情、不监督的情况。那么农村的财务公开只是走形式,并未发挥到村民知情并监督的作用。

3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对策

3.1 健全并落实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建立健全票据管理、财务审核、监督及公开等制度,不断夯实财务管理体系架构。贯彻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规章办理农村财务管理业务,强化村干部的职权认识,明确财务管理人员权力的独立性。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集体资源资产经营收入的增加,村级集体财产规模逐渐扩大,村级财务管理任务不断加重。为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增加村民收益率,要勇于改革管理方式,推行政经分开,村“两委”负责领导和决策,财务运行由集体经济组织管理[3]。

3.2 营造财务公开监督环境

农村财务信息的公开应保证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财务公开的作用,强化公众的监督职能,让农村的资产流向透明化。尽快建立“三资”台账,注意票据的保管,积极探索创新审计监督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审计监督具备客观性、严谨性及可核准性,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审计监督这一工具,有利于营造公开透明的财务环境。积极调动村民参与农村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成立村级理财小组,给予理财小组一定的职权,让其审查财务开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的情况,可以向财务人员反馈提出意见;另一方面,在村民焦点问题上,如大额资金使用、招待费、车辆费、干部报酬等,必须定期对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公示,强化村民的集体财务意识[4]。

3.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稳定财会队伍

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要重视对农村财务人员的培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选拔、审核及培训。首先,加强人才的引进,留住基层人才。现在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基层政府可以充分响应“西部计划”等政策,吸引大学生村官;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发布财务管理人员招聘公告,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与福利,既有利于吸引具备较高财务管理水平人员的流入,又有利于减少人员的流动性,为农村财务管理打下稳固的基础[5]。其次,强化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意识。在业务培训上,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到熟练操作,而且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学习新法规、新政策,跟上时代步伐。除了在业务上加强其技能提升外,还应对其道德素养、职业操守进行审核,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最后,规范基层财务人员的录用、离职、审批、交接等制度。完善的人员任职体制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对于工作交接与责任界定也有很大的帮助。

[1]孙淑萍.切实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J].中国集体经济,2018(1):150-151.

[2]李存才.打造阳光财务完善乡村治理[N].中国财经报,2018-04-26(003).

[3]田宏伟.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4):144-145.

[4]王艳杰.中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创新[J].中国市场,2018(12):140-141.

[5]杨会萍.召夸镇农村财务管理情况之浅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6):80,83.

猜你喜欢

财务公开财务人员村民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对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一些建议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措施分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