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研究
2018-02-11王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北京100142
文/王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北京 100142
在城乡建设规划步伐不断加快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住房问题,这给相关的工作与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为迎合发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过程,应该积极引入信息化,以此实现对于城乡建设的有效规划,充分利用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更有效管理,也能够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
现代信息规划的薄弱环节在于信息化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实施的中间桥梁,而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实施是信息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涉及的业务范围在逐步扩大,信息资源和业务流程需要共享,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顶层设计就先的十分迫切,而且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完善和发展也促进了信息化建设实践往更深层次发展和进步。
从全局的考虑出发,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架设计就是信息化顶层设计。整个的构架过程要以业务为基础,主线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运用顶层设计理论来对业务进行协同和信息共享。重点是要做到对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间的统筹考虑。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是业务和技术,也就是对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业务体制、业务职能、业务流程以业务模式等惊喜系统的分析,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行业之间的业务关联,确定了省市县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在完成了业务架构、数据架在,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安全架构,管理架构。以及标准架构的内容之后,积极建立信息系统,完善数据库。最终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2、引入平台化的设计开发理念
面对着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的告诉发展,面对着政策法规与业务规则的不断变化,为了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系统之间的互相操作和集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该从原有的点对点的应用,转向不同行业、不同省市县、不同业务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实现一个平台化设计的开发模式,这样的模式可以记性二次开发,也可实现分布式应用。独立、开放、可管理和可扩展性是平台化设计的重要特点,也是业务建设和模型驱动的理念,利用可视化工具创建业务模式与制定数据模型,可以实现业务的灵活构建,适应开发的应变性需求。在平台设计开发的基础上,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以及涉及到的各个行业的具体需求,建设和集成各个业务的应用系统,为了实现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相操作,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统一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共享等机制,保证这个机制具有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开放性和统一性。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以及各个行业之间,各个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3、运用遥感进行监测,提高规划监督效率
对城乡建设规划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利用现代科技的利用可以节省人力,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对城乡建设规划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GPS全球定位遥感技术。对遥感技术所获得的数据要进行客观的分析,一定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发现的可疑地点,要进行实际的考察和拍照核实,以保证洁厕结果的真实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城乡规划监督的同时,也要坚持城乡数字化理念,打造城乡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这是城乡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信息化规划的基础。
4、加强对信息系统人才的培养
在完善技术和设备上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关注城市规划信息化知识的更新和提高的同时,引进一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并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的学习,积极把国外先进的新技术引入回国,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让城乡规划信息化的成果更多地应用与社会化服务,扩大服务的应用领域,加大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工作,保证规划工作的积极拓展和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要积极创新技术,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有关规划局机关的作风建设,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提高行政效率,节约办公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有效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也明确了在信息技术引入过程,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深入住房和城乡建设实践工作之中,以不断提高认识,加强信息化学习,做到建设与发展同步,真正为人们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服务。
[1]车黎刚.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13(24):68-71.
[2].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4(Z1):24-37.
[3]林中.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0(02):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