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河道系统改造为绿道湿地系统初探
——以苍南县横阳支江为例
2018-06-29倪金娟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1
文/ 倪金娟 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1
过去,城市河道治理往往偏重于水利灌溉、排水泄洪,护岸硬化、渠化现象严重,加上两岸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的排入,导致很多河道变成臭水沟,水生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本案河道作为苍南县的一条母亲河,只作为单一的泄洪,改造空间非常大,针对这点,进行生态化解决方案,创造一个水清岸绿、虫叫蛙鸣、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水岸环境。
“绿道”是包含线形元素的绿色土地网络。是具有生态,游憩,文化,审美等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从广义上讲,“绿道”是具有连接作用的各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1]。
通常城市建设者把滨河,滨湖等当作城市重要公共开发空间,不惜巨资把它建设好,成为城市的滨江游憩带。大而整齐的驳岸,大量人工化的铺地,植物,滨江地带的主角—湿地,自然驳岸,野生动植物等自然元素都消失了,也丧失了动物栖息的功能[2]。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1、前期分析
1.1 项目概况
温州市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部,有浙江南大门之称。整个县城江河交织纵横,周边镇村布满,山海资源丰富,均体现着苍南县丰富的生态系统,是研究苍南县水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苍南文化的符号。是玉龙山水库泄洪的唯一河道,贯穿了整个苍南县。
本基地位于苍南县桥墩镇闸口至通家桥之间的横阳支江上游段,总长约14公里,其中有4座省级高速大桥横跨横阳支江,交通比较发达,周边有14个村落生存,附近农田为主,河道内侧以水竹为主,对于改造为水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优势。
1.2 存在问题
本段位于闸口,泄洪任务特别严重,苍南县属于海洋气候台风影响严重,每年的台风破坏力非常大,对周边的居民造成很大危险。由温州水利院设计的省部级《鳌江流域治理工程苍南县横阳支江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就是对该段堤防的重点改造。项目处于基础改造阶段,但由于单一防洪的安全角度出发,整体设计与原有生态肌理存在较大差异,原有水生植物和周边生态反而被严重破坏,急迫需要进行生态改造的加入。以免造成重大工程不必要的浪费和遗憾。
1.3 改造定位
河道历史悠久,改造定位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慢生活,开辟可停留的活动空间和交往场所,与河道景观共生和再生,:实现以下改造:河道湿地生态修复,加入绿道理念,增加新元素,新空间,实现河道与周边城镇的有效连接,体现河道特色,开辟互动空间,渗入空间,结合周边商业旅游产业,打造立体的经济效应。成为苍南县首个最美生态绿道
2、重难点与对策
2.1 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场地分析,横阳支江有良好的水岸线和植物覆盖,但整体不连贯,形成不了完整的河道两岸景观。本次我们试着通过对重要节点的改良式深入设计,扩大节点新景观,形成完整的新河道生态景观。
2.2 道路系统的梳理
场地河道与两岸路网错综复杂,但可入性不强,需要进行深化,河道内网断断续续,形成不了一条完整的可观的交通路网,本次我们引入“绿道”理念,重点利用堤坝加固工程中的堤顶道路,开发原有历史老路,增加驿站节点,对内外路网进行整体梳理,连接周边景观平台,形成一条有机立体的有机绿道线形交叉网,通过平台形成四通八达的开放姿态。
3、改造策略和效果
改造方案从打造苍南新形象,激活周边居民生活文化活力等方面开展设计,优化后空间形成“一轴两带五区”,重新梳理两岸道路脉络,消除原有生活环境混乱的问题,实现对原有生态再利用,堤坝生态化,滩地湿地化,加强文化特色,改善区域不可入的氛围。
3.1 共生——空间组织
通过水生命力的延续,结合周边路网节点和河道历史文化,形成一条立体有机的绿道漫步,并实现结构上的共生,空间布局明晰,板块肌理积极,形成两带:耕犊带,古钓带。产生五区:三个进出入式停泊驿站,两个水文化休闲场所(图1))。
图1 总平面和景观节点(作者自绘)
3.2 衍生——绿道体系的引入
改造设计在功能分区上,引入绿道体系,串联起河道的整个生命体系,满足城市生态和旅游发展,
每个主要区域设置驿站,景点,休闲平台等,打造休闲,旅游,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景点。
1)交通外网:按照绿道规范和堤防加固安全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条件,增设三个进入式驿站,均设置在省道等主要道路与堤顶绿道交叉口,保证景观视线丰富,方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转换成自行车或步行,提供扫码,人工,刷卡等方式,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便捷,休闲旅游一体的文化展示窗口。
2)交通内网:以堤顶5m宽绿道作为内网主轴,连接村级道路能顺利进入堤顶,在堤顶背水面打造一村一景点,如桥墩文化夜市,马渡码头文化点等;同时通过台阶进入河道滩涂地,结合马道,汀步,游步道等激活河滩,增加亲水平台,使江景扩大化,生活化,并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便利。而不仅仅停留在可观阶段。从古树村下游开始,设置竹排存放点和旅游咨询点,打造水上旅游与道路旅游立体交叉为一体的水文化活化石的再现。
3)调查中河道两岸功能设施缺少,安全警示系统缺少。我们结合绿道指示系统,在河道两岸增设垃圾箱,照明,休息,洪水警示等标志标识。满足最为绿道的有机配套功能。
3.3 再生——湿地景观
改造后的河道产生立体的景观场所,展示了其独特的空间功能性,围绕绿道进行立体交叉设置,可达性强,生态丰富。为横阳支江增添活力和生命力。
1)休闲景观节点
横阳支江两岸资源丰富,但没有被充分开发,场地道路破旧,杂草丛生,文化资源比较散乱。我们结合周边村民居住密集区,整合每个村的特色,寻找水岸可观视线广,道路交通便利,文化资源丰富的场所进行打造具有该地块特有的场所精神空间,形成通达性良好的景观节点。
2)绿道与驿站
绿道作为外国先进理念的引入,为单一的交通路网提供了一个有机的新思路,本设计将绿道与驿站有机结合,用野趣的生态植物做堤坝两岸的护坡绿化,作为周边农田的衍生植物,如高羊茅,二月兰等。堤顶结合堤防加固工程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深化,采用美国先进的SP彩色沥青,营造有弹性的生态绿色道路,同时把步行和自行车范围进行区分,形成有机和谐的慢行系统。同时在每个村出入口指示标志。打破原有单一道路的思维模式,以多元化多彩的空间视觉。
驿站作为转换空间,随着绿道概念一起被提出,但驿站本身在我们中国也有3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文件传递人员休息转换的空间,但在我国没有引起重视,而被西方人提炼深化。本次设计的三个驿站位于主要省道和国道上,其中古树驿站位于104国道,人口相对密集,该场地原用于堤防加固工程施工单位的办公场所,在地块二次利用的原则下,保留周边的竹林地,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在国道位置设计主入口,便于机动车进出。
3)微地形营造与湿地生态水岸
微地形营造本地形主要把迎水面地形进行重新梳理,作为堤防加固工程的基础开发现状,原有滩涂地已经被严重破坏,为保证水体有机的生命力,结合堤防加固工程安全标高要求前提下,用缓坡的手法把不平整的场地进行土方平整,尽量利用原有土方,就地取材,充分保留原有完整的水竹景观,并用成本较低的野生耐水的花草植物,如爬藤,二月兰,水杉。保证水土不流失的前提下,打造丰富多彩的景观视线。
湿地生态水岸:原有水岸杂草丛生,江河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本次设计结合横阳支江不同的水岸条件,进行分级处理,在泄洪口主要迎水面护坡以陆湿状态都能存活的植物结合河滩石打造生态化,堤坝护坡植入水化,原有水竹茂盛区基本保持原来湿地生态不变,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缓冲区滩地用景石护坡结合水生植物生态化等全面系统的梳理,结合每个区块适合种植的水生植物,形成符合实际条件的湿地生态水岸,打破传统单一的硬质护坡。为人们提供可观可入的活动条件,为动植物提供有机生存空间。
结语: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引进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滞后的设计思想,其中“城市美化运动”的思想早已被科学的城市绿化理论所替代[5]。城镇滨水绿道的提出见证城市绿道文化的发展,并对城市和乡镇的生态新系统和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横阳支江堤防工程上游段对堤顶道路的提炼,引入绿道理念,摒弃城市美化落后思想,通过保留和再利用,生态优先,修复完善,科技参与的手法,把单一的堤顶道路打造成多方位全面互动式的生态慢系统。共生和衍生是对场地原有元素和材料的整合,如原有堤顶,原有滩涂地植物,原有水系,原有渡口文化的再设计。重现自然风光和乡镇基础水文化。“再生”是通过对堤顶周边环境,空间,景观元素系统的再设计,使得整个横阳支江贯穿生态湿地的理念得以再现。
[1]W.H.Whyte.The Last Landscaoe. N.Y.: Doubleday & Company Inc,1968:185-205.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5-65.
[3]徐文辉.绿道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9-45.
[4](美)威廉·S·桑德斯|译者:俞孔坚.设计生态学——俞孔坚的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8-22.
[5]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J].中国园林,2000(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