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出栏肉牛育肥策略研究
2018-02-11赵有明
赵有明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000)
1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养牛产业发展条件概述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素有“凉都”“江南煤都”之称的六盘水市的东大门。与省会城市贵阳市相距174 km,与安顺市黄果树瀑布、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毗邻,全区总面积1 792 km2。六枝特区平均海拔高度1 350.0 m,最低海拔609.5 m,最高海拔2 126.9 m,年平均气温在13.5~15.2℃,无霜期达294 d,属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且雨量相对充沛的典型的凉爽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地势落差大,地形崎岖,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坡耕地将逐步退耕,用于种植经果林。这样一来,就会有较大的牧草生产潜能被挖掘出来。如果无法将这些牧草利用起来,则是一大浪费。而通过对猪、羊、牛3个养殖产业进行简单对比不难看出:养猪产业饲养管理水平落后,需要较多饲料的补给,成本高,效益低;养羊产业发展速度快,可以节约一定的饲料,但圈养率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养牛产业则具有二者的优势,既可以圈养也可以放养,需要的饲料较少,生态环境破坏力度不大。所以,加快养牛业的发展是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2 出栏前育肥的重要性
现在养牛除了部分规模化养殖以外,还有很多散养户。不管是规模化养殖还是散养,都面临着出栏前的育肥这一关键过程。因为瘦牛不仅卖样不好,而且即便是年龄、骨架差距不大的情形下,瘦牛比肥牛便宜1 000~2 000元甚至更多,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所以,出栏前的育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育肥效果较好,可以增加30%的收益。肥牛养瘦容易,瘦牛养肥是难上加难。
3 待出栏肉牛育肥策略
3.1 确定合适的育肥节点
一般肉牛出栏的最终时间是综合各种因素确定的,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之外,主要是由气候与资源情况来决定的。与其他地区类似,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春秋季节是肉牛育肥的黄金季节,因为在此阶段育肥,增肥效果良好,而且育肥饲料、草料资源投入及人工管理成本都会大大降低。因此,如果不存在特殊情况,最好选择春秋季节育肥后及时出栏。
3.2 采取体表体内并举的驱虫措施
作为需要育肥出栏的牛,不管是否属于吃口较差或者较瘦的,都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果瘦牛的体表有大量寄生虫,要想把瘦牛养成肥牛,需要对牛进行体表驱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体表有寄生虫往往不是造成出现瘦牛的单一原因,体内多数也有大量的寄生虫,而且寄生虫往往不止一种,这些虫把牛吸收的营养全部消耗掉了。因此,必须内外兼顾,综合用药。通常考虑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和拌料喂阿苯达唑,如果考虑牛有肝片吸虫、焦虫病等,还应结合使用相关驱虫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驱虫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可能需要2次或者多次。第1次驱虫措施采取后10~15 d,需要根据情况再次采取驱虫措施,同时对圈舍内的粪污等进行彻底清扫并严格消毒,以保障驱虫效果。
3.3 以健胃为育肥之先导
瘦牛多数是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吃口不好,所以不壮,因而给牛健胃是育肥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健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大黄苏打片1 000片、食母生200片,均分6次饲喂,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②人工盐0.25 kg、食母生200片,均分6次饲喂,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③中药类健胃散0.2~0.3 kg灌服或拌料饲喂,灌服连续3 d,拌料饲喂需连续7 d[1]。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连续给药,连续使用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3.4 巧妙调配各阶段饲料
前期中期饲料参考配方为食盐1%、小苏打2%、预混料4%、炒黄豆5%、麦麸8%、豆粕23%和玉米57%。首先,前期(一两周)循序渐进。如果牛不会上槽吃东西,需要调教牛上槽吃料,并逐渐适应新的饲喂形式,在原有饲喂基础上逐渐增加精饲料喂量。其次,中期(3~5周)酌情强化。根据瘦牛膘情长势情况,可逐渐增加精饲料喂量,精饲料的量不低于每头牛自身体质量的1%。最后,后期(6~9周)快速催肥。在前期的育肥基础上加强,做百米冲刺的最后饲喂工作。精饲料参考配方为食盐1%、植物油脂1%、小苏打2%、预混料4%、炒黄豆5%、麦麸5%、豆粕20%和玉米60%。精饲料喂量为每头牛自身体质量的1.3%[2]。
3.5 重点关注牛舍环境和饮水保障
牛舍环境质量会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为使肉牛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及时清理牛舍,定期消毒,保持牛舍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如果条件许可,配备温湿度调节设备,将温度控制在10~21℃,尽可能创造安静的环境。另外,充足的饮水对于快速增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每头牛每天对水的需求量为15~20 kg,分三四次给水,最好提供15~29℃清洁的温水。
3.6 合理确定出栏时间
育肥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益,所以控制出栏的时间是很关键的。通常出栏时间是根据牛的膘情决定的。从开始准备增肥开始,最好不超过9周。判定出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牛的采食量下降至正常食量的1/3以下确定出栏时间。还可以结合牛的腹肋、坐骨等处脂肪的薄厚情况等判定,当脂肪厚度达到中等或偏上,可以考虑出栏。
3.7 增效节约的方法
为了减少活动能量的消耗,宜采用短绳对牛进行拴养,更不能让牛打架;每天上午准时用梳子刷拭牛体1次,每次5 min,这样可以促进牛身体血液回流和增加牛的食欲。
4 结语
出栏前的育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养牛者来说,不管是规模化养殖还是散养,如能利用好出栏前的育肥策略,都可以大大增加收益。可以说,出栏前育肥是增收增效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