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锥丰产栽培技术

2018-02-11曾丹虹

乡村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红锥间伐丰产

曾丹虹

(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广东 肇庆 526000)

红锥是一种速生珍稀树种,具有成材早、材质好、耐腐蚀、强度高等优点,是制造船舶、家具等的理想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在栽培与管理过程中,应从红锥的生态学特征出发,研究红锥丰产栽培技术,促进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的提高。

1 红锥生态习性

红锥又名红柯、红栲等,属于壳斗科常绿阔叶大乔木,高度能够达到25.0 m,胸径则可达1.5 m,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多个省区分布广泛。红锥材质优良,坚硬耐腐蚀,心材较大呈红褐色,边材则多为淡红色,具有相当美观的色泽与纹理,在建筑装修、工艺雕刻、家具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红锥本身喜温暖、湿润、多雨的季风气候,虽然对于土壤条件并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也不宜在沙质土、山脊或者土层厚度小于50 cm的重壤土中种植。在营造纯红锥林时,应选择阴坡或者半阴坡;如果营造混交林,则一般不需要考虑坡向和遮阴措施。

2 红锥丰产栽培技术

依照相关科研成果,在充分考虑红锥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在广东省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开展红锥丰产栽培试验,针对不同区域条件下红锥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可能影响红锥产量的相关因素,确定营造出速丰林的最佳条件。

2.1 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造林地之前,需要分析红锥的生长习性。红锥本身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造林地海拔高度不能超过500.0 m,平均气温应控制在18~24℃,最佳土壤条件为变质岩、砂页岩及花岗岩等发育而成的土壤,厚度不能低于80 cm,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另外,造林地的坡位同样会对红锥生长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低坡位红锥树高与胸径最大,与高坡位红锥的生长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低坡位和中坡位进行红锥栽培[1]。

2.2 整地

红锥栽培前,需要首先做好整地工作,将乔木和较高的灌木彻底清除。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采用炼山的清理方式,以穴垦为主,将树穴规格控制在50 cm×50 cm×50 cm。对于坡度小于25°的缓坡地,可以采用带垦整地的方式,依照环山水平整地,将带宽控制在1.2~1.5 m,在去除地表杂物的情况下,开垦深度为20 cm,然后开挖树穴,规格为40 cm×40 cm×4 cm,带面应采用外高内低的形式,呈水平梯田状分布,这样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在将树穴内的石块和杂物清理干净后,需要施加2~3 kg有机肥,或者250 g复合肥配合500 g磷肥作为基肥,提高土壤肥力。

2.3 造林季节

结合肇庆市的气候条件,考虑其春季雨水相对匮乏、气温回升快的特点,选择在雨水和惊蛰两个节气期间的雨后进行造林。此时红锥苗木的根系开始生长,但是新叶尚未长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蒸腾作用小,有利于水分的保持。起苗后,需要对部分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并浆根,确保当天完成种植,成活率通常在90%以上。如果采用的是容器苗种植,则可以将造林季节推迟到4月[2]。

2.4 造林密度

研究表明,合适的造林密度会对红锥的木材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以7~12年生为例,如果1 hm2种植红锥1 500~2 300株,则树木侧枝多而粗、树冠巨大,树高与胸径比为91;如果1 hm2种植红锥2 250~3 800株,则树木主干饱满通直,树高与胸径比为96。因此,在进行造林时,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造林地的环境确定造林密度。此次试验确定的最佳造林密度为3 000~3 500株/hm2。

2.5 苗木移植

红锥造林应尽量选择一年生营养袋苗,如果采用裸根苗造林,需要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去掉较长根系和多余叶片,利用泥浆浆根后进行种植。符合移植条件的苗木高度应在35~40 cm,高径比不低于100∶1.5,顶芽饱满且根系发达,不存在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在苗木移植环节,需要去除育苗袋,保持根部土团完整,根系不存在损伤。如果造林地本身坡度较小,需要将苗木放置在树穴正中间;如果造林地坡度较大,则需要将苗木靠近上坡,做到种正压实,控制好栽培深度(较苗木根茎高出3~5 cm),然后进行回填压实。苗木的栽植应尽量选择阴雨天气,如果天气干旱,则在完成苗木移植后,需要及时浇水来保证成活率。在红锥移植30~60 d后,需要检查成活情况,及时清除死株,并以营养袋苗进行补植。

2.6 整形修剪

当红锥林的林分郁闭度超过0.7时,树木下部的枝条会因为接触不到阳光以及养分供应减少而开始出现衰弱,此时就需要对下部枝条进行修剪。通常,修枝高度不能超过树木高度的1/3~1/2。如果红锥林林分郁闭度超过0.8,被压木超过20%,则需要进行间伐;对于林分生长均匀的林地,可以采用下层抚育间伐的方式,反之,若林分分化显著,则需要采用综合抚育间伐措施;对于存在病虫害的林地,选择卫生伐的方式;对于修剪下的带病枝叶需要集中进行处理,避免病虫害影响的扩大。基于红锥的生物学特性,大径材培育的周期一般为30~35 a,种植8 a左右可以进行首次间伐,15~17 a则进行二次间伐[3]。

2.7 水肥管理

2.7.1 施肥。施肥前,需要清理树木周边的灌木和杂草,以免其争夺养分。施肥的对象多为幼龄红锥,在造林当年8—9月,为每株苗木施加50 g尿素和100 g复合肥。第2年到第5年,每年施肥一次,一般选择5月施肥,其中,第2年按照每株150 g复合肥的用量施加,第3年则应将每株复合肥的施加量提高至200 g,第4年和第5年每株的施肥量进一步提高至400 g。红锥林施肥采用的多是沟施法,在苗木树冠垂直投影地面的两对侧外边,开出长0.5~1.0 m、宽0.2 m、深0.2 m的沟壑,将肥料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

2.7.2 浇水。苗木移植完成后,需要浇透水,如果天气干旱,在栽植30 d内,需要另外浇水一两次。对于造林面积大、人工浇水难度大的林地,应选择营养袋育苗进行造林,以提升苗木的抗旱能力。红锥本身耐阴,可以通过保留带间杂草的方式来提升土壤保水能力,或者营造混交林、在带间种植玉米等作物来提供遮阴。

2.7.3 除草。红锥林抚育管理中,一般在造林当年8—9月,需要在施肥的同时做好除草工作,之后每年5月和10月进行2次中耕除草。待林分郁闭后,结合林地的实际情况,在每年5月进行一次除草,除草方式可以选择带铲或者全铲,如果杂草茂盛,也可以喷施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

2.7.4 病虫害防治。为了保证红锥林速生丰产,林业部门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病虫害检测点,做好常见病虫害的分析和预测工作,做好预防工作。例如,竹节虫会对红锥幼林和成林造成巨大危害,需要林业技术人员重视起来,及时利用白僵菌做好防治工作。对于其他病虫害,同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尽可能将病虫害的影响降至最低。

2.8 采伐

红锥速生期在6~20 a,从第5年开始加快生长,一般栽植后15~30 a为最佳采伐期,如果是大径林木,采伐期为30~35 a。在采伐时,应在地面留出50~80 cm的高度,留下树兜和伐根,确保林地能够实现自主更新[4]。

3 结语

红锥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珍稀阔叶树种,其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做好红锥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在保证林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其产量,是林业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红锥间伐丰产
珍贵树种红锥的培育和管理技术要点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红锥种植与管理技术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