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超声、CT和X线3种诊断方式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2018-02-10欧阳立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9期
关键词:X线超声肠梗阻

欧阳立国

摘要目的:对肠梗阻以超声、CT、X线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38例,均行超声、CT、X线检查,分析3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梗阻部位、是否出现肠绞窄、梗阻原因的诊断中,CT准确率均较超声、X线高,超声与X线对比,超声较高,P<0.05。结论:在腸梗阻诊断中,相较于x线、超声,CT诊断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更大。

关键词肠梗阻;超声;CT;X线;诊断

肠梗阻发病较急,短时间内,病情会迅速发生变化,引发肠穿孔、休克等,严重情况下可致使患者死亡。因此,此病的早期确诊极为关键,直接关系到预后。在此病诊断中,以往临床上大多以x线平片实施检查,但单一采用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仅58.0%左右。近些年,超声、CT逐渐被应用在此病诊断中,可得到相对准确的诊断结果。本次研究对肠梗阻患者的超声、CT、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期对3种方法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肠梗阻患者38例,男20例(52.6%),女18例(47.4%),31~75岁,均值(53.2±6.6)岁。所选患者均在多种临床共同诊断下被明确确诊为肠梗阻,并经过了手术病理诊断的证实。

方法:①超声: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检查,3.5~7.5 MHz的探头频率,患者姿势调整为仰卧位,使腹部充分暴露,从上腹部开始,从顺时针的方向对全腹部实施扫描,发现梗阻位置后,详细扫描,对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如肠内积液情况、肠道蠕动情况、肠管扩张等,并注重肠管血流变化情况的观察。②CT:以飞利浦MXl6-sliceCT机进行检查,从膈顶开始至耻骨进行扫描,5.0 mm的层厚,5.0mm的间距,1.325:1的螺距。对于有需要的患者,行增强扫描,造影剂选用的是碘海醇,高压静脉注射,剂量是100 mL,速率4.5 mL/s,进行30、60、180 s的延迟,随后对图像进行重建,0.65 mm的层厚,5.0 mm层距,扫描所得图像传至工作站。③x线:利用DR机实施检查,先施予肠胃减压措施,后分别于患者站立、侧卧、仰卧位下实施腹部扫描。

观察内容:将手术病理学的诊断结果当作“金标准”,由3名以上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临床医生共同阅片实施诊断,对3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计算与对照。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统计分析以SPSS 21.0软件进行,3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均由[(n/%)]进行分析,检验以x2进行,诊断结果客观比对后,取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病理学显示,从梗阻部位来看,38例患者中,小肠梗阻24例63.2%(24138),CT检出22例,准确率91.7%(22/24),超声检出17例,准确率79.8%(17/24),X线检出14例,准确率58.3%(14/23);结肠梗阻14例36.8%(14/38),CT检出13例,准确率92.9%(13/14),超声检出10例,准确率71.4%(10/14),x线检出8例,准确率57.1%(8/14)。

出现了肠绞窄21例55.3%(21/38),CT检出20例,准确率95.2%(20/21),超声检出18例,准确率85.7%(18/21),x线检出13例,准确率61.9%(13/21)。

梗阻原因方面,13例由肠粘连导致34.1%(13/38),CT检出12例,准确率92.3%(12/13),超声检出11例,准确率84.6%(11/13),X线检出8例,准确率61.5%(8/13);由肠胃肿瘤导致15例39.4%(15/38),CT检出14例,准确率93.3%(14/15),超声检出13例,准确率86.7%(13/15),X线检出9例,准确率60.0%(9/15);由粪石导致5例13.2%(5/38),CT均检出,准确率是100%(5/5),超声检出4例,准确率80.0%(4/5),x线检出3例,准确率60.0%(3/5);5例由肠扭转导致13.2%(5/38),CT均检出,准确率100%(5/5),超声检出4例,准确率80.0%(4/5),x线检出3例,准确率是60.0%(3/5)。

在梗阻部位、是否出现肠绞窄、梗阻原因的诊断中,CT准确率均较超声、x线高,超声与x线对比,超声较高,P<0.05。

讨论

对于肠梗阻而言,若不及时干预,死亡率可达20.0%~30.0%。x线是此病的传统诊断方法,分辨率不够理想,诊断准确率也不够理想。超声可对腹腔内实质性的器官进行显示,在有积液、由肿瘤等导致的肠梗阻中有较高敏感性,效果较X线优越。CT是近年来不断发展起来,逐渐被广泛应用在肠梗阻诊断中的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得到清晰的图像,可对肠梗阻的具体部位、形态、原因等进行明确,在肠梗阻诊断中有较大应用价值。但相较于前两种检查,CT有一定辐射,长时间使用、重复性检查难以实现。总之,从诊断效果方面看来,在肠梗阻诊断中,CT应用价值较超声、x线大,相较于x线,超声应用价值又相对较大。

本次研究对回顾了58例肠梗阻患者的CT、超声、x线检查过程,结果显示,在梗阻部位、是否出现肠绞窄、梗阻原因的诊断中,CT准确率均较超声、x线高,超声与x线对比,超声较高,P<0.05。综上,对肠梗阻患者实施诊断时,临床上可优先施予CT、超声检查,必要情况下可以CT、超声、x线3种检查进行联合应用,以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X线超声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