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研究

2018-02-10徐爱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9期

徐爱华

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慢性乙肝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孕早期ALT复常率N.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妊娠慢性乙肝;母婴阻断

慢性乙肝为最常见的传染病。据统计,全球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者约2.4亿,每年因HBV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或终末期肝病死亡者约60万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之一为母婴垂直传播,因此临床对妊娠慢性乙肝患者予以高度重视。但妊娠期为特殊生理过程,药物安全性十分关键,这样才能避免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临床对此类患者用药十分谨慎。替诺福韦酯(TDF)为近年来临床常用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药物,其类似于阿德福韦酯,为单磷酸腺苷类似物,不仅可抗艾滋病,还可强效抑制单独感染HBV或合并感染HBV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TV)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同时发现该药物还可强效对抗其他核苷类药物诱发的HBV变异株,且安全性高,不会影响妊娠。为具体探讨其效果,现选取患者90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妊娠慢性乙肝患者90例,纳入标准如下:①均符合临床慢性乙肝诊断标准,且HbeAg、HbsAg阳性,HBV-DNA不低于107 IU/mL;2孕周在12周以内,孕妇要求继续妊娠。按照患者意愿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接受TDF治疗,同意用药至分娩,用药前需详细告知TDF用药风险与准则,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对照组年龄19~35岁,平均(26.4±4.5)岁;观察组年龄20~34岁,平均(27.2±5.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接受TDF治疗,每日剂量300 mg,口服至妊娠后6个月,若母乳喂养遵照医院指导停药。两组娩出新生儿24 h内均按照HBV母婴阻断方案行联合免疫治疗,注射10μg乙肝疫苗与100~200UHBIG,新生儿1、6个月龄时再次注射乙肝疫苗10μg。

效果判定标准:于孕早期、中期及晚期不同阶段检测两组患者ALT、AST及HBV-DNA水平,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后新生儿7个月内外周血中HBsAg为阳性判定为失败,反之则为成功。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比较,见表1。

讨论

慢性乙肝为我国发生率最高的传染病,母婴、血液及体液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临床需尽早有效治疗慢性乙肝患者,避免本病向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发展。研究称乙肝疫苗联合HBIG免疫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作用明显,但仍有10%~15%出生时因宫内感染而免疫失败,诸多报道表明孕妇HBsAg阳性者于妊娠晚期使用HBIG可將HBV母婴传播明显降低。妊娠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转氨酶上升明显,增加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且此类患者肝功能异常会对胎儿宫内生长及孕妇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原因在于肝功能异常会对机体合成蛋白质产生影响,减少凝血因子合成,加之机体此时存在维生素K吸收率障碍,缺乏维生素K会增加产后出血量。

因此,对妊娠慢性乙肝患者需尽早有效治疗,目前临床主要使用TDF。该药物为无环5-单磷酸腺苷类似物,口服后可快速水解,形成替诺福韦,细胞肌酶磷酸化生成替诺福韦二磷酸,具备药理活性,而后竞争于5-三磷酸腺苷类似物,向病毒DNA链中渗透,因缺乏3-OH阻碍DNA链延长,进而对病毒复制进行抑制。体外实验表明该药物代谢不会经过CYP450酶系,因此较少相互作用于其他药物,由此可见其安全性较高。本组两组孕早期ALT复常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观察组68.9%,孕晚期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BV-DNA为临床常用指标,主要将机体中病毒复制与宿主传染性直接反映出来,研究称孕妇血清HBV-DNA含量提升后胎儿宫内感染风险也相应增加,胎儿脐血、孕妇HBV-DNA水平间存在线性关系,HBV-DNA测定值提升后HBV母婴传播率也会提升。对于H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感染率较高,且HBV-DNA水平较高孕妇为HBeAg阳性主要分布群体。由此可知,HBV-DNA含量可能对HBV母婴传播产生影响,其含量不仅可对HBV母婴传播机会予以监测,还可为孕前乙肝治疗提供指导。本文通过检测HBV-DNA以评估两组母婴阻断效果,结果本组两组孕早期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观察组57.8%,孕晚期8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TDF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临床疗效优良,可明显提升ALT复常率,且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值得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