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硅胶负压吸引器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观察

2018-02-10钟海文杜世员郑红斌杨晓东杨生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应用效果

钟海文+杜世员+郑红斌+杨晓东+杨生亮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硅胶负压吸引器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收治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一次性硅胶负压吸引器处理伤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处理伤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硅胶负压吸引器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负压吸引器;切口感染;应用效果

资料与方法

收治不同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13~83岁,60岁以上16例,平均年龄48岁。阑尾周围脓肿术后6例,外伤后肠破裂修补术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7例,胆道术后5例,直肠癌术后8例,肠切除术后4例,结肠癌术后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后3例,胆肠内引流术3例。手术切口长度3~18 cm,平均10.5 cm。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观察切口情况,发现切口红肿、疼痛明显,患者发热,血象高,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者,从切口最低处拆除缝线,撑开切口,脓性分泌物流出后用双氧水、碘伏清洗,将一次性负压引引流管的体内引流管,根据切口长度修剪多个直径0.5cm侧孔,引流管放入伤口内,头端放入伤口的最深处,另一端与体内引流管连接后接负压球,压缩引流球后可产生持续负压,间断缝合伤口一针,防止漏气。每日观察伤口红肿情况、引流管通畅情况、引流量、颜色、有无血凝块,防止引流管堵塞。脓性分泌物较多时,每日用少许双氧水、盐水冲洗。待引流量明显减少拔除引流管,需5~7 d,残余瘘管2~3 d后自行愈合。每天红外线照射伤口30 min,2次/d。②对照组:发现切口感染后,拆除切口缝线,撑开切口,脓性分泌物流出后用双氧水、碘伏清洗,伤口防止高渗盐水纱布,覆盖无菌纱布,无菌纱布渗湿后再次换药,渗出减少后换药次数减少,每天红外线照射伤口30 min,2次/d,根据细菌培养,全身应用抗生素3~4 d,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根据伤口长度,择期清创缝合伤口。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藥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及调查患者满意度,见表1。

讨论

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占第1位,感染原因主要与患者年龄、体质、手术时间长短、腹腔内的渗液、腹腔污染严重程度、合并症等有关。通常切口感染,主要通过换药、引流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换药引流,将创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渗出物、异物等排出体外,可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可防止感染或感染扩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般经过清创、换药多能愈合。但往往愈合慢,住院时间长,愈合后瘢痕形成大,影响美观。负压吸引器能使创面渗出物随时被引出,减少了创面细菌数量,消除了细菌的培养基,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阻止感染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能够显著加快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缩小创面,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死腔;有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防止交叉感染,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换药次数,免除换药之痛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操作简便易行,对手术条件要求不高,在床旁即可施行,经处理的创面肉芽生长旺盛,避免二次手术。该技术疗效显著、可靠、安全、应用简便,是治疗各种手术后切口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另外,也使医疗费用降低,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应用效果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