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临床研究
2018-02-10贾亦斌等
贾亦斌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0.44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患者2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随访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复发。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
由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度不够,使得很多疾病的临床发生率始终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近年来,因胰腺病变而死去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虽然胰腺疾病可导致严重后果,但只要充分掌握其相关早期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时进行对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其结果不会太严重。我院对25例胰腺体尾病变患者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以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7~79岁,平均(58.12±6.47)岁。到院时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反复性低血糖症,经B超体检发现胰尾占位性病变,部分患者无阳性体征,轻压左上腹有痛感。全部病例均经血尿淀粉酶检查证实无异常情况,经CT检查提示发生肿瘤并位于胰体尾部,肿瘤直径<7 cm且边界清,也无明显的血管浸润粘连情况。入选患者均无合并其他脏器占位性病变或者转移性病变现象,均无既往腹腔手术史,对本研究所用术式无明显的手术禁忌证。
手术方法:2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取截石位,经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于脐下做小切口,建立CO2气腹,并穿刺套管,置入腹腔镜,全面探查情况;在明视下,分别在右锁骨中线脐上3~4 cm位、右腋前线肋缘下3~4 cm位及左锁骨中线平脐水平位进行管针套穿刺,以置入手术操作器械;改变患者的体位为头高脚低右侧卧位;探查腹腔胰体尾处的肿瘤有无远处转移情况,然后经超声刀切开胃结肠韧带后充分显露胰腺,并分离脾周围组织血管;在病灶右侧的2cm处,切断胰腺尾体组织,仔细检查残端,若可见明显胰管或胰漏现象,应及时予以缝扎闭合;确认血供良好后,留置1条引流管,缝合穿刺小切口。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25例患者皆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成功率100%。先后于术后治疗3~14 d出院。具体在院治疗时间,见表1。
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25),这2例患者术后均发生胰腺瘘症状,但经抗感染、生长抑素治疗后,得到满意控制;其余2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血、脾梗死或脓肿等状况。离院后随访3~6个月,25例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症状及复发情况。
讨论
脾脏位于人体腹腔左上方,是一个免疫器官,其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具有提高免疫力功能的重要器官之一,其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均与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对于胰腺体尾病变患者,若具有保留脾脏指征,应尽可能给予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进行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25例患者皆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成功率100%。患者先后于术后治疗3~14 d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25),这2例患者术后均发生胰腺瘘症状,但经抗感染、生长抑素治疗后,得到满意控制;其余24例患者術后均无出血、脾梗死或脓肿等状况。离院后随访3~6个月,25例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症状及复发情况。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临床治疗胰腺体尾病变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有安全、微创、可行等应用优势,值得对有保留脾脏指征的患者实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