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电算化对外部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2018-02-10李兰丹哈尔滨润通饮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工作审计工作

文/ 李兰丹 哈尔滨润通饮品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前进,会计行业也在渐渐的向电算化发展,将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加以简化,这就是现代化的会计行业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逐渐加深,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比之过去,更多的企事业单位选择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模式。在电算化能够更好的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推动了财务管理方式变得高效现代化的前提下,手动的会计模式逐渐的被替代,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积极应对会计电算化给外部审计带来的挑战,成为我国审计行业需要正面面对的问题。

1、电算化对外部的影响

1.1 审计线索的改变

在老式的手工会计系统里,审计线索的明确是保证整个审计工作可以顺利有效开展下去的重要条件。由原始凭证过度记账凭证,从过账再到财务报表的制作,财务部门对于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分配给不同职责分工的职工来一起完成,每一环节都需要文字记录和经手人的确认。在财务数据的交接、改变的过程中都会标记出有关的工作人员的名字以及职责,促使审计线索能够变得清晰清楚。其分工形式简化会在履行一般会计工作内容的条件下提升会计工作质量,还可以在各级之间互相检查,在能够相互制衡的条件下增强会计工作准确性。在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这些财务报表的时候能体会其高效的,生命力顽强的特征,不过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已经能够直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更加快速高效的进行对数据报表的审计,从经济业务数据输入到会计报表输出,这些步骤的操作都交给计算机依据已经设定好的要求自动进行,由计算机智能自动化的处理数据,这样直接的责任人这一说法就不会再出现了。因为电算化中的会计信息主要存放于磁性介质中,所以传统的审计线索就被截断了,只能留下磁性的审计线索,老式的查账方法,已经不能与电算化的会计个体相配合工作。

1.2 电算化对于审计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会计行业的电算化正在逐渐的变更后期的审计工作的着重点,在手工会计业的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账目整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能够得到检验,在实地进行审计工作时会把重点先放在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审查之上。这些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审计核算公司还有单位的纸质账面数据报表进行审计。当在审计的过程里发现账目出现问题时,就能够做到快速对应上并且找到有关的责任人,这种模式可以更方便的对相应责任进行区分,还可以促使审计的结果体现出较高的明确的特征以及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总结。因为计算机的计算快速且准确性很高,在会计工作向电算化模式发展后,从前的人工会计计算工作已经基本被计算机所取代。在会计工作逐步向电算化发展以后,审计工作的主要工作重点也渐渐的从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审核到重视和计算机系统控制相关的管理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把与之有关的数据信息存储到计算机中会计系统之中,接着便可以指令计算机中负责这一部分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审计处理,这种电算化的会计计算方式促进了会计工作发展,但是也导致后期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电算化模式中的会计工作是否与标准相衔接,可否通过法律的检验,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计算机系统。实际上把电算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时,太过于依赖计算机的性能,计算机出现问题,数据就可能被影响。比如会计电算程序被人入侵盗取并篡改,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账目出现问题。这就要求实际进行审计的工作任务时能够随时转移工作重点,还需要工作人员提升对会计电算系统的了解水平,进而有效的明确强调电算系统的正确性与合法性。

1.3 外部审计对象趋向复杂化

与企业财务相关的会计材料是审计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这种特殊的地位,如果企业会计资料储存方式发生改变,就会成为审计对象复杂化的体现。在电算化模式下,财务信息都会被记录到计算机中,对数据的处理也是由计算机操控进行的,对于记账凭证、明细账及最终生成的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存放问题,也会通常转化成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以及硬盘等电子储存设备之中。在会计行业逐步向电算转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系统逐步变成外部审计新的重点的审计目标。在整个会计的记录和处理过程中,对于数据的整理记录和处理分析都是依靠计算机来完成的,所以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系统与软件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都会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2、电算化下外部审计对策

2.1 提高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

在网络系统逐步推进应用的过程中,信息的载体也在不断变化。从纸质到磁性介质,这一变化是有飞跃性质的。磁性介质对于环境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其存储性质通常会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强烈的震动的影响而加以改变。由于这些电算化的媒介的保存的难度比较大,还有此类存储的媒介的性质比较容易改变,很可能被信息技术攻克,从而被访问以及滥用。存储的信息数据极易被不法分子攻击,不法分子容易非法访问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这些问题都增加了审计风险。所以,需要使用一定的积极措施来对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可以构建一个在有关部门紧密监控下的网络财务信息强制存档制度,能够缓解网络中的财务信息泄露问题,进行存档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把审计对于信息的影响压制到很低,除此之外,还能制定不同种类的风险防范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这样如果抓到证据,可以送至有关部门进行法律处理。包括会计软件运行管理规范、网络管理细则等。企业内部也需要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来对财务信息进行保护,建立严厉的惩罚制度,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而降低审计的风险。

2.2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所有信息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

现在的会计行业的审计工作还属于一种事后审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电算化审计工作绝不仅仅是事后审计,而是更多的把重点放在事前和事中审计上来。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可以保证审查系统在对功能进行设置时的合法性、安全可靠性和合理性科学性。这个设计的过程之中要求对一些问题条目投以格外的关注,比如有没有为了防止被一些蓄意或者是非蓄意的程序控制而建立的安全可靠的系统防护,系统中有没有完全的存储易于日后进行审计工作的审计线索;还有系统能不能设置成可以维护系统稳定运行的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的模式。事后审计则要运用多种多样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来审计会计电算化的运算结果,尤其是被审系统的程序有所变更的时候就更需要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还需要对已经有所改变的系统进行审计评价。所以审计人员就需要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调试、检测和验收工作中保证全程参与,以确保能够清楚准确的跟进流程。还需要依靠系统给予的测试数据和对比的标准来进行测试和评价,要求判定系统功能上能否够到目标要求,如果系统出现问题,要保证尽可能及早发现并及时制定出改进策略。

2.3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有些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在对这些单位进行审查时,审计人员就需要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程度进行调查,以此来判定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给出有所依据的可靠程度判定。这些测试手段包括对于数据的调查问卷,还有通过绘制流程图法以及各类科学的有效的方法来对其进行了解,接下来就能够通过观察、重新执行相关业务等方式来测试其大致情况。比如使用调查问卷法去检测实施电算化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看它可以有几分把握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在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另外还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可以在什么程度上保证资产具备完整性。结合两部分的结论,能够知道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在什么运行情况下能够及时找出会计报表中的问题。在测试电算化系统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需要注意会计人员岗位职责规范是否已经被提出,要求它还要符合有关会计电算化规范的规定;除此之外还要确保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能够配合上企业财务部门项目内部控制的要求。还需要明确在会计软件中拥有最高操作权限的只能是会计主管人员,他们需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上机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内容和权限进行控制和约束,保证对密码的管理严密谨慎,也要注意定期更换密码;对于密码问题,需要保证每个人的密码都不同,相互之间不要交换密码。另外,需要具备完善的确保计算机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来维护电算化的核心设备计算机。

结语:

在全球科技逐步得到发展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逐渐成为了科技化的象征。面对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挑战,我国部分外部审计工作表现出了问题,审计行业的发展具有不适应性。不过机遇与挑战向来是并存的,在电算化对外部审计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它也在不断地推动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会计电算化就这样的激励整个审计工作提升效率。本文对于促使外部审计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措施进行分析,在以后的发展之中,还会有更多可行性强的措施被发现。

猜你喜欢

电算化会计工作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财务工作探析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