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技术”与“价值”的分化与整合
——以风景园林教育中的微景观设计为例

2018-02-10

职教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型

一、应用型本科“技术”与“价值”疏离之像:以风景园林学教学为阈

“应用型本科”是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强调教学过程中技术与实践的应用,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横向综合,前期平台共用,后期定向分流,属于较高层次技术教育培养机制下高职教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与职业教育的特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一直严重依赖市场需求、技术(能)与效率而向前发展,基本耗尽所有时间、精力在强化岗位实践能力的“技术”,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亦或是具体化课程教学中,都在有意或无意的弱化教学技术的伦理性。“止于至善”的高校伦理精神、社会责任等“以人为目的”的“价值”却没有被重视、被彰显,致使教学“技术”与“价值”严重失衡、失序、分化、蔓延等问题越来越凸显,高校自身与其教育过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被质疑。随着我国的城镇化推进与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促进了对生活环境品质提升的需求。风景园林学作为一门既传统又“时髦”的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诉求更为紧密相关。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这既标志着中国风景园林学的巨大潜力,也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大量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为追求效率的批量化复制和不切合实际的单方面主观操作,设计师未能对项目的场地性和社会性做出较好的回应,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由于缺少科学、深入的场地调研带来设计的不合理,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美国生态思想家Thomas Berry在《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中指出:“继地球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之后,人类正在迎来‘生态生代’,即‘人类以共同受益的方式存在于地球上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我们的教育机构不应当把目标放在为开发地球去训练专业人员上,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建立与地球的亲密关系。[1]”

在风景园林设计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我们已知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倚重学生画图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课程前期的调研和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学生在做设计时,对于风景园林与人、社会的本质性联系上的思考却显得相当缺乏,在设计中常常出现问题导向不明确的情况,这也是在当今的风景园林职业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缺少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建立。随着市场发展的综合化和复杂化,设计企业需要的不只是单一能绘图的技术员工,而是需要既有创新能力,又具有良好图纸表达能力与社会责任心的复合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技术”与“价值”分化之因:多因素作用下风景园林教育之异化

应用型本科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力图使学生时刻都被利用起来做实践性培养,犹如“马戏团的动物训练”一般。此外,学校(院)对现实社会理性发展的态度与情感价值的判断认知不够。在此模式与惯性下,教与学相互脱离,学生的个性难以体现,“人”之完整性、充分性发展无法被满足,职业教育的“技术性”难以凸显新时代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对于学生培养的价值观念与教学行为模式之间存在互动的异常与分化——教育伦理市场化风险的一种严重偏向,笔者以风景园林课程教育为例,以管窥其中之因。

首先,风景园林教育中许多课程设计缺乏与人、社会的必要沟通。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风景园林课程体系设计通常是由若干个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设计课程组成,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学到了很多的空间塑造手法和效果图表现手段,且能绘画很精美的图纸。但反过头来看,学生在课程设计时,对于风景园林与人、社会的本质性联系上面的思考显得过于贫乏。

其次,许多风景园林课程训练缺乏价值观的深度参与或指导。在风景园林的课堂教学中,题目设计凸显陈旧、老套,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脱节。在课程训练上往往忽略了课程前期的调研,在这样的课程训练中,学生缺乏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场地,与当地使用者交流的重要环节,对日后学生设计价值观的建立无益。

再次,风景园林教育缺乏深层社会伦理的思考与人本意识。对于社会伦理与人本思维,这是任何教育课程值得引起重视的重大问题。在风景园林教育体系中,围绕“人之价值”、“人性之美”、“生命之美”所建立的一个以人为本的基本思维,意识到风景园林不仅是一门专业设计课程,更是一门反映社会信仰与人的精神性凸显社会服务性的专业学科。在具体的课程设计里,应该特别重视调研、分析、归纳这一个环节。在课程设计中,给学生选择针对性强的场地,使学生能够在场地的调研中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思维方式。

此外,在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与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单纯通过营造物理空间令社会得到改善的能力与程度开始减小,另一方面城市日常生活空间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非传统概念上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所能解决的[2]。微景观设计课程在于引导学生在细微层面上关注空间与社会的联系,空间与人的联系,微景观是体现人们日常活动发生最多的地方,也是景观中最具活力和现实性的一面。正如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说过 “建筑的生命在于细部。”景观的整体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加以体现,景观小品是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服务于城市景观的同时又影响着城市景观的形象与城市的文化。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城市共生为主题,首次将“城中村”作为展场,旨在呼唤多元化、包容、有活力的城市生态系统,双年展结合城中村的特殊空间类型,以日常生活熟悉的主题为切入点,对城中村进行深入探索和反思,以微景观更新的方式介入为南头古城再生和城中村改造提供一次另类实验的契机。

三、应用型本科“技术”与“价值”整合的实现:以教学为媒介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技术”与“价值”的疏离与分化是教学过程中对“技治主义”的长期依赖,在教学功利主义视角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异化、失衡。教学的“自然性”与“规范性”被人为任意割裂,致使职业人才培养的伦理性与社会服务的效果失衡。当然,形式的“技术”与实质的“价值”是在有效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的教育背景下融合、通约,互为条件、相互保障的,笔者认为,教学过程的有效媒介传播与内化过程,可以有效回应应用型本科教学“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责任与社会价值,当然,不能否认课程作为教学前提与基础的关联性与重要性。据此,本文以微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为例且融合课程设计,以证实应用型本科“技术”与“价值”的整合性与可实现。藉此,也可检视职业教育发展中教学的同一性与差异化问题。

(一)技术与价值的“二元存在”:微景观设计课程构架——教学之基础

职业教育的教材通常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区域性以及灵活性。在应用型本科的教育中,职业教育化明显——凸显技术理性,技术理性即是一种工具合理性,是以实在的利益比较和权衡为出发点,而不是价值伦理与目标,在更多情况下考量的是主体行为的实际功效。应用型本科教学中,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架构设计就具有较强的技术理性与实践性,如微景观设计课程。微景观设计课程以案例教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使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设计任务的驱动下,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去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在模拟职业岗位中的情境,使学生对设计公司实际运作流程有初步的了解,也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微景观设计课程的理论部分主要讲述了微景观设计的定义、内容、作用、意义,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表达方式。其中,设计实践部分则包括了前期调研、小组汇报调研成果、提出现状问题、制订设计策略、汇报设计成果等多个阶段。前期调研让学生们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走访、摄像、测绘,与居民交流形成调查问卷等方式,使学生可以了解到场地的实际现状和问题。场地的选择基本上是以学生们熟悉的环境或者是能够多次走访形成日常生活体验的场地。为此,微景观设计课程在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教学安排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人们的现实需求与回应,

(二)技术何以可能:以学校微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为题并展开

学校是文化育人、传承与创新知识的场域。对于学生而言,是承载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空间,熟悉且充满情感,以此作为切入点很是适合。虽说每个学校的性质、功能基本一致,具有一般性,但其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与文化精神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所以,学校的景观设计既要展示其历史内涵,体现学校这一特殊场所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又要在环境的空间景观保持自身的特色和办学理念精神,以更为人性化、科学化的形式、程序和姿态服务于师生的日常生活。

1.问题导入:校园文化与伦理价值表达不足。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与技术应用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群落布局具有较好的空间层次,整体感较强、主次分明、风格统一。然而,在坚硬的“技术”驱动下,整体设计表现宏大、鳞次栉比、蔚为壮观。但仔细观察或长时间使用后,人们会发现由技术堆砌的“坚硬”背后,缺失一种“柔软”的大学精神或者“灵魂”依附,景观服务设施使用不足,校园文化精神表达缺乏,缺少必要的价值引领与规范,犹如每日行走在寂静而空洞的“城堡”之中,这无疑是教学中长期忽视“价值”形塑的遗留问题。

2.技术的表现形态:教学设计立意、对象与手段围绕着“以人为本”而展开。人,是一切的根本。技术理性是实现价值理性的工具和条件以及关键。微景观设计应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是对人的伦理审视和深层的道德追问。从校园景观的细微处着手,依据师生在环境中切身的需求出发在校园不同的环境中思考符合场地特色的景观小品,从多角度结合多种手段展开设计,以达到提高空间品质和文化特色,方便师生工作、生活,促进师生相互交流、优化校园公共环境等目的。

为此,笔者认为,在校园微景观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应主要围绕校园不同的公共空间而展开。此处的“公共空间”主要指校园的活动广场、道路绿化带、步行道、教学楼周边以及宿舍间的休闲绿地。在具体设计中,设计者应根据平时在环境规划设计中出现的不足发现问题,采用不同的景观小品对场地进行改造,如休闲亭、休闲廊架、指示牌、雕塑、座椅等来增加环境舒适性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体现“人性”的终极价值。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在生态休闲亭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对原有的宿舍区内休闲绿地上服务设施不足,提出了增加休闲亭以提供空间促进主体间无障碍交流的方案。当然,在力图进行“使人充分发展与空间完善”的设计时,“技术”也不忘自身价值的话语表达,通过景观雕塑小品显性或隐性的贯穿着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与学校精神。

(三)价值何以必要:从传统村落微景观设计之实践教学切入

技术具有中立性,同时,价值对技术具有指导、规范和评价作用。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乡村的美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即美丽乡村[3]。但有关乡村景观小品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建筑与乡村、历史与文化、景观规划等主题展开。然而,乡村自古以来就有属于自身特定的文化和生活行为而产生的必需品,如水井、拴马桩、牌坊、圭表、日晷等,这些是早期的传统村落的景观小品内容。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照搬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出现了很多水土不符,违背主观与客观的建设,如模式化现象严重、文化内涵提炼不准确、未能较好对当地材料进行利用以及不合理、不合情、不合乎发展与“人性”等问题。为此,失却原有“文化符号”与“价值需求”规范的技术,也只能沦为形式上的“画饼充饥”,甚至“画虎不成反类犬”。

1.现状分析:埭尾村设计技术与价值的“二元分割”。理论指导实践,同样,没有价值的合理性,问题的发现与分析就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技术就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乡村景观小品应遵循乡村场所精神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应遵从乡村的生活方式、地方文化、生态环境等来构建乡村景观小品。作为本次微观设计对象的埭尾村,建于明朝景泰年间。全村四面环水,被称为“水上古村落”,村内古厝成群,红砖瓦、灰白墙、燕尾脊,是闽南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如今,村落缺乏维护,众多古厝乱搭盖,无人管理脏乱邋遢,景观小品也比较缺乏,功能性和艺术性都较低,文化特色与自身价值无法彰显,亟待进行技术性修复,否则,会被时代的快速发展淹没了其历史记忆与独特的符号价值。

2.技术理性是价值理性的保障:设计立意、对象、手段的“合目的性”。只有在价值理性指导下,具有工具合理性的技术才能实现价值和目的性期待。技术理性在本质上也只是关心手段与目的。是故,古村历史价值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发扬均离不开相应的基础条件和工具技术。笔者认为,以对该次古村落的实践教学为题继而展开,以有效融合“技术”与“价值”。之初,需要对埭尾村的历史脉络、文化以及建筑风格进行梳理,在改造中把闽南建筑风格延续到微景观设计中去,使整体环境风格统一,同时强化埭尾村的“水”文化特色。设计中从村落景观的细微处着手,依据村民在环境中的切身需求出发在村落不同的环境中思考符合场地特色的景观小品,从多角度结合多种手段展开设计,力图达到优化村落环境和打造文化特色的目的,以此提高村民工作、生活的舒适性,丰富村民的日常活动、促进村民间的相互交流。

接下来,在笔者调研中获悉,该村经济发展滞后,资金缺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设计不现实,通过微景观设计优化村落景观显得必要与可行。为此,可选择村落中不同的公共空间节点进行微景观改造设计。该处“公共空间”主要指村落的入口、活动广场、宗祠、滨水空间、宅间绿地等。借助现场多次调研、测绘、摄影、与村民交流等多种方式对以上环境的不足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可通过对村落空间意象的分析,设计了从邻里绿地景观——村落中心景观——外部景观这样一个从私密到公共空间的层级,通过点、线、面这样一个系统化的设计来对村落景观予以梳理,并利用不同类型的景观小品对场地进行优化来增加环境舒适性和文化特色,给村落带来完整的“美”的感受以及文化特色的集中呈现。

(四)技术与价值的融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与理性

主体责任是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整合后的统一与落脚点。以此,笔者希望通过微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思想内核和训练方式对风景园林学教育的组织、导向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进行反思。加快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不仅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重要支撑,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还非常有利于国家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稳定。然而,这种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依赖相应的支撑体系参与,尤其是价值、伦理的有效保障,对此,德国、美国、新加坡则是以立法来进行保障[4]。在我国,现实职业教育的范畴不断被扩大解释,如应用型本科也被包含在内,其中,所依据的主要是我国现实所需人才结构及其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的应然、实然之结合。其教学在充分利用实践基地、信息资源(政府、行业、院校)的基础上,充分增强教学的人文教育、打破学科定势、挖掘与职业能力相匹配、质与量平衡的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培养的现实观照、未来发展的使命担当。

为此,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微景观设计课程来说,其与校园、传统古村落微景观设计的切面展示,说明微景观中点、线、面设计要素的运用与构筑的“技术”处置,及时做到对环境破坏或影响达到最小程度,及生态设计的跟进,凸显了自然、周边环境的物理空间构筑与适应,“价值”则围绕社会性与人本主义中心展开。价值理性的强调过程,不仅是尊重传统文化、乡土知识、保护与节约资源,也是人本主义下“社会性”的体现。为此,微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不仅是材料组合、几何造型和技术,更多是设计中蕴含着人活动的时空性、多样性、愉悦性和社会性,呈现人性之美、体现生命价值、精神、活力的形式。如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有人本意识的融入,设计效果才能触及人内心的最底层——形成感染力,这也是艺术设计存在的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景观设计课程以实际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设计对现实条件的回应,引导学生凭借多种形式从细微层面上关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空间与人的联系并以此获得最真实的场地信息和感受,有针对性地通过设计手段去解决问题,利用形式合理的“技术”与实质正当的“价值”协调、互动,演绎与升华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责任与社会价值。

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趋向:风景园林教育“技术”与“价值”整合的启示

应用型本科院校总是围绕“应用性”以各种不同方式与职业教育“技术”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更多表现为教学中“技治主义”——设计技术与社会、人存在着一种单向性的功利关系。一切园林景观设计,总是为社会而服务的。社会的多元性、交互性决定了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和人文性,自然也就决定了设计之美的多样性,而这种“美”恰恰是“人是目的”的反应和表现形式。

为此,在现代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凸显的时代中,无论是风景园林教育还是其所包含的微景观设计,“技术——价值”是天平衡量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两端。以往的城镇化主要任务是解决“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数量是关键;而新时代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好不好”“有多好”的问题,质量是关键[5]。今天的风景园林设计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好看的层面,更要重视居民的健康生活和空间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导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风景园林学教育应该有服务与改善社会的定位,在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教学安排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回应,在课程训练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程中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建立起“问题源自社会、研究植入学习、成果对外反馈”的教育机制[6]。是故,应用型本科依托特色将教学资源与范式,注重技术技能与价值伦理的互动、平衡,真正培养能与园林设计企业有效对接的专业人才,这将有益于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促进风景园林学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中一个更加成熟的学科。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型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