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可期待的方向

2018-02-10

职教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教师

翻转课堂,其实就是对课堂内外的时间与学习任务进行重新调整,利用信息化、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让学生把原先课堂内由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课前的视频、媒体资源的学习,而在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分析、练习、合作等知识内化的过程。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它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有效提升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显现。

作为蓬勃兴起但争议颇多的一种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因其对于传统教育形式的颠覆性的变革,学界看法各异、见仁见智,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1],也有学者持肯定态度[2],因此,这不仅需要我们审慎对待,也需要我们加强理性研究与分析,以我们的理论引导、实践推进效果来进一步诠释翻转课程的真正内涵与价值。那究竟翻转课堂价值意义如何、实践是否可行、未来期待是否遥远?这都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不断前行。

一、理论背景下翻转课堂的价值追问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无奈,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什么我们教学如此“乏力”。实际上,有效教学是目标,也即,通过教学,应当要让学生有所进步或发展,这才是有效的教学,如果教学举步维艰,那我们的努力方向可能出现了问题。翻转课堂最核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自主权,进一步接近有效教学。

翻转课堂实质是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它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和学习。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个老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手段,以尽量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老师的自身特点及教学习惯。翻转课堂是一种更适应现代学生学习习惯与特点的教学模式,它让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选择更趋多样化。

(一)均衡学习负荷,优化学生学习品质

翻转课堂释放学生学习力的重要前提是,学习不再是沉重的压力,学习不再是无法逃避的负担。实质上,学生往往是在课后完成作业时遇到凭自己的个人能力很难解决的问题或困难,而这个时候,是学生学习负荷比较大的时候,相对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学生在不同时间的学习负荷是不平衡的,就学习过程而言,学生听教师讲课的学习负荷相对较轻,而课外独自对知识进行消化内化,如复习、做作业等则学习负荷反而更重,若没有教师的辅导、答疑,学习负荷将格外沉重。而且这种状态是持久的,很难改变,长此以往,就会累积很多的学习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并最终成为学习效率低下的负累。学习负荷不均衡,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低下,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压抑,总体的学习品质水平会显著下降。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让这种学习负荷得到了均衡,课前的学习,是对教学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在视频等媒体资源中,教学内容有重点、有选择性地集中展示,辅以诙谐幽默的呈现形式,有利于吸引学生,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与学习,而课后的“艰难时刻”得到了缓解,最大的学习负担“搬”到了课堂上,在讨论、合作与练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就可以轻松完成,在这种课堂讨论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力、思辨力、创造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学习效果自然就会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促进教育民主,解放学生学习潜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同时,课堂上由于一些优秀学生更加活跃,所以老师与优秀学生的交流会更多、更充分,而那些在努力听却又有点听不懂的学生,则由于对自己不够自信,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所以他们只能听老师和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而言,传统课堂师生、生生之间是不够公平的,他们在课堂上分享交流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另一方面,学习者对于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都没有自主权,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翻转课堂则改变了这种局面,学生与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那部分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随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并和老师有充分交流的机会,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实质上,在翻转课堂上,老师会更多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3]。翻转课堂促进了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学生的潜能得到了释放。翻转课堂实现了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教育对象进行异步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机会。课前学习相当于直接教学,课堂上老师会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整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进行个别化教学。对于一些参加学校活动或其他社会性事务比较多的学生而言,他可以先一步或者之后通过看视频进行补课,实质上是实现了异步教学。对于学习进度不同的学生而言,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实现异步教学,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可依照他们适应的节奏参与学习,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念。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把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把原本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与课后的作业时间进行了“翻转”。这种重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改变,它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它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完善与整合,利用数字化与信息化资源优势重新调整和设计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具科学性,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然后,它把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放到更适合的环节中,把知识性的内容让学生课前自学完成,而内容深化与吸收内化的部分则放到课堂上,在团队合作、讨论分析、师资引导的良好氛围中,难题更易于解决,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教学环节与内容的重新设计,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与教师在花费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学习与教学任务。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更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而言,翻转课堂这样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形态的改变,使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中心,让他们逐渐找到自信,而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适应于职业学校这些对抽象符号学习毫无优势的孩子,因此,混合式教学方式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更加重大,意义也更为明显。

二、实践情境中翻转课堂的成效考究

从翻转课堂的源起就不难看出,翻转课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变革,它是一种从“草根”而兴起的教育运动。那些一线的老师基于他们对教育理解的初衷,即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对他们当时的教学现状不满,并产生变革与实践的冲动,在他们的尝试与实践中取得成功。而且,他们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实践,使学生与教育都受益。这种自下而上的改变,草根的运动是基于一线老师的热情,它与老师能更加紧密地相连,对于老师而言,草根式的运动是自己的初衷,是真正与自己的课堂结合在一起而生的,因此会更有改变的效果。

在国内的一些职业院校,已经有部分老师基于课堂的现状及新理念的汲取,在教学中逐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以他们的热情与实践,积极参与试点研究。在教学中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究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职业院校课堂,他们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有老师寻求我们的帮助,他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并不断地进行反思,他们希望通过课堂的变革来改变目前低下的教学效率。通过我们共同实践与探索,在他们的课堂上进行翻转课堂试点,他们欣喜地看到了课堂的改变,课堂氛围活跃了,教学内容有效延伸了,知识点更清晰了,知识内化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测试成绩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有所提高。我们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对照等方式进行试点,基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中可能存在的科研伦理风险,我们仅以组内变量对照的数据来看试点效果,以某中职学校为例,通过组内变量,用第一次测验成绩和第二次测验成绩作配对两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sig)=0.000<0.01,故第一次成绩和第二次成绩有极显著差异。

(二)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他们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翻转课堂恰恰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与学习的中心是学生,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在课前观看视频或在线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决定观看的速度和进程、内容的多少,学生对学习是有自主权的。在课堂上,教室的布局改变了,课桌被摆成适合于小组讨论的圆形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课堂以讨论与协作完成任务为主,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不解,与老师充分交流,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课前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与老师或同学进行针对性地探讨与交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老师进行探讨,老师是导演和指导者。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自由度,把学习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在我们的调研中,有一些学校的教室布局已调整为小组讨论式的圆桌布局,课堂以学生讨论与自主学习为主,老师悄然成为课堂的协助者与指导者。

(三)变枯燥学习为有趣学习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试点中,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学设计与整合梳理的,各知识点要点明确、层次清晰,且展现形式迎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特点,通过与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制作了脚本并拍摄视频,视频内容生动有趣、层次丰富,采用例如“抛锚教学”等手法,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前,选用一个相关联的生动的故事引入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扣人心弦、妙趣横生,以此来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如果让您看一段较短的教学视频,来代替回家作业,您能接受吗?”这一问题,82.19%的学生都认为比较能接受或非常乐于接受。课堂学习则变成讨论、合作与分享,课堂氛围活跃有度,学生更加积极与努力参与,一位老师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今天的表现真的很不错,以前的话,即使是校长在下面听课,他们照样睡觉。”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不再那么枯燥。

(四)变狭义学习为泛在学习

传统意见上的学习主要是指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而在翻转课堂的空间里,学习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课堂学习了,它的定义更加广泛,意义更加深远,学生的学习变得随时随地、无处不在,除了纸质教材、视频资源,学生可以在信息、网络的数据海洋里“遨游”,他需要的任何知识都可以提前学习获得,他们可以查阅多渠道的资源。泛在学习(U-learning)中,移动学习(M-Learning)是一个重要部分,AR技术支持下的移动端媒体使学生随时可以学习,随时可以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智能化的环境使学生的知识习得、存储、加工更加便捷,学生的创新力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为最终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在我们调研中,对于我们提出的利用移动端,设计有趣的学习界面和学习方式,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有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设计了移动端学习内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他们觉得这样的学习特别有意思。

(五)变孤独学习为合作学习

一直以来,学习似乎都是孤独的,上课听完老师的讲授,回去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自己独立思考,与老师、学生的交流非常少。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淡化了这种“孤独”,变“孤独”为“合作”,强调团队协作、交流沟通、情感联络。在课前自主学习中,在多媒体资源与网络信息世界里,合作也会随时发生,信息化使人们的交流可以随时建立。课堂上的通达知识高阶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是主旋律,老师是协助者,也可以是合作者,学习不再是寂寞的,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支撑与帮助,这样的学习学生将不再“畏惧”,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更加好。在翻转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之间积极沟通,共同学习,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友好,学生的学习情绪也非常高涨。

(六)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在课前自主学习及课堂学习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教师们觉得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团队协作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及合作增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管理自己的学习进程,并依照自己的节奏开展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时间的管理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增强学生能力的同时,学生也变得更加自信,对学习更有把握,对未来也充满期许。

三、技术发展前翻转课堂的未来憧憬

信息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作为成长于信息化时代、与数字化唇齿相依的一代数字公民,用信息化的方式对他们开展教学,让他们能够用他们习惯的、舒适的方式接受教育,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发展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我们对它充满期待。

(一)人工智能使翻转课堂无师而立

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5]。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它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已广泛运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运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精准化水平,全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部分地替代了教师的功能,将教师从繁重的重复单一的讲课、辅导和答疑等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对教育教学更有价值的研究和教学设计活动,从课堂中心退到课堂幕后,成为营造教学情境的总设计师和总导演。

(二)VR虚拟现实使翻转课堂如虎添翼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在教育领域内运用虚拟现实,是教育技术发展及教育现代化的一次飞跃,而让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则会使翻转课堂更立体、更可触摸,特别是对一些具有危险性、机密性及一些难有机会接近的场景,虚拟现实技术都可以呈现给你。虚拟现实技术会展现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角度,在学生与信息环境的沟通交互中,深化为知识结构体系与技能体系。

(三)AR增强现实使翻转课堂无处不在

增强现实(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该技术最早于1990年提出,随着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大规模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的用途也越来越广。由于AR技术具有能够对真实环境进行增强显示输出的特性,在医疗、军事、工程技术、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可以精准定位、实时监测并与你看到的景象保持同步。比如职业教育领域中一些常规可视化教学难以企及的部分,就可以让学生完全真实地沉浸其中,一个个教学场景会随时出现在你的面前,它使课堂无处不在。未来,一挥手你就可以完全沉浸在另一个虚拟世界。

(四)MR混合现实使翻转课堂真假难辨

混合现实技术(M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混合现实(MR)的实现需要在一个能与现实世界各事物相互交互的环境中,MR的关键点就是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和信息的及时获取。MR是数字化现实加上虚拟数字画面。未来,运用混合现实技术使翻转课堂的知识无限广阔,交互无限顺畅,场景无限真实,学习更加轻松和便捷。

信息化以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来到眼前,未来亦并不遥远,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那终究会有一天,我们会为它所困,难以前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号)明确指出:“鼓励教师充分、合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解决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表明,翻转课堂不仅值得职业教育期待,而且舍它其谁!教育信息化已经到来,翻转课堂的春天也必将会来临。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