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生命教育应兼顾个体与社会的双重立场
——对研究生自杀现象的反思

2018-02-10

关键词:立场研究生个体

(1.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2.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具有相对更高的学识水平和社会认知,理应有着更为成熟的心智和生命理解,努力在更高层次上追求理想、施展才华。然而,近年来屡见报道的研究生自杀事件却再次表明,研究生的生命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婚姻、事业、学业等人生重大事件的关键时期,来自家庭责任、社会期待、经济压力、事业成就等方面的冲突更加明显〔1〕。这些冲突一旦处理不当,带来的压力便会骤然增加,成为导致研究生自杀的潜在因素,严重威胁到研究生的生命安全。当前,对研究生自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生自杀的内涵、成因及调试措施等方面〔2〕。自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如何看待生死的哲学问题,对生命持有什么样的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观,也会直接关系到人在面对生命挫折时的心态和方式。因此,本文从生命性质的视角出发,立足个体和社会两个立场,试图为研究生的生命教育提出功能需要、确定价值取向,帮助研究生找到破解生命困境的理想出口。

一、生命教育立场的提出及基本意涵

生命教育是关怀生命的教育,最早是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他于1968年在加利佛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并倡导和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3〕。生命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生命教育的理念、观点逐步得到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认可,生命教育对于培养生命意识、应对生命危机、认识生命意义等方面的价值得以进一步显现。但是,从生命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教育界对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还存在不少疑惑,对生命教育立场的讨论和研究也近乎空白。所谓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有的态度。具体到生命教育的领域,是在认识和处理生命教育有关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反映的是基于怎样的目的和追求来做出价值选择的问题,既是如何对待生命教育的方式,也是生命教育如何看待问题的方式。立场不同,对生命教育的思考、解读和要求就会有所不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不同,对生命教育价值的追求和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一)生命教育存在理论与现实的背反

生命教育立场问题的提出,是关注生命教育实践效果的结果。生命教育实践因其存在理论与现实的背反,使生命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从理论上来说,生命教育是为了提高人对生命的敏感度和生命价值的认同度,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悦纳生命、发展生命,“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中心和前提,也是生命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生命教育对生命的关怀,使教育回落到以“人”为原点的初衷上,是对教育工具理性主义的批判,也是对教育过度迎合社会需求的纠正。生命教育将每个个体都视为自由独特、平等独立的个体,尊重生命的自然成长规律,以自由的、诗意的、启发灵魂的教育使生命得以舒展,每个个体生命都能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都能在其与社会的联结中实现崇高的价值。

从现实情况来看,为应对当前社会中种种危害生命的问题和矛盾,生命教育关注和着力的重点始终未曾脱离自然生命,通过对个体进行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生存技能等的教育来传递生命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唤醒个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自觉。应该说,培养个体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固然重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生命矛盾和冲突的作用,但生命危机的根源绝不仅限于个体自我对生命的认知,也很难将个体最终走上不归路的原因归结为他们对自身生命的不够珍惜,在这背后应该有更为本质、更为关键的因素需要去思考。因为生命教育思想并不是从教育思想体系自身的发展中分化出来的,而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被提出的〔4〕。当生命教育不能触及“为何而活”“如何而活”等生命的本质性问题时,当生命教育没有被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和践行时,当生命教育忽略对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培育时,这样的教育只是滞于自然的、表面的生命教育,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当生命教育不能“生命”或不再“生命”时,生命教育只能流于表面的形式,并近乎等同于安全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失去生命教育固有的意义和价值,落入不被理解、不被重视、不被采纳的尴尬境地。

在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矛盾映照之下,生命教育立场的确立呼之欲出。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但生命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生命教育不能一边倒地将个体视为生命教育的全部立场,或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而不问生命“为何而生”。否则,要么会招致对生命教育价值本身的怀疑,要么会因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步伐而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所淹没。对“度”的权衡和把握,是生命教育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就很容易陷入理论与现实的二律背反之中,生命教育成为宣扬生命至上的理论被束之高阁,而教育则在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下成为钳制人心、束缚人性的工具和技术。因此需要从个体和社会两个立场同时出发、做到对个体与社会双重立场的兼顾,才是生命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使个体在与社会的完美交融中弘扬生命之真和人性之美。

(二)生命教育兼顾个体与社会双重立场的基本意涵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生命教育兼顾个体和社会的双重立场,是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既要从个体的立场出发,强调以人为本,从维护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角度设计教育内容、目标和方式方法等,体现人文关怀;又要从社会的立场出发,消除制造生命危机的隐性根源,铲除导致教育异化现象的土壤,增强个体社会责任意识,为建设进步发展的理想社会夯实人才力量。生命教育对个体立场和社会立场的兼顾,既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来反向思考生命教育的有关问题,判断生命教育的价值走向,也是生命教育基于“生命”的核心对个体和社会提出的具体要求。

个体立场是生命教育的原点和出发点,也是关键点和着力点,是从人本视角对生命教育本质和宗旨的诠释,其基本要义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人性,敬畏生命,“传送生命的气息”,激发个体生命活力,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首先,保护自然生命是根本。无论生命的复杂程度究竟几何,自然生命始终是前提,这既是生命教育源起的初衷,也是生命教育向纵深推进的基础。要通过教育强化个体对生命的认知、理解和责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增强生命存活的信心和筹码。其次,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价值是核心。学习生命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固然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但不是最终的目标,生命教育最终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反思与获得〔5〕。因为和其他生命体相比,人类的生命不能仅限于自然性的存在,还应被赋予意义和价值。要着力于提升个体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层次认知,正确应对社会多元价值观对个体价值观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根本上解决个体生命“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第三,追求生命的永恒和超越是本质。虽然,肉体的生命可以消亡,但精神生命却可以永恒。所以,生命的终极意义即在于追求永恒,在于通过升华后的精神生命价值来实现生命的终极价值。为此,要在人本位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精神层面,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加强对精神生命的修养和完善,提升生命质量,追求生命的永恒。

社会是生命教育的实践场和训练场,须将个体生命投于社会的环境之中接受历练,方能顺利发挥生命教育对个体生命理解和生命行为之间的桥梁作用,完成生命教育的初衷和使命。前文提及,鉴于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命危机的出现固然与个体对生命的态度以及应对危机时的心理状态有关,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正如迪尔凯姆对自杀现象的研究表明,自杀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社会因素才是导致自杀现象的本质性因素〔6〕。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论述也说明社会性是生命的本质属性之一。社会生命是自然生命特定关系的存在和必然延伸,在社会生产和交往活动中实现生命与生命的交互,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的价值意蕴在于提升个体生命的社会化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如果忽视人的社会生命维度,不能理解社会生命对人的自然生命的某种决定和影响作用,就不可能正确认识生命,也不能理解社会对个体完善生命的某些制约和影响。这样的生命教育是不符合社会实际的,背离了教育塑造社会人的本体意义,必将因无法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认同而被弃入历史的洪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无论是生命教育的个体立场还是社会立场,其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反向要求生命教育要立于社会立场的角度,充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全体社会为个体创造生命价值、追求生命超越提供充分的条件、优质的平台和和谐的环境而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反向要求生命教育要立于个体立场的角度,始终做到以人为本,着力培养身体健康、品质优秀、意志坚定、心理强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队伍,共建美好社会。个体立场是对教育异化现象的纠正,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个体化;社会立场是对教育源于社会需要的回应,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生命对个体立场和社会立场的兼顾是对现实的有力回应,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促进生命价值应有价值的发挥。

二、基于生命教育对研究生自杀现象的反思

(一)从个体方面来看

1.生死观

分析网络搜索引擎收集到的研究生自杀事件,其中有不少被证明是由于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就业、学业、经济和情感等压力而选择走上不归路的。压力的形成固然与社会因素有关,但对待压力的态度却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选择走上自杀这条路的研究生而言,压力给予他们的不是动力而是阻力,他们不能承受因之而来的种种失败,即便可能只是暂时的停滞不前都足以把他们压倒,似乎唯有死亡才是他们唯一可走的路。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人的生死观,是如何看待生、又如何看待死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追求,有些人向死而生,有些人向死而死。前者乐观、积极、向上,认为所谓压力和困难不过一时,反而有助于他们获得生命的成长;后者悲观、消极、自弃,困难对他们而言就是横在面前怎么也翻不过去的大山,唯有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而且,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并没有多少对自杀的禁忌,在西方某些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生命很容易被看作是自己的权力而任己处置,生或者死不过都是自己的决定。这对心理意志不够坚强、人生信念不够坚定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理由和借口,容易使人在内在需要未获满足或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巨大差距时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失落和挫败,安全感、稳定感、意义感、存在感消失,孤独感、失败感、自卑感、悲观意识被反向增强,认知与行为发生背离,从而出现逃避现实、消极对待人生,对生活提不起信心和兴致,甚至走上放弃生命的道路。

2.价值观

人是一个兼具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双重存在。自然生命是落脚点,而价值生命却是生之精神的高度凝练和生命意义的升华。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持续推进,社会的功利性思维痕迹越来越重,“有用”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样的价值引导可能会产生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是生命价值的盲从和虚无。价值虚无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人内心价值观的混乱和迷茫。当社会对“人”本身的关注逐渐被物质、权力等取代,广大年轻学子会因急于获取社会的认可和利益而难以分辨教育的目的究竟为何,认为继续深造不过是为了将来也许能谋求更好工作、取得更高收入、享受更优渥物质生活的条件之一,至于深造是否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己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等问题,则被排在众多现实性问题之后。虽然,研究生的学识能力较之于以往可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其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却并未得以同步提高。相反,有可能还会因为受教育的水平越高,而产生对未来丰厚物质生活的更强期待。此时,一旦遭遇论文不能顺利通过、就业不够如意等现实性问题时,很容易因为期待落空而又没有崇高生命价值作为支撑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和社会交往程度的加快,让每个身处其间的人都能感受到个人主义浪潮的汹涌袭来。特别是对于能迅速接受新事务、新思想、新文化的研究生群体来说,个人主义思潮带来的震撼会愈发强烈。他们把个人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习惯于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渐渐失去对集体的信任和依赖,集体主义归属感被严重削弱,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利己主义。自我的过度强化一旦形成,很容易在困难发生时因难以融入集体环境而急于逃避现实,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3.生活观

受社会工具理性价值的引导,教育的“工具性”越来越强,人们急于要通过教育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愿意以牺牲时间、生活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来换取世俗的成功和认可,却忽略了生命的全部意义原本就在于生活本身。“生活既是生命的现实状态,也是生命的价值状态”“生命必须是有生活的生命,即能在生活中运动、开展和创造的生命”〔7〕。生活是有生命的生活,但仅有生命却并不意味着生活。生活需要的是智慧、耐心、情趣和浪漫,绝非世俗眼中的财富、地位亦或是权力。生活是生命品质的展现,是给予个体最美好的馈赠。然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现实却是充斥着紧张和繁忙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时为了获取研究成果,甚至需要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不辞辛劳。这样的生命不过是自然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没有趣味,没有品味,没有洋溢的生活气息,也不利于生命存在感和归属感的强化和培育。而当生活失去品味和趣味,人生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要么因为难以面对和压力,对未来的期许难以如愿而走上绝路;要么因为勘透世事红尘,却因没有找到生活的志向而倍感生无可恋。

(二)从社会方面来看

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虽然主要限于高校,但因其主体是社会人,其行为不仅关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还在大的背景和环境下关涉着整个社会。而且,学者李强等人的研究表明,人的生命历程被主要看成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8〕。这说明,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总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社会结构、环境氛围、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或是文化认同等都对研究生个体在进行生命选择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研究生个体对生命的认知、对价值的定义、对教育的态度、对自我的评价等,如果应对不当,很有可能转成突破个体自我生命防线的力量,将生命推向极端,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当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急剧累积,但在物质高度发达的背后,现代人感受到的却不是幸福,而是日益萎缩和颓废的精神。对物质的追求掩盖了人应追求心灵满足的事实,与物质满足无关的精神活动走向式微,大家都难以自抑地活在自我的欲望和对物质的追求中,却鲜有人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否仅仅停留在对物质、权力、地位等外在东西的追逐上,而忽视了对心灵的培育。在这样的价值导引下,理想主义渐渐失去了光芒,工具理性由最初的启蒙科学精神、启蒙技术理性的自然发端不断膨胀,成为了统治自然和人的霸权理性。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被利益驱动的机器,教育的目的简化为对人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失去了在启发生命智慧、涵养生命情怀和培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从本来的“为何而生”异化为“以何为生”,背离了人自身的发展。就算是能赢得世人眼中的成功,也有可能因过于执着于外在而丢掉了自己,更何况在获取世俗成功的路上本就布满了荆棘和坎坷,很难不让还身处于校园中的研究生群体处处有碰壁之感,学业不成、事业难就、感情无托、心灵无归。

工具理性的泛滥带来的不仅是价值观念上的变化,其和社会变革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对社会环境、社会氛围的影响和改造也同样不可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群体因身处于知识水平、学历层次都相对较高的精英阶层,思想更加成熟,自我要求高,对社会的期待高,也更容易感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和责任。其中,学业的压力是导致研究生自杀现象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来,能否顺利取得学业因其关乎具体就业目标的实现而成为研究生群体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工具理性价值观念的导引,当前的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提升科研能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效应给予了很高的期望,2013年7月公布出台的《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加大考核与淘汰力度”“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提高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水平、加大高质量论文的产出已然成为高等院校为研究生毕业设置的又一道门槛。随着门槛设置的越来越高,顺利毕业的难度正在逐渐加大,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得不正视。顺利毕业的前提是安心于学业,而安心于学业又意味着某些社会实践机会的错失,实践机会的错失又往往意味着获得就业机会难度的增大,这样下来,学业与就业的问题交织呈现,孰是孰非、孰远孰近、孰先孰后,该如何分辨?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诸如婚恋问题、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又该如何解决?

三、立足生命教育双重立场构建研究生自杀预防机制

生命教育对个体与社会双重立场的兼顾再次表明,生命才是教育的原点和起点,需要个体和全社会共同努力,重视生命、理解生命、发展生命,将生命置于关系个体全面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对研究生的生命教育,在基于个体和社会的双重立场上构建起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自杀预防机制,有效预防研究生群体自杀事件的发生。

(一)加强对个体自身生命的培育

在研究生中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他们理解生命的自然属性,培养生命意识,理解死亡的终极意义,认识生命的有限性,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轻易放弃生命。教育他们理解生命的社会属性,融入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会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特别是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多想想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用理智去规范和约束追求生死自由的权利,逐渐摒弃自行其是的意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的价值,肃清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不利影响,沿着生命价值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前进,建立适合、客观、正确的生命价值体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以弘扬生命价值和生命精神来不断发展生命。教育学生懂得对生命的感恩,理解父母、他人、自然与社会为自己的付出,明白自身的责任,履行自己对父母、他人、自然与社会的责任义务,知恩、感恩,不因挫折和困难就抛下培养自己成人的父母、亲人、师长和朋友,早早去往另一个世界。

(二)始终坚持全员育人

学校要遵循研究生群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面向研究生既要求得生存、又要获得学位,既拥有相对成熟且稳定的情绪状态、又承受多方压力的事实,逐步纠正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理性主义倾向,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不以研究成果论成败,给予他们必要且充分的人文主义关怀,帮助研究生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追求,理解幸福的定义,获得精神层面的栖居与安宁。家庭是能给予他们舒展身心和赐予无限力量的地方,父母家人要给予研究生足够多的温暖和关爱,为研究生的生命成长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意和暖意。社会要改变物质和精神不同步发展的现状,扭转社会中盛行的物质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思想,倡导社会文明,净化社会环境,消除网络等社交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研究生找到被社会需要的意义存在,重构社会幸福生态,化解社会中对成功和失败的不良看法,以实现个体生命全面发展、获得精神自由和生活和谐为目标,彰显人性、获致心灵的惬意平和。

猜你喜欢

立场研究生个体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