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建设与遵义现代城镇发展

2018-02-10王佳翠谯丽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镇贵州发展

王佳翠,谯丽娟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城镇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遵义虽然有着悠久的城镇发展历史,但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从而导致城镇发展长期滞后。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一些城镇的部分工商企业、机关、学校纷纷迁入,促进了遵义城镇工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遵义城镇在抗战时期出现了短暂繁荣,但是抗战结束后又重新陷入衰落。解放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而且规模较小,功能很不完善。三线建设打破了遵义的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状态。

一、现代工业推动遵义城镇发展

遵义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远古时代这里已经有人居住,春秋时归属夜郎,秦汉时隶属牂牁,唐代至北宋为播州辖地。据《遵义府志》记载,明代万历平播“改土归流”设遵义府,清代仍然沿为府治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华北、华东等大片领土的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遵义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沦陷区的工厂迁入遵义后,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并与地方资源相结合,办起锰矿、酒精、面粉、制药、肥皂等工矿企业。城镇人口从3万增加到近10万。陆军大学、陆军步兵学校、海军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等一批髙等院校、科研单位、军事院校、军事单位迁入遵义市区、湄潭、永兴、赤水、桐梓等城镇,促进了遵义城镇的短暂繁荣。[1]

解放后,遵义城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落后的交通和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使地区之间、城镇之间,相互隔绝,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小集镇,既不通公路,又不通邮电,信息闭塞,思想文化落后,自然经济更为突出。城镇公共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经济功能比较薄弱,多数城镇,仍保持着以政治中心为主的特点。

1.空前的资金投入提供城镇发展动力

遵义虽然为历史文化名城,但是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地处云贵高原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之间,平缓土地零星分散,交通极其不便,城镇基础设施极其落后。三线建设期间,遵义成为重要地区。1966 1978年,遵义市工业建设总投资达14亿元,而同期贵州的为69.26亿元。所以遵义的投资大约相当于整个贵州的的五分之一。[2]在此期间,除了现代国防工业以外,现代能源、化工机械等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三线建设开始后,遵义的交通条件首先得到了极大改善。三线建设中新修的川黔铁路贯通南北全境,给遵义城镇发展创造了条件。先后新建了35个航天企事业单位,形成了一个配套齐全的航天科研生产基地。迁建了11个低压电器企业,建成了我国一个重要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建成完整工艺的大型铁合金公司和内地最大的钢绳厂。[3]

2.现代工业主导城镇产业发展

1965年“三线建设”在遵义铺开,川黔铁路的贯通使遵义成为黔北的枢纽。随着“三线建设”的发展,061基地、长征电器、天仪厂、五七0七等国防工业的兴建,遵义铁合金厂、贵州钢绳厂等的扩建或改建。遵义城镇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比以前有所扩大。

〇六一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的战术导弹生产和科研基地,1965年落户于遵义,下属35家单位。这些单位主要分布于当时的遵义市、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长征电器基地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1977年迁建完成,累计投资8300多万元。投资1.8亿元,改建了遵义铁合金厂(八五厂)。投资1.1亿元,将贵州钢绳厂(八七厂)扩建为内地最大的钢绳厂。三线建设前,遵义的工业布局以能源为中心,三线建设时期的遵义工业布局改为沿着川黔铁路,以及国防道路基础设施向周边延伸。

二、交通拓展城镇空间

遵义位于云贵高原,境内河流湍急,高山深谷,地势落差大,道路险阻,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明代王阳明曾有“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之叹,正是遵义交通的真实写照。交通闭塞使遵义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开发,极大地制约了遵义城镇的发展。1965年贯通全境的川黔铁路全线通车,同时境内20条铁路支线,以及厂矿公路的修建,不仅加强了遵义与外界的联系,而且促进了遵义境内交通发展。“贵州对外交通的困难,造成了经济上的孤立和闭塞,而内部交通困难,更形成了小区域的封闭经济。各小区域之间几各相独立,失去了调节的作用。”[4]这也是遵义城镇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1.铁路交通打破城镇封闭状态

川黔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境内继黔桂线修通的第二条铁路干线。本线北起重庆市,南迄贵州省会贵阳市:南端在贵阳枢纽站与贵昆、湘黔、黔桂铁路相通;北端与成渝、襄渝线相接,并由重庆港入长江,与长江流域相通,全长为463公里,是西南铁路网南北向主要干线之一。在重庆石门坎站后,进入贵州境内,经过桐梓,遵义、息烽、修文等县市到达贵阳。

遵义境内从木竹河至董家坪为186公里,设遵义、遵义南、南宫山、松坎、董家坪等共26个站。拥有车辆千余辆,牵引机机头80多台,在南宫山设有贵阳铁路分局南宫山地区,下属工务段2个,列检所3个,机务段、车务段和电务段各1个。设计货物通过能力,南宫山以北361万吨,以南420万吨,平均390.5万吨。遵义站为客运站,遵义南站为主要货运站,日吞吐量3000吨。[5]

川黔铁路开通以后,遵义境内的26个车站中,桐梓、董公寺、遵义、南宫山、乌江等大部分开设有客运业务。后来,随着铁路运输改革,南宫山站等取消了客运业务,承担客运业务的主要有桐梓站和遵义站。川黔铁路通车后,火车成为遵义人出行的首要选择,加强了遵义与贵阳、重庆等的联系,打破了遵义的封闭状态。

铁路还在桐梓、董公寺、汇塘河、李家湾、遵义南、南宫山、南白镇、阁老坝、乌江等车站设有货场、货仓、货运站台。除办理21条专用线的货运列车业务外,主要办理货物列车到、发业务(包括整车运输),成为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

2.公路建设提高城市内部交通能力

随着贵州交通大动脉川黔铁路的贯通,架起了遵义与外界的重要纽带。随着三线建设的发展,遵义公路建设也得到较大发展,实现了县以下区区通公路。1975年底,全地区通车里程为5143公里。遵义市成为黔北的交通枢纽,黔北城镇也以遵义市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三线建设极大地推动了遵义公路的发展,仅在绥阳境内,1968年061系统辖属5个国防厂矿内迁绥阳。1969年3531厂投资将蒲老场到遵义30公里按六等甲级公路标准,对原路加宽路面,截弯取直,并新建四面山钢筋混凝土大桥1座。1971年将砂石路面改建成柏油路面。

三、配套设施增强城镇发展能力

随着遵义三线企业的不断增加,为了保障三线职工的健康,先后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医疗机构。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69年南迁的大连医学院(现遵义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这些医疗机构的建立和迁入增强了城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随着“三线建设”在遵义的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各类人才陆续迁入遵义。其中科技人员13778人。①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三线建设编写组:《三线建设》,1991年,第217页。这是继抗战以来遵义的又一次移民高潮。由于三线企业大部分是封闭的功能齐全的独立大院。例如,3420、3412、3419、3405、天仪厂等超大型厂区和集医疗、教育、生活、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人居住聚集区。直至三线建设调整这些单位大院,一直是封闭、落后乡村的城镇空间的“细胞”,构成了城镇空间形态的基本单元。[6]

1.水电基础设施

新中国成立前,遵义地区只有桐梓天门河水电站576千瓦机组与遵义50千瓦的电力。1951年,遵义发电厂成立,到1958年6月,遵义总装机容量达3900千瓦。三线建设时期,为了满足遵义三线建设的电力需求,对遵义电厂进行了扩建。1970年开始建设的我国在大陆溶岩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大型高坝电站——乌江渡发电站,为遵义城镇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持。乌江渡水电站位于原乌江区(现播州区乌江镇),隶属水利电力部,1970年动工兴建,1982年建成发电,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由三台21万千瓦发电机组组成,年均发电量33.4亿度。

在城市供水上,驻遵义的50多个三线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相继打深井60余眼,日取水量1.7万吨,自备水源解决了局部用水之难。三线企事业单位自取水弥补了当时市政水工程的不足,加强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遵义城镇的发展。

2.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

三线建设前,贵州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落后,导致经济社会等综合承载能力非常脆弱,难以支撑城镇化。三线建设推动了贵州国防工业同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经济社会等的协同发展,利用国防工业的科技和人才等优势,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增强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线建设期间,遵义医学院等科研教学单位从发达省市内迁遵义,精良的设备、优秀的科技人才开创了遵义科学技术的新局面,为贵州城镇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遵义三线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先后建立了40余所子弟学校,招收本单位职工子女和少数附近居民子女。这些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较高,弥补了遵义教育资源的不足,尤其是改善了三线企业所在的偏僻乡村的教育落后状况。

三线建设前,遵义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集中于农业教育。三线建设期间,随着现代工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大,各单位纷纷兴办技术学校,其中航天技校、长征技校、八七技校、八五技校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为城镇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型人才。

四、建筑队伍的壮大加速了遵义城镇进程

解放前,遵义无专门的建筑设计机构,城乡的房屋建筑多由民间的“掌墨师”到现场负责指挥施工。三线建设时期,随着内迁遵义的企事业单位增加,遵义建筑单位也增多,设计能力随之增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迁入遵义,〇六一基地、长征电器工业公司、遵义铁合金厂都配建了自己的设计机构,使遵义地区基本形成了一支工种齐全、部门配套的建筑设计队伍。建筑施工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加速了遵义城镇化进程。

1.第七冶金建设公司

1965年,中国第七冶金建设公司的一部分由河南郑州迁入遵义。郑州冶金建设公司五〇三厂为了支援西南三线建设,调往贵州,与贵州铝业建设公司及冶金部矿山建设总公司的第六井巷工程公司合并,正式组成了冶金部第七冶金建设公司,并先后承担了贵州铝厂、遵义09号工程、遵义铁合金厂(八七厂)、遵义钛厂和贵州钢绳厂(八五厂)等的建设任务。1973年,部分职工陆续调往洛阳、潼关、广西等地。1979年,七冶遵义指挥部改名第七冶金建设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公司。1983年9月更名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简称省冶建)隶属贵州省冶金厅。[7]

2.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四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

1952年,重庆市一家公私合营建筑企业转为国营,改名为建筑工程部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第四建筑公司四十二工程处。1958年由四川宜宾调往遵义,组建遵义市第一建筑公司。为了适应遵义三线建设发展的需要,1965年更名为建筑工程部第四工程局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70年改为国家建委一〇一工程指挥部第二建筑公司。1971年3月,指挥部各公司按军事编制改为工程团。1973年后,其他工程团分别调往北京、天津、唐山,第二工程团移交国家建委四局领导,改名国家建委四局三公司。1979年11月更名国家建工总局第四建筑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1982年8月更名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四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简称四局三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在遵义先后完成遵义发电厂、贵州钢绳厂、天仪电工厂、长征电器公司等单位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同时,还承建了学校、医院、影剧院、图书馆、铁路综合服务大楼等公共建筑。

3.一〇一工程指挥部

为了推进贵州三线建设,1965成立了一〇一工程指挥部。指挥部由贵州省国防工办、建工部四局、遵义行署、遵义市政府等派员组成。参加的施工单位有四川、东北、上海建工局及贵阳等地的施工队伍。主要承担061基地所属各厂及遵义市部分厂矿企业的建设工程。1973年,一〇一工程指挥部所辖公司,(除二公司外)先后分别迁往北京、天津、唐山、浙江、辽宁等省市。二公司留遵义,交国家建委委四局领导。一〇一工程指挥部迁湖南长沙。一〇—工程指挥部在遵义期间,完成总产值6.4亿元,承建了遵义地区约60个工厂企业的建设工程,竣工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三线建设打破了遵义交通闭塞状况,增强了遵义的经济实力,拓展了城镇空间,扩大了城镇规模,植入了现代城镇文明,推动了遵义现代城镇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城镇贵州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口与就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