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校本建构的时代价值与运行实践

2018-02-10欧阳秀敏邹晓芟

关键词:校本校园文化建构

欧阳秀敏,邹晓芟

(1.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继承革命文化”[1]。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要充分根据新时代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以“为何继承”为逻辑起点、“何以继承”为实践依据、“如何继承”为行动落脚,有效运用革命文化丰富性和地域性的特点,继承和弘扬好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进革命文化的校本建构,不仅有利于在小处发力和细处着力中,从源、根和魂上挖掘和利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更有利于在把握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论内涵和新时代的发展诉求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环境,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需求的实践,有效突破革命文化育人实践的现实困境,切实增强革命文化的育人实效。

一 革命文化育人实践的现实困境

中国革命历史的生成机理不仅造就了革命文化的人民性、先进性、地域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也生成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然而,对于革命文化资源的利用,却还广泛存在对革命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不科学、不充分、不完善等问题,使革命文化融入育人实践的收效普遍不佳。

(一)革命文化在课堂教学的深度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于革命传统教育,要“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课堂教学是灌输理论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和塑造正确思想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革命文化在教育实践中最主要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通过教师自身的认知理解、备课选择和课堂讲解的方式进行吸收、融合及传播。但从实际教学及其实效分析,革命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深度还普遍不够。究其缘由:一是由于对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还不够。当前对革命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普遍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碎片化的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对已挖掘和开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不当,这些资源或是被收藏于各省县市的博物馆中,或是为了迎合旅游经济的发展随意改造、扩建,或是将收集整理的革命文化史料收编在并不对外开放阅读的地方志和地方党史之中。另一方面未开发的资源还尚有不少。由于年代久远、破坏严重等问题还影响着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也致使全国各地均还难以实现对革命文化资料的集中出版和建立网络数据库。二是由于国家统编教材的宽泛性使革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难以在课堂内容中呈现。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革命文化的主渠道。然而,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使用国家统编的教材,但是国家统编教材,由于内容和篇幅的限制,对于不同的地区和层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3]。从而使革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可融合到课程教材中的内容并不多。三是由于教师自身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意识和水平不强。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认识和行动。当前由于受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导致教师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普遍存在不主动、不充分、不深入的问题,这不仅影响着他们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和信服度,更使他们对开展革命文化宣传和教育的兴趣和热情普遍不高,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对革命文化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革命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普及面不大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知是行之先导,行是知之旨归。实践教学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之外,激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现实感知,并在现实感知过程中外化成实际行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革命文化具有先进性和地域性特征,也因其取材的便利性、实施的可行性,成为学校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选择之一。但从现有全国各地革命文化在学校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分析,不难发现由于组织办法、管理机制和现实操作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革命文化教育在学校实践教学中无法做到“人人俱到”的问题。总体来看,当前学校开展革命文化实践教学基本仍是融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并主要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然而,这在组织安排上,容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比如就高校而论,由于各地革命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的人员接纳量、组织经费、外出安全等条件无法同时满足庞大的学生数量。为此,学校基本上是采用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的形式进行。即首先由教师联络好革命文化教学基地、做好组织策划,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外出调研的安全系数、学生数量、选取标准和食宿安排等问题。其次再由各个院系、社团组织或相关教学班推选出优秀学生代表,并仅让这部分学生参与革命文化的调研活动。最后对于无法作为代表跟随教师参与调研实践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或在学校周边、或回到自己的家乡自行进行实践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然而,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既无法做到让学生广泛参与到革命文化的实地调研之中,又无法让学生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统一中,切实感知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极易让大部分学生将实践教学当成一种可以随意编造、抄写、糊弄的形式化教学行为,从而背离了革命文化的育人目标,更影响着文化自信教育的实现。

(三)革命文化在环境育人中的灵活度不高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环境育人主要是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而展开,是学校隐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6]。革命文化因其蕴涵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苦干实干和牺牲奉献等健康向上的精神遗产,固然能够成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选择。但从当前全国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分析,革命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仍还主要是采用简单化、程序化的活动方式,普遍无法有效呈现革命文化在校园文化育人实践中的价值魅力,无法达到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形式多样”和“格调高雅”的要求。这类活动譬如是带领部分学生代表参观革命博物馆、革命战争遗址、革命领袖故居;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烈士陵园扫墓;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以及建党周年等纪念日前后组织学生开展“红歌比赛”“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经典影片赏析及征文”等一系列与革命文化主题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形式上单一呆板,在内容上还存在宣传教育程度不足、深度不够的问题。而且在教育成果的检验上也基本上是通过学生的比赛成绩、观后感和读后感等进行评判,而这样的形式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凑热闹、走过场,处处如是、年年如此的感觉。此外,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还基本上无法有效在建筑物、景观、绿化之中科学利用革命文化的育人价值,打造出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育人品牌。

二 革命文化校本建构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革命老区,并作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7]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因此,革命文化校本建构是在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原则下,科学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和增强革命文化育人实效的有益探索,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对革命文化资源具有溯源、寻根和追魂的价值

革命文化校本建构有利于在资源整合中挖掘、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化的育人价值。溯源方可寻根,寻根才能追魂。因此,整合资源是实现革命文化校本化建构的首要前提,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8]。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孕育而生后,就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这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足迹更是遍布全国。但这些革命遗址遗迹由于区域分布广泛且经过战争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破坏,已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由国家进行统一规划、挖掘和保护的可能。此外,即使各地政府对当地的革命文化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但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普遍存在对这些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不够、方法不当的问题,这都严重影响着革命文化继承和弘扬的实效。毋庸置疑,以“小”见“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这一理论视野,推进革命文化的校本构建,正是从细微处着力,力求以各地革命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校本教材为蓝本,在地域性与针对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中,构建起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依据。具体而言,这主要是由于革命文化校本建构的过程,一般是在融合各地革命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发展需要、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生综合素质和成长需求等因素,而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积极挖掘、整理和编修。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在寻求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中,达到溯源、寻根和追魂的目的,更能够在“以小加大”的辩证理论和实践突破中实现革命文化育人价值的时代转化。

(二)对课程体系具有提升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价值

革命文化校本建构有利于在利用地域性特色中增进课程内容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这说明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革命文化先进性、丰富性和地域性特征,将革命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有助于强化课程体系的精神基因、地域元素和文化向度,从而推进课程体系在正能量的指引下同向同行、同心同德地改进。革命文化的校本建构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价值,主要是由于校本建构一般而言是以立足校本、因地制宜和融合创新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最大的特征是以学校的办学定位和革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为基点,再对资源进行科学筛选和有效重组,这不仅能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兴趣需求,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需求的实践中,弥补国家统编教材存在的内容上宽泛性的缺陷,更能够在融合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和就地取材的现场体验中,提升师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从而教育和引领师生在可见可感的切身感受中,更能全方位、多角度和更全面地认知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底色,进而在明确党的初心和使命中,更能全身心、多层次和更深入地汲取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由此既丰富了课程体系的内容,又补充和增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实效。

(三)对校园文化具有丰富内容、活化形式和筑牢精神的价值

革命文化校本建构有利于在融会贯通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呈现内容、活动形式和精神本质。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之外必不可少的内容,具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在育人实践中能够与课程教学互为增补。革命文化的校本建构,因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本质,能够做到将课堂知识与校园活动融会贯通,并以此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内容和实践形式。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在对革命文化进行校本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在改变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实践之中,实现丰富内容、活化形式和筑牢精神的价值。体现为首先是可以在将当地的革命文物申请到校园相关展区进行开放展览的过程中,讲好当地革命故事,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其次是可以在课堂传授当地革命英雄人物事迹、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要义的基础上,适时地在校园的建筑、景观和绿化等物态形式中融入当地革命英烈形象和抗争故事等内容,以此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活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形式。再则是可以利用各地的革命文化资源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革命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等新媒体,以此能够在由点到面的融合发展中,推进革命文化线上与线下、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统一,实现在全网络、全要素和生活化中筑牢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的精神本质。

三 革命文化校本建构的运行实践

新时代促发新实践,新实践要求新思维。面对新时代教育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不但要勇于找缺陷,更要善于“补短板”。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10]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推进革命文化校本构建的运行,可从三个层面着力。

(一)强化资源挖掘,丰富课程教材内容

优秀的教材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前提要求,而革命文化资源的挖掘程度则是决定教材内容丰富与否的先决条件。针对革命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开发上还存在的不科学、不充分和不丰富等问题,提高课程教材编写人员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加强他们对挖掘和保护革命文化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他们编写教材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是切实解决革命文化教育实践收效不佳的逻辑起点。在具体的措施上:第一,要聘请对革命文化研究专家到校开展讲座。要在制定教材编写计划之前,就着手聘请相关专家到校讲授革命文化的开发现状、时代价值和提升空间等内容,以此增强教师尤其是教材编写人员对革命文化,尤其是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的认知度和亲近感。第二,联合各级革命文化研究和管理部门共同挖掘革命文化资源。由于对革命文化挖掘和整理的相关手续、经费、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在编写各地的革命文化教材过程中,必然要融合当地省市各级革命文化研究和管理部门的合作,以此加强对各地革命文化资料的整理,并在协同创新中,共建资源数据库,为扩充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打好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强化人才培养机制

得当的教法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革命文化育人机制改进和创新的重要前提。一是要更加注重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革命文化校本课程主要的功能在于通过讲授各地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提升师生对当地革命文化的认知度和亲近感,以此激发师生兴趣,甚至促发师生在行程较短、交通便利的前提下能够自行组织前往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和考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要切实针对普遍存在的“走过场、看热闹、抄报告”的实践方式,以扩大实践普及面为目的,要求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层次和年级等情况,引导学生分好小组,帮助学生确立出当地革命文化调研的主题,并形成问卷、做好报告。要求授课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注意及时纠错、加强及时引导教育和升华情感认同,从而让学生真正领略当地革命文化的历史和当下,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要更加注重“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1]由此可见,家庭、社会和学校协同共进、同向同行已为时代发展之必然要求。革命文化校本建构除了要求立足地方外,更强调要凸显校本,即要充分以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教学水平、师生素质状况和育人目标等为依托,切实在“三全育人”模式中,增强革命文化的育人实效。具体举措比如可依托旅游管理、环境设计、动漫制作、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等专业,力求在协同创新中打造各地革命文化研学旅游精品、动漫产业和工艺品制造业等等,以此既为当地培育一大批能认知和继承革命文化,又能以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事业追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优化校园环境,打造文化育人品牌

美好的校园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是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校园文化的建设,重在于“以文化人”,其中“化”之关键,不仅在于校园活动的开展和氛围的渲染,还充分体现在教学环境和实践情境润物无声的感化之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12]这说明加强对教学环境和实践情境的建设和管理,在优化校园环境中打造革命文化育人品牌是革命文化校本建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建设中,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学校要充分立足地方,明确区域优势,打好品牌攻坚战。要着力在宏观把握全国革命文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微观着力,切实规划当地革命文化教育的长远大局,积极引导当地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同向同行,积极将挖掘、保护和利用当地的革命文化资源纳入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计划之中。二是要加强设施建设。革命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革命精神,是筑牢理想信念、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以及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 “营养剂”。为此,要深入剖析当地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地域特色,在融先进性与实用性、导向性与适切性、地域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之中,不仅通过在醒目位置建立历史宣传栏、雕像群和浮雕墙等形式,将革命文化的内容渗透在校园建筑、景观和绿化等硬环境上,更要从软环境上着力优化活动内容、情境和氛围,比如可在革命文化校本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打造由师生共同参与、体现各地革命文化故事的舞台剧或者网络微剧,由此在既贴合时代诉求,又利用了各地革命文化资源、还凸显了区域特色,更打造了校园育人品牌。三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当代学生成长于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基本都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他们更乐于在科技创新中接受教育。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教学环境。要以当代学生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为依托,联合地方相关部门,打造VR体验馆、革命文化教育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设施,力求在线上与线下、宏观与微观的融合中,通过图、文、物、声、光、电的并用,激发学生认知、接受和认同革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由此既打造了各地革命文化校本建构的品牌,又能有效实现革命文化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相统一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校本校园文化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