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2018-02-10郑铭,陈历
郑 铭,陈 历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秉持新课程建设理念,在综合改革的整体视野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化设计和管理,将实践教学单列为一门课程,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划出学分,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指导手册,设置课堂指导和课后实践两个部分,注重教学组织精细化,保证课程规范开展。思政教育以生活化的德性培育为主线,将课堂教学和主题实践相结合,志愿服务和价值观培育相结合,协同育人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 ,通过构建生活化实践教学“课程链”“生活域”和“新平台”,以课堂提升加强认知认同,以实践培育加强情感共鸣,以志愿践行完善价值认同,延伸教育空间,回应学生成长需求,在丰富的研学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
一 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
(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链”
构建生活化实践教学“课程链”,融通理论知识和生活世界,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把课堂上的道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感知相连接,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社会实践中、社会热点思考中的问题困惑,通过课程化的集中讲解、分组实践探究,以逐步达到“解惑释疑”“实践育人”的价值目标。比如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延伸开展“改革开放与你的人生半径”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命题,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理性认同。
(二)延伸日常教育,构建生活化实践教学“生活域”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然格局中两项缺一不可的内容[1]。参与校园临近社区的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社区进行文化营造,是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让大学生着眼于校园和所在城市发展现状,带着问题“访、思、研、行”。大学生通过走入学区、社区实地调研第一手材料,提升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和理解力,将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相结合,在公益服务的身体力行中内化责任感。拍摄制作以爱国情感、青春梦想、宿舍矛盾、校园文明、优良学风等校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微视频,进行朋辈教育营造。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思政教育应将“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
(三)创设多元渠道,构建生活化实践教学“新平台”
创建理论读书社团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等学生团队,注重顶层设计、实行过程监督,改进考核考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社团建设和实践中活动的主导作用。立足校园周边学区、城市社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需求,通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与地方教育、企事业单位、社区积极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搭建实践教学网络微平台,加强互动内容的深度供给,强化师生课下互动交流,通过微视频、微音乐、微问答等形式拓展微互动的新兴载体,将学生生活化的实践反思和实践成果及时通过微信、微博发布,用积极的思想、榜样的魅力和典型的事例影响感染学生。树立精品意识,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通过实践活动品牌化,建立良性运行的长效教学平台机制。
二 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教学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3]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熟知精思、引领行动的原则,引导学生从认知到情感,从思想到行动,逐步积累深化。这样的转变需要逻辑力量和情感力量交集、交融,把握思想脉络,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的生成。将知识体系和生活世界相融通,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同时,以尊重学生生命和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为基点突出“生活化”的实践转化机制。加强主客体间的多维互动,以志愿服务这一生活化的载体落实价值引领,促进实践中的反思,习得理性能力,服务社会,自觉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
(一)以融入志愿服务的载体创新推进教学改革
黑格尔曾以“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来说明哲学理论的复杂与繁琐,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青年时期并不适合学习深奥的哲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抽象性使青年人在反思领域缺乏优势,试图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就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在讲好讲透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贴近生活,用鲜活的载体承接伟大丰富的内涵。
习近平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4]面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育的新期待,内化精神追求,外化自觉行动,需要创新教育形式,以增强青年大学生本领意识为突破点,提升教育实效性。志愿服务作为有效载体,为理论与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避免了实践教学娱乐化和短期课堂效应等问题,使理论更加鲜活有力。[5]
(二)以增强教学实效的思维创新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下,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西方教育理论中出现“教学是艺术,教学也是科学”的新观念并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有效教学”的思考也相继提出。“有效教学”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它将教学的关注点不仅放在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知识构架,更延伸至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新时代教师要树立新思维,这在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推动教学思维变革时不要被固有的知识、己有的经验和探究的压力封闭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的‘安检站’、要办好价值认同的‘通行证’。”[6]在时代语境下,思政课要更新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活动载体、改进考核方式,夯实实践教学活动,防止教育活动的形式化、表面化。
(三)以引导价值认同的互动创新推进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是网络时代“手机控”常态化背景下,提升学生抬头率,增强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要想真正达成,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堂指导中,应点燃参与式与讨论式教学的火种,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通过思想碰撞加速学生对特定议题的感性认识,强化正向认同。在课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增强活动的时代感和创新力,消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注重活动总结反思,引导学生不被纷繁杂乱的虚假信息所扰。加强网络世界的微互动,有效利用互联网构建相互通融的思想教育氛围。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环境中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吸附和引领作用,在“大思政”理念下提升协同质量,构建教师、学生、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促进价值生成。
三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着力点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7]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支撑,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教育教学目标同党和国家的发展必然紧密融合。聚焦现实问题,与时代同频共振,这是思政理论课程应有的目标高度和思政课教师应有的政治站位。
在现代教育中,智育是指好奇心以及理想思考力的发展,而不是纯粹知识的被动接受;德育是指精神追求的发展,而并不是死板地灌输道德规范;美育是指灵魂与生命力的领悟,而不是艺术技巧的灌输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对“95后”“00后”青年大学生的特殊性,为了教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顺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育要求,近年来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发重视,教学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把握理论系统性、思辨性、哲学性和现实性等特点,明确思政理论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改进中加强。课改要延伸理论课堂内容,满足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认识自我发展的要求和教学有效性出发,顺应互联网时代网络语境,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新时代发展同向的个人理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工作创新中领会精神实质,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避免“知性主义”的倾向而使思想教育偏离教育目标,同时避免实践教学的“娱乐化、形式化和表面化”,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8]。
(一)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实践新形态”,推进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属人”的,一个人要确立某种价值观需要生活场域为基础,因此从本质上看,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世界是紧密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在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中,凝练而成,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价值追求。它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世界,是人民对于内在追求和精神理念的生动表达。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时代境遇下的广大青年赋予了重托和新的要求,推动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有着重大意义[10]。
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是积极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导致人内部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能引起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改变。在实践中提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将理想信念和价值要素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需要一个有效的中间环节。“生活化”的培育也是个动态的过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的互构,通过构建教师、学生、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着力青年本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为青年的共识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生活价值理想,并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11]。而志愿服务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喜爱也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较好的实现思政课程“主渠道”和学生日常生活“主阵地”的无缝衔接,有覆盖面广、经费投入少的天然优势。同时,通过引领大学生走进城市、乡村、革命老区,融入社会生活场域,在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之责”内化于心。
随着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到来,新时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自我意识强但自我教育和自律意识明显不足,部分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被弱化,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存在理性缺位的情况。多数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处在浅层认知,易受感性情绪的影响对事物背后的发生缘由、作用机理缺乏深层认知的情况下进行简单定性。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体系里提出人类理性的两个方面,即工具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并指出社会行为“仅仅以一种方式或者另一种方式为取向,是极为罕见的。”[12]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上强调育人性。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生活化”课堂构建中,要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同整合作为中心环节,不单着力于知识体系和生活世界的融通,更要着力于价值引导;不仅注重思维层面的目的导向,更需关注教育客体的价值理性行为。以志愿服务创新教学形式,构建“教师主导、朋辈互助、知行合一”的教育新机制[13]。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年大学生走进社区、寻访乡村,服务践行,寻找到志愿精神的理念承载和文化土壤。还可将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相融合,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志愿服务,在深入服务践行中深入了解,完善数据,提升调研成果可参考性和志愿服务针对性。同时引导学生站在本专业的角度反思理论,挖掘专业领域的德育资源,更全面、真实了解相关理论的发展背景与历程。在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文化创建中激发学生去感知、发掘和创想。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志愿精神,为青年大学生的个人志愿行动找寻精神支点和思想源泉[14]。引导大学生在亲历服务践行中,锻炼脚踏实地的品格,关注国家发展大势、读懂历史脉络、看清未来方向,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大学生志愿行动走上理性、成熟发展道路,自觉树立与时代同向的理想信念。
(二)培育“互动陶养”的教学思维和互动关系,拓展教师工作的意义空间
当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时代,固步自封难以获得发展,墨守成规难以激发创新,因循守旧难以活跃思维。“互动陶养”的教学思维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师基于生活化教学情境与现实生活的相互交往、良性对接与有机融合中实现师师和师生间知识建构、生命尊重、境界提升的一种教学思维,强调互动中的陶冶培养[14]。在未来的“人机共教”的新时代,教师想要不被机器所替代,需要更多的思考教育以及教师的本质和特性,增加教育过程的情感力和互动性。教师的工作和机器人相比,往往是非预设、非线性的,面对偶发事件和活生生的教育个体,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主动编织线上线下的互动“网络”,从漫灌到滴灌,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情感上引导学生充分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
1.“互动陶养”教学思维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强调多元互动,在知识建构、演进逻辑、具体实践及意义生成等各环节呈现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具有动态生成性。“互动陶养”的教学思维以师生的积极参与为基本要求,以情感渗透为互动根基,立足于具体的、真实的、鲜活的教学实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建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使教学目标在知识体系共建中、师生开放互动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动态生成,提高思想境界,也使师生双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推进师生良性互动是推进“互动陶养”的教学思维的关键点和落脚点,是教师保持工作热情,提升职业获得感的主要动力之一。
2.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集体教研、网络微平台的多元互动超越师生一元被动。 加强以主题实践为重点校园空间互动、以暑期调研为抓手的社会空间协同互动和网络微平台新媒体互动,建立高效能的多元协同互动。互动中我们发现,不单学生有困惑,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也会有困惑,而且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间的互动非常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集体备课,通过“强组织、突重点、共分享”,以常态化的集体教研推进教学内容的深度供给和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力。坚持“教学立问题、科研促教学、成果进课堂”的思路,加强教学科研的互动探讨,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互动,使得互动效应得到最大发挥[15]。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不同表现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耐心对待和真心反思,尊重个体差异性,准确捕捉问题,巧妙点拨,积极回应学生的不同想法,对课程资源进行梳理、提炼,使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真正成为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生动课堂。
3.以师生、师师、与社会群体的多元合作超越师生一元结构。新时期根据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教师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性,激发其创造力,成为与学生共同构建问题、分享学习主题、创设教学情境的合作者、探究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充满尊重、相对开放、富有生活化的对话与合作中互助陶养。思想政治课要用好主渠道,其他课程要守好责任田,通过教学研讨、科研经验交流和其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加强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协同效应,搭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与理论研究者、社会群体之间交流与实现合作的良好平台,让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大学生和社会群体成为生活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合作构建者。
(三)强化实践课程情与义、情与理的交融,加强实践教学的艺术塑造
教学艺术塑造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是对真实具体而又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境准确判断与有效把握,是对个性化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技能的完善融合,是对独特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的全景展示与有力彰显。在2017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调研中,部分教师仍存在“读讲稿”和“念PPT”的现象,语气语调平铺直叙,在实践指导中也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有效教育引导。从思政课程的育人性出发,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在教学实践中,用充沛的教学热情、有效的话语转换,在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对教学进行精心雕琢,不断锤炼富有想象、创意、内涵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堂,将“抽象的原理”变为“生动的道理”,将“他人的事”变为“自己的事”。
1.艺术性的课程导入。实践教学要避免活动化、流程化,实践主题价值和实践背景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导入形式要富有新意、情趣,并为实践主题构建背景。背景可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是火热的现实生活。将社会热点、大学生思想意识盲点结合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导入,通过故事情景创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艺术作品直观演示等方法增加吸引力,抓住学生的困惑点,活跃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具有内涵性与艺术性的课堂导入,是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力的重要表现。
2.时代化的教学语言。教学话语要接“地气”,注重生动性,体现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的同时,不断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创新话语表达,用“大众话语”“时代话语”和“生活话语”开展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抑扬顿挫、缓急有度、高低适宜,在网上教学互动时可适度恰当的使用“网络语言”,积极塑造符合新时代的语言风格。
3.灵活多样的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立足课程的实践性和过程性,教育应灵活多样。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年级的青年大学生,鼓励采用阶段性考核和多样化考核相结合的方式[16]。比如中文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诗词创作、串讲公益故事的方式进行考核,艺术类学生可以通过文艺作品创作进行考核,也鼓励学生跨专业组建团队,以实践平台延伸公益创业,以竞赛的方式转化实践成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获得感。
4.引人深思的教学结尾。教学结尾讲究内涵、富有逻辑、引人深思。教师要精心设计结束环节,创造丰富多彩、和谐共进的教学情境,使课堂知识和实践收获结构化、条理化、清晰化,结尾方式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生活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在学习生活中展开,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人一生的生活中展开。教师通过的梳理,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和价值判断进行多维度的深入感知,探寻生活的方向和道路,逐步将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人格理想、价值追求和内心信念,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创造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