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代背景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救亡研究
2018-02-10杜慧
杜 慧
(广元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广元 628000)
引言:
文字的力量十分强大,文字既可以做到表达情感,又能够做到批判现实。历史上常常有文学志士利用文字来煽动民众情绪,将现有的国家问题用文字放大,直至在一定区域内造成影响。这些站在一定高度俯瞰整个国家状态的人实际上并不一定是文人墨客,但他们明白文字的力量,也懂得运用文字的力量。就如同古代人会利用诗文来传达内心思想一般,近现代的革命家、文学家也同样会利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现状的情感。情感分为多种,但几乎所有的情感处在对立面中,或理解、或批判;或反思、或抨击。这些都能够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得到对照验证。而深思可知,在这些情感中,批判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比较常见的情感输出题材。故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分析,文章将以时代背景作为前提,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批评救亡现象进行研究。
一、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批评救亡情结的输出形式
1、以改良社会为核心
在近现代历史中,“西学”属于斗争中的重点。而“西学”具有两方面行进方向,一方面为广义学习和吸收西方的文化基础以及价值观。另一方面则为审视自身社会存在的问题,例如社会、运行制度和管理模式等等。而晚清时间段内的中国刚好处在斗争的重要节点中,国家名存实亡,自身的文化已经完全成为了腐朽的、不堪一击的文化。而一些革命者、文学家便怀揣着对家国的惋惜和愤恨、不解之情,将自己在情感上的波动和体会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呈现。这种偏文学化的表达方式仅为小部分,而大多数的以文字作为工具的人,其中心思想实际上是进行强效批判。他们渴望着改良社会,但个人的力量毕竟十分有限,因此他们便会利用文字来煽动他人的情绪,进而吸引更多拥有相同想法的人加入到改良社会的队伍中。这种活动程序就是在各个改革发生前都会经历的过程,在革命者的眼中,文字是一种工具,是武器也是绳索。他们可以利用文字来批判社会,用文字来吸引同道中人或宣传和动员一些尚未加入到改革队伍中的人。调查历史资料可发现,梁启超就曾经利用文字来强烈的表达对于社会改良的看法,即《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他使用了极简的文字,但却字字带有力量,字字都能够对那一时代背景中的社会进行强烈批判。这种批判带有着颠覆的意味,但却并未显现出放弃的字眼。也就是说,梁启超利用文字来煽动读者的情绪,其根本目的为令更多的人了解改良社会的迫切性,而并非放弃这个社会。文字成为了他的政治武器,成为了他表明自己革命思想的外在显现成分,因此这种以改良社会为核心的内容,就是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批评救亡情节的一种输出形式。
2、以文学革命为核心
近现代背景中,革命家们认为若要改革,那么旧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内容都应该被更替和改革。而文学形式与以往的科考相关,故其必然也代表着落后的思想。故五四运动爆发后,对文学体制进行改革便成为了主要的活动方向。且对于革命家而言,文字是实现批判和宣告的重要工具,但文学形式并非如此。人们逐渐意识到号召只不过属于初期阶段的准备工作,若要真正完成对改革的贯彻,那么改良文学体制,令整个中国的文学素材和输出形式都能够以新状态呈现时,中国的文学界才能够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中,而不是持续围绕在落后腐朽的环境中,与旧社会一同苟延残喘。因此革命家们便认为更替就是对民族的改良,改变所有现有物质的本来面貌,就是推进革命的重要举措。
陈独秀先生以及鲁迅先生都曾意识到文字与启蒙事业的关联关系,都认同文字可以带动青年人思想的实际价值。陈独秀先生曾经提到,文学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精神密切相关,因此要革新政治,就必须要对文字进行革新,更新国家以及人民的政治思想精神内涵。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主动利用自己的文字和多篇小说对现实社会加以抨击。当人们阅读其小说时,只一瞬间便能够明确旧社会中中国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也可能就代表着一种无法揭开的伤疤,国人不愿看,也无人可行动。这种直接投影的方式也正是对国家进行批评,以达到救亡目的的过程。因此在五四运动时间阶段中,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救亡也会体现在文学革命的过程中。
3、革命对立中产生的文学救亡情结
虽然当前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中,但将视线回归到以往可以发现,中国在革命阶段,内部始终都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我们已知的革命内斗。之所以会产生内斗,实际上就是因为双方在观念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方认为应该持续进行争斗,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而另一方则认为可以保留所谓的双赢局面。因此在不同观念的对抗下,双方所持有的文学战线便也呈现出了对冲局面。九一八事变后期,抗日战争正式进入直接对抗的局面,而当时的文坛中文学作品的内涵也基本分为了两种。其中一种为八一宣言以及抗日宣言,而另一种则为国防文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在迫切之时,国家的斗争状态便越可能会体现在文坛之上。共产党方面重在坚持和传播斗争思想,且形式多以大众文学为主。但国民党则坚持以防守思想为准,这种一攻一守的局面便形成了长期的斗争局面。危亡局势下,几乎所有的文学家和革命家均加入到了文学讨论中,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和文字来证明己方观点正确。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拿起笔杆的人会逃避这场必然的对立决斗,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对立的状态中,文学家以及政坛人员对于国家救亡精神的体会便抒发到了极致。而实际上这种斗争也的确起到了促进和激发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意识到斗争的重要性,乃至当前,我国保存了大量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
二、基于时代背景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救亡表现形式
1、均在时代“胁迫”下得以成型
事实上,利用文字对社会进行批评本身就属于一种透明性极高的行为。也就是说,一旦发表言论,对某个政党或社会现象进行批评,那么这个人便会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是被人以尊敬的眼光注视,亦或是用批判和斗争的眼光注视,发起者都失去了回到平静的机会。这无疑是一种宿命,是每个斗争时代和革命时代中表达者的宿命。并且,输出文学作品需要经过“取材”的过程,而之所以话语发起者脑中能够拥有批判相关的思想,则也是因为时代所致。我们可以进行思考,为何这种批评救亡的文学改革形式在中国古代未能大规模实现,在当前的现代化也未能实现,根本原因就是革命时代中,中国处在了一个没有退路,也没有清晰的前进方向的阶段中。每个人都清楚无法保存现状,但人们也不明白要去往何处。因此批判家们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境,他们会对内部的腐朽进行批判,对外部的侵略行为加以批判,也对不正确的革命方向进行批判。总之,所有的批判行为都是在那一时代中才能产生的情绪,因此批评救亡必须要建立在时代特征加以胁迫的基础上,这样才具有必然性。
2、批评始于“情感”,流于动荡
在革命时代背景中,政治家和文学家们进行批判,其最初的目标就是为了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加以抒发。同时在抒发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有相同想法的伙伴,也就是同他们一样拥有炙热爱国情怀的伙伴。因此他们既是时代的批评者,也是政治的引导者和推进者,他们的政治抱负在情感中成型和发展,在越来越浓烈的责任感中不断扩大。而文学就是他们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加以宏观输出的工具。批评的方向也并非一成不变,有许多文学家在不断批判的过程中对政治产生了自己的看法,而后便成为了一个借助于文字输出革命情感的潜在革命家。鲁迅先生便是如此,在当代,我们称其为革命家、文学家,但在先生的一生中,实现伟大的革命事业并不是其唯一的目标,他只是在履行自己所背负的历史使命、救亡使命。
三、基于时代背景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救亡作用简述
首先,救亡行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在历史推演中成型和发展,是整个时代发展进程的清晰投影。但实际上利用文学进行批评救亡,也能够推进文学形式进入到下一发展阶段中。批评文化的产生就是推进文学素材更新的最好表现,因为人们需要利用文学这一工具,故文学必须要变得更加“锋利”,才能刺破需要批判和改革的现状。
其次,批评文学是那一时代中最高效的宣传手段。革命时代中,人们传播信息的途径相对受限,但越是受限,固有渠道中产出的信息便更加可信,更具有煽动性作用。这一点从梁启超先生所创立的批评文学伊始,直至陈独秀先生将批评文学作为改革的核心工具,几乎每个变革节点中都能够验证批评文学的宣传作用。
结语:
综上,文章以时代背景作为研究前提,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批评救亡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历史具有自己的气度,其能够承载辉煌,也可包容污秽。但历史也不会长期处在固态状态中,故批评文学就是一种推动性力量,其对于时代推演的正面推进作用绝对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