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与数学学习困难的关联性研究
2018-02-10唐刚
唐 刚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当前在各个教育层级中,都会产生一些学习困难的现象。尤其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若要在课堂中即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往往都需要格外集中精力,并不间断调动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如此才能保证自己在课堂中能够听懂并学会。在听懂和学会的进程中,学生们往往都需要调动大量的自主意识,例如调动记忆,提升自身专注力等。而学困生就在这种主观性调动行为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或许是无法记忆,或许是因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不存在与数学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底蕴等。但无论如何,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会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故本文针对工作记忆和学习困难这两点进行研究,从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该研究方向明显具有切实的研究价值。
一、工作记忆以及学习困难的概念阐述
1、工作记忆的概念阐述
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脑内加工行为,即当人们在接触到自身从前并不熟悉的信息时,会将这类信息先放置在脑中,再通过自身的判断选择是否将其转变为长期记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在脑中分类出一个临时的信息存放点,而该存放点就是工作记忆的主要作用点。近年间,教育界对工作记忆这一角度的研究极为密切,但最主要的研究逻辑则为1974年,由Baddeley提出的多成分研究逻辑。这一逻辑的研究方向分为三点,其一是记忆的视觉反馈,其二是记忆的语音反馈,其三则是记忆的中央执行。这三点可以充分研究学生工作记忆的主要特征,故本文将选择这三点研究方向作为研究双方关联性的主要方向。
2、学习困难的概念阐述以及形成规律
学习困难与学生的成绩并不相关,并不是说学生在某一科目中的成绩较低即说明该学生具有学习困难特征。学习困难多指学习方法上的困难点,也就是说当某一个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记忆方式时,我们才能称这名学生具有学习困难症。学习困难症具有一定的恶化形式,即当学生在某一学科处于学习困难地位时,如若学生未能及时对这种现象加以干预,那么学生的学困现象便也会蔓延至其他科目中,直至令学生错过培养正确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学习困难在初期以学生认知与教师所讲无法对等作为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长时间围绕在这种状态中,那么学生个人就必然会形成学习困难现状。同时一些外部的干扰因素也会触发学困现象的产生,例如教师教法存在误差、教师态度过于强硬以及教师体罚学生等。
二、以数学学科为主,分析工作记忆与数学学习困难的关联性
1、以记忆容量作为研究核心
上文中提到过,当学生接触新信息时,其便会将一些短期内需要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存放在短期空间内。而学生脑中的这一短期空间能够承担的信息量数,就是学生的记忆容量。从理论上看,如若学生在参与新课授课的进程中,其脑中能够接收和短期存储的信息量数极为有限时,那么其所能够学到的知识量便也会十分有限。数学学习进程中,教师所提供的知识点之间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若学生因记忆容量的因素而未能完整的学习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时,这种断裂的记忆形式就会影响其参与其他要点的学习。而当学生脑中所面临的知识点空缺现象越来越多时,学生脑中的信息存放量数便会因注意力的持续分散而只减不增,继而形成学习困难现象。故我们可以肯定,当学生脑中记忆容量有限,其教师以及学生自身都未能及时扩充时,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知识点关联特征便会受到影响,继而令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现状。且在数学科目中,所有的知识点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难度,因此如若校方未能及时对扩充学生记忆量,数学学困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习惯,令学生无法正常升学和深入学习该科目。
2、以语音环路作为研究核心
语音环路指的是人们脑中对于知识点的语音反馈,在数学领域中,常存在一些需要以默念形式出现的心算和计算行为。而实现这种脑内活动往往就需要学生调动自身的语音环路功能。而对一些在数学科目上存在学习困难现象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学困生都在语音环路层面上存在一定应用困难状态。语音环路之所以重要,是因其具有将短期记忆过渡到长期记忆空间的转换功能。故即使一些学生能够在短期内扩充自己的记忆容量,只要其语音环路出现应用障碍,其便无法将记忆加以调取,也就无法形成高级记忆模式。语音环路出现应用障碍的外部表现可以用实例解释,例如当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进程中,学生无法理解应用题背后的出题意图,以及学生无法在通常时间下完成记忆工作时,即可说明学生的语音环路出现了一定问题。因此从上述语音环路的干预形态来看,如若学生产生这方面的应用障碍,其学习行为便会停留在短期层面上,所学知识仅能在课堂中记忆和应用,也会导致学困生的成型。
3、以视觉角度作为研究核心
视觉角度多指视觉空间信息,例如学生对于三视图的理解能力等。当学生的视觉空间理解能力出现问题时,学生就会无法理解几何类问题。虽然视觉空间功能对学生学习数学所造成的影响范围不大,但几何类数学知识对学生数学知识整体性的学习目标必然会造成一定损伤。因此教师必须要使用一些干预手段来减少这类现象的产生。一般而言,数学学困生的视觉空间困难现象可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影响学生工作记忆能力。该点一般在学生的小学阶段比较明显,且当其出现问题时,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受到直接性的影响。其二则为影响空间信息的编码转换。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处理一些比较困难的知识。而当学生难以在视觉理解的前提下将其转变为脑中知识时,就说明学生的视觉空间信息加工能力进入到了困难阶段。如若学生难以理解和转化,其就必然会形成学困现象,无法理解与空间信息相关的知识点。
4、以中央执行作为研究核心
中央执行可以说是学困生判断的核心内容。当学生出现学困生现象时,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可以直接观察学生的中央执行能力。中央执行功能的功能作用点分为三种,其一为抑制。重点在于抑制无效信息。在学生学习的进程中,其并不能保证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具有切实作用。因此学生必须要具有随时更替信息的能力,如此才不会令自身的信息变得混杂。其二为转换,即学生需要具有能够转换信息形式的能力。其三则为刷新,刷新即要求学生具有更替信息和辨别信息的能力。而当学生这三方面能力出现应用问题时,学生就会成为无法辨别信息和将所得信息有效化的学困生。
三、基于关联性论述改良学困现状的干预策略
1、增强学生工作记忆容量
增强学生工作记忆容量仅能使用过渡形式,即将课堂中应讲的信息加以分层化和碎片化处理。前提是教师必须要了解本班学生的综合能力。当教师明确班级内学生的整体能力时,就可以先按照学生能够接受的限度进行信息输送,直至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将这些信息加以消化。而后教师便可以不断增加信息输送的量数,以递进形态引导学生转变脑内记忆容量,进而提升学生工作记忆的短期能力。
2、削弱无关信息出现频率
教师应该在编订教学信息时,尽可能将一些铺垫类的信息加以精简,务必要减少学生接触到无用信息的概率。也可以教会学生辨别无效信息的方法,令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锻炼脑中筛选和删除无效信息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便不会在复习期间出现脑中负荷过多等现象。削弱无关信息出现频率时,教师除了可以从教学编制的角度入手外,也可以使用直接干预的形式。先观察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一旦发现学生负荷过多则可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便能减轻学生的脑中负荷,令学生时刻处在相对轻松的大脑活动状态中。
3、应用多媒体充实课堂教学体系
根据学生视觉空间信息能力不足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3D版本的三视图,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立体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编订一种特殊的观看顺序,例如三维图像将以顺时针的形式不断旋转,这样一来,便可以以简单手法锻炼学生的脑内空间成像能力。而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仅为学生展示偏片面的内容,由学生在脑中自行填补图像信息。
四、结语
综上,文章以分析工作记忆和数学学习困难的关系作为核心点,对其具体的关联关系和影响状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数学是基础学科中极为重要的类别,希望各个数学教学人员在阅读本文后,可以获取到一些切实可用的学困生教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