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PICC置管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护理体会分析
2018-02-10朱珺秦毅
朱珺,秦毅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二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给予患者进行放化疗、免疫抑制等处理,将异常免疫、造血系统进行清除后,经过静脉向患者体内输注造血干细胞的方式,以达到促进造血系统、免疫重建的一种治疗方法[1]。本研究主要针对双腔PICC置管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从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0例。其中,急性重症再生障碍性白血病13例、急性单核性白血病18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9岁-54岁,平均年龄(36.5±17.5)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9岁-55岁,平均年龄(37.0±18.0)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单腔PICC置管进行治疗,于患者腋窝以上部位进行探查,对于可以置管的静脉进行标记,使用皮尺对导管置入长度进行测量后将导管修剪合适,对患者穿刺部位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后在B超的引导下行穿刺并置入导管,确认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后采用思乐扣进行固定并包扎。
1.2.2 观察组 实施双腔PICC置管进行治疗,指导患者仰卧于病床,对其臀围、置管长度进行测量后,在超声探头下对静脉穿刺点进行标注,并对静脉向穿刺点与胸锁关节肋骨距离进行测定。将患者头部抬高30°左右,行常规消毒、铺巾后实施静脉穿刺,回血后将导丝送至静脉约10 cm处,将穿刺针退出并应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置入扩皮器、PICC管、撤出导丝,将Power、送至预设长度,后将PICC导管置入血管内,将肝素帽连接并封管、固定、包扎并进行相应护理。(1)白血病疗程长、致死率高,患者在治疗期间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折磨容易出现厌世、抑郁等情绪,对于治疗和康复抱有严重的消极态度,使得治疗依从性不佳,在护理期间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多给予患者鼓励、告知患者目前病情好转情况,为其康复树立信心,并通过成功案例来对其进行鼓励,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2)为患者讲解白血病发病机制,告知其白血病是可治愈的疾病,并为其讲解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让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3)做好静脉炎护理措施,通常置管1周后容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因此在护理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穿刺部位附近皮肤,出现红、热、痛、肿等情况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4)定期冲洗以及更换输注管道、预防环氧孢素管道发生堵塞并随时观察液体滴速情况,防止血栓性堵塞等现象的发生。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导管流速、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与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导管流速、导管留置时间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导管流速分别为(533.17±0.11)mL/h、(558.42±1.27)ml/L,组间比较t=5.275,P=0.000;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8.47±0.37)d、(167.45±0.45)d,组间比较t=4.537,P=0.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导管流速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不同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导管堵塞5例、导管脱落3例、出血4例、静脉炎3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15/4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导管堵塞1例、导管脱落0例、出血1例、静脉炎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χ2=25.806,P=0.000;组间比较结果P<0.05。
3 讨论
PICC置管是对外周手臂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直接置于心脏静脉,从而避免化疗药物直接接触手臂静脉,药物对血管产生刺激,临床中又将其称之为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该技术具有疼痛轻、创伤小、出血少以及高流速等优点,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以往临床中主要采用单腔PICC置管治疗,但由于单腔PICC只有一个管腔,不能够满足异基因抑制同时需要两条静脉通路的输注需求,因此,该方法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中适用性更高[3]。
孙春红等[4]在研究中对单腔PICC、双腔PICC及CV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与锁骨下CVC、单腔PICC相比两种方式比较,双腔PICC置管能够满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同时输注两路液体的需求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闻智等[5]在研究中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护理进行了分析,发现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环境、饮食、药物、感染、出血等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对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实施双腔PICC置管及护理后,有效提高了导管流速、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临床输液量大,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双腔PICC置管治疗能够有效确保大剂量化疗输注从另一管腔完成,且其流速可达550 mL/h,能够有效满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求;通过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白血病相关的健康宣讲以及导管、静脉炎等护理,有效预防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双腔PICC置管方便、保留时间长,将其应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