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8-02-10王梦圆
王梦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冠心病一直以来是老年群体的高发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冠心病的医学水平逐渐提高,患者死亡率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然而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病情好转恢复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和并发症风险,康复期坚持使用药物治疗对控制病情复发和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的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好转出院的1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分析临床资料,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范围50岁-82岁,平均(67.5±6.5)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范围51岁-81岁,平均(68.2±6.5)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比较。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与;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并支持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出院前收集患者住址和联系方式等资料,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不予以任何护理干预,6个月后召回患者,再次调查服药依从性。
1.2.2 观察组 出院前同对照组一样收集相关资料,并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出院后安排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组织评选组内成员,资深医师为副组长,所有成员共同商讨制订延续性护理流程和具体内容,对全体成员加以护理培训。(2)完善患者信息档案。由专人负责建立详细的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档案,包括病情评估、治疗史、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和行为习惯、家庭现状、患者需求、护理期待等内容,作为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基本依据。(3)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信息资料,选择最合适的干预方式,与患者约定回访方式和时间,如定期每周1次电话随访,每月1次-2次入户回访,不定期办公室访视等,可根据患者需求调整回访次数和时间[1]。延续性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指导和教育,讲解病情自我监测方法、症状观察和急救措施,告知患者康复期用药的目的和意义,引起重视,同时指导患者饮食方式、运动锻炼和情绪控制等。(4)其他注意事项。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根据患者接受程度和病情需要加以调整;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心理活动,及时缓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康复需求,增强信赖感,促进护患关系;及时纠正患者对康复行为的不正确理解,避免患者服药过量、漏服、拒服等。
1.3 评价指标 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自行设计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统计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的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数。服药依从率为完全依从患者和部分依从患者总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60.38%(32/53),对照组为62.26%(33/53)。干预后观察组53例患者中服药完全依从41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3例,服药依从率为94.34%(50/53);对照组完全依从25例,部分依从6例,不依从22例,服药依从率为58.49%(31/53)。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服药依从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35.656,P=0.000)。
3 讨论
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经受了长期的病痛折磨,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对长期服药治疗可能产生不耐烦心理,以及老年患者的固有认知和错误认知,通常会造成服药过量、漏服或错服药物,进而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2]。仅靠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指导,难以保障患出院后严格遵医嘱坚持服药。延续性护理干预即针对好转出院的康复期患者进行跟踪护理,定期或不定期随访患者治疗情况,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行为指导等,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在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康复期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同时效果优于不加干预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进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坚持药物治疗,有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