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及实践

2018-02-10◆范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张骞西域目标

◆范 军

(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学校)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作为当今初中教育中应用非常广泛,这是因为初中学生的年龄通常在12~17岁之间,也就是少年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并且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可以给学生下发一些课堂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小学合作学习就是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小组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问题的结果和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吸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历史思维,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学习方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合理性。由于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开放教学方法,这就需要保证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学生组队的合理性,否则教学效率不升反降;第二,有效性。课程安排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必须要保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也就是小组任务或问题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最终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第三,学生分组必须要保证各个小组成员的均衡性,除了要保障每个小组都存在成绩优异和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同时也要让每个学生负责相关任务环节,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可做。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与探究

下文主要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作为教学案例,并融合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掌握知识要点,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笔者将本课内容划分为三个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主要是认识到张骞抑制坚韧、顽强、不放弃的精神;能力目标为标出丝绸之路基本方向和路线,会描绘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知识目标为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西汉对西域管理的基本史实。本文的重点内容为“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难点为“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小学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

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保持每个小组综合能力的均衡。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丝绸之路》,学生欣赏丝绸之路的古迹图片、感受丝绸之路的特有魅力。之后对学生小组进行引导,并提出相关问题:

问题一:“西域的地理概念?”

问题二:“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结果。”

问题三:“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路线、作用。”

问题四:“找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

之所以提出这么多问题,主要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合作学习才更加饱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加深入。待到探究完毕之后,每组学生将所获得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实现知识共享,同时也能够找出其中的错误。

之后,再次进入到课堂引导模式,笔者先出示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找出西域的地理位置,从而引出西域的地理概念;展现汉武帝《招贤令》的内容,引出出使西域的目的;出示《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内容,并指出获取了哪些信息。完毕后,再给予学生小组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思考与交流,问题为“张骞出使西域遇到了哪些困难?张骞的哪些精神值得的我们学习。”

出示《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让学生对两个图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结合课本内容阐述西域都护具有哪些智能,设置都护的意义;出示《班超经营西域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有效信息。

将教学内容转移到“丝绸之路”,出示《汉代陆路丝绸之路》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让学生标注出丝绸之路路线,并复述。之后,教师引导出“丝绸之路”的名称由来;播放“海上丝绸之路”视频,让学生明白丝绸之路的是双向的,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渠道;展示《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等图片,让学生欣赏丝绸之路的沿途风光,最后进入到各抒己见的环节,完成本课教学。

三、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探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需要直接给出的学习结果,而是通过引导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由来,这样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深度。

[1]陈昌白.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J].求知导刊,2015,(23):67-68.

猜你喜欢

张骞西域目标
张骞探西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西游新记7
班超出使西域
张骞后裔在河南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