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参与和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8-02-10周金燕冯思澈
◆周金燕 冯思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本文将报告儿童参与和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儿童的大五人格发展、自尊、 控制点、意志力和社会互赖倾向。
大五人格是指20世纪80年代人格心理学家综合的一种人格结构模型,包括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五大人格特质。其中,宜人性人格的内涵包含信任、直率、利他、温顺、谦虚、慈悲等特质;外向性人格的内涵包含热情、合群、果断、活跃、寻求刺激、积极情绪等特质;开放性人格的内涵包括想象力、审美、情感丰富、尝新、好奇、不断检验旧观念等特质;尽责性人格的内涵包括自信、秩序、责任感、为成果努力、自律、慎重;情绪稳定性是指个体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敏感害羞、冲动、脆弱等的反向特质。很多研究发现,这五项人格特质对预测人们未来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与IQ相比,尽责性人格的预测力虽然仅有IQ预测力的一半,但影响力比IQ更为持久,并可以预测多种职业类型。
自尊是指个人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价。研究发现,自尊水平是预测个人未来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变量,这可能是因为高自尊水平的人更期望从事有声望的职业,并更愿意坚持完成艰难的任务。如Drago指出:“能力和努力是互补的,当一个人对其能力不确定的时候,努力的程度就会下降;较高的自尊会带来更多的努力从而影响收入。”
控制点是指个人对其生活决定因素的一种看法,是外在因素决定还是自己行为决定。内控特点的人相信生活在其掌控之内;而外控特点的人相信是运气、命运主宰了他们的生活。由于内控者和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因此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而外控者由于看不到自己努力的积极结果,在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常归咎于外在原因并推卸责任,而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倾向于无助、被动地面对生活。基于此,控制点理论也经常被用于解释人们工作和经济生活的差异,被证实对个人的经济生活确实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
意志力是指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高意志力水平者通常能更长久地保持兴趣、维持努力并勤奋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能以马拉松式的方式取得成就。意志力高的个体在面对困难时会努力寻找方法以克服挫折;相反,意志力水平较低的人容易在面对挫折时放弃挑战。研究也发现,高成就的获得者并不一定是最有天赋的人,而往往是能经受住挫折并且即使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要为了达成目标而一直保持兴趣的人。因此,意志力水平通常被认为是影响儿童学业成绩及其未来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能力。
社会互赖倾向包括合作倾向、竞争倾向和个人主义倾向。合作倾向是指想同他人一起学习并帮助、促进他们学习的心理愿望;而竞争倾向则相反,是指想要在学业上超过其他学生的心理愿望;个人主义倾向是合作、竞争之外的第三种倾向,指的是一种想要自己独自学习而不受他人影响的欲望。
应用上述儿童非认知能力的测量框架,本文将采取相关系数核算的办法,报告儿童参与和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儿童参与和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受到儿童家庭背景的干扰,因此,除了报告简单相关之外,还报告控制了儿童家庭背景的偏相关系数。控制的家庭背景变量包含家庭经济水平和父母的教育年限。核算得到的偏相关系数表示排除了家庭背景影响之后的儿童参与和各项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依照儿童参与的分类框架,下文将分七个方面进行报告,即家庭经历、放学后参与、学校参与、校外教育、社会交往、网络参与、公共参与和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家庭经历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一)亲子沟通和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关系
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儿童日常沟通的广度及频率。沟通内容涉及学习、心情、怎么交朋友、父母工作、合理用钱、什么是爱、生命和死亡以及社会新闻、时政、国家大事等,将各项加总可合成亲子沟通指数,用以代表亲子沟通的总体情况。
1.亲子沟通和儿童大五人格的关系
第一,亲子沟通和儿童的宜人性人格得分、外向性人格得分、开放性人格得分、尽责性人格得分和情绪稳定性人格得分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亲子沟通较多的儿童比亲子沟通较少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信任、直率、利他、温顺、谦虚、慈悲);更具外向性(热情、合群、果断、活跃、寻求刺激、积极情绪);更具开放性(想象力、审美、情感丰富、尝新、好奇、不断检验旧观念);更具尽责性(自信、秩序、责任感、为成果努力、自律、慎重);更具情绪稳定性(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敏感害羞、冲动、脆弱等方面的反向内涵)。从关系密切程度看,亲子沟通和各项人格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开放性人格、外向性人格、尽责性人格、情绪稳定性人格和宜人性人格。
第二,具体到各个沟通项目,发现几乎所有项目都与儿童五项人格发展显著相关,但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学习上的沟通和儿童的开放性、尽责性人格最具相关性;心情的沟通和儿童的外向性人格、情绪稳定性人格最具相关性;有关交友的沟通和儿童的外向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最具相关性;讨论父母工作和儿童的开放性、外向性人格最具相关性;讨论花钱和儿童的开放性人格、外向性人格最具相关性;讨论爱的主题和儿童的外向性人格、开放性人格最具相关性;讨论生死主题和儿童的开放性人格、尽责性人格最具相关性;讨论时政和儿童的开放性人格最具相关性。
2.亲子沟通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控制点的关系
第一,亲子沟通和儿童的自尊水平得分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相关系数略有下降。这表示在亲子沟通更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自尊水平也表现更高,即更肯定自己的价值。
具体到各个沟通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与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自尊水平的相关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沟通心情、时政、交友、爱的主题、学习、父母工作、生死的主题、花钱。
第二,亲子沟通和儿童意志力水平的得分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在亲子沟通更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意志力水平表现更高,即更能坚持长期目标,并保持热情。
具体到各个沟通项目,发现所有亲子沟通项目都与儿童的意志力水平显著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意志力水平的相关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沟通爱、时政、心情、交友、生死、花钱、工作、学习。
第三,亲子沟通和儿童内控水平的得分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相关系数反而上升。这表示在亲子沟通更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内控水平也更高,即更相信生活在其控制之内,能更积极主动而非无助、被动地面对生活。
具体到各沟通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与儿童的内控水平显著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儿童内控水平的相关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沟通爱、时政、交友、心情、生死、花钱、学习。
3.亲子沟通和社会互赖倾向的关系
第一,亲子沟通和儿童合作倾向指数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相关系数还略有上升。这表示在亲子沟通更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合作倾向更高,即更愿意和他人在学习或工作中进行合作。
具体到各个沟通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与儿童的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儿童合作倾向的偏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心情、时政、学习、交朋友、爱、花钱、工作和生死。
第二,亲子沟通和儿童的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相关系数有所下降。这表示总体上看,在亲子沟通更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竞争倾向也相对更强。
具体到沟通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与儿童的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相关系数多数趋于下降。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以沟通学习和儿童竞争倾向的相关最强,其他项目的相关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沟通时政、爱、花钱、心情、交友、工作、生死。
第三,亲子沟通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指数表现为显著相关,但方向却为负。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相关系数上升。这表示总体上看,在较多亲子沟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个人主义倾向更低。
具体到沟通项目,发现除了讨论工作和生死这些项目之外,其余所有项目都与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后,多数项目的相关关系趋于加强。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以沟通爱、心情、交友、时政等内容的项目和儿童个人主义倾向的负相关最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父母多和儿童沟通爱、心情、交友、时政等话题,可能减少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
(二)亲子活动和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关系
亲子活动是指父母在儿童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参与表现,包括父母辅导儿童学习、运动健身、看演出、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国内旅游、国外旅游6个项目,加总后得到亲子活动指数。
1.亲子活动和儿童大五人格
第一,亲子活动指数和儿童的宜人性人格得分、外向性人格得分、开放性人格得分、尽责性人格得分和情绪稳定性人格得分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除了亲子活动指数和宜人性人格的显著性水平降低到10%的水平以外,其余人格维度的相关关系均通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即亲子活动指数和这四项人格发展具有稳定的正向显著关系。这表示亲子活动频率较高的儿童比亲子活动频率较少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外向性(热情、合群、果断、活跃、寻求刺激、积极情绪);更具开放性(想象力、审美、情感丰富、尝新、好奇、不断检验旧观念);更具尽责性(自信、秩序、责任感、为成果努力、自律、慎重);更具情绪稳定性(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敏感害羞、冲动、脆弱等方面的反向内涵)。从关系密切程度看,当控制家庭背景后,亲子活动和各项人格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和宜人性。
第二,具体到各亲子活动项目,亲子辅导学习和五项人格都具有正向相关,并和情绪稳定性、尽责性人格相关最强;亲子运动健身和五项人格发展都表现为正向相关,并和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人格的相关最强;看演出和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人格表现为显著相关,并和外向性的相关最强;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也和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人格都表现为显著相关,并和开放性、外向性人格的相关最强;国内旅游和五项人格都表现为显著相关,并和情绪稳定性的相关最强;国外旅游和外向性、开放性人格表现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和外向性的相关程度最强。
2.亲子活动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控制点
第一,亲子活动指数和儿童的自尊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相关系数略有下降。这表示在亲子活动更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自尊水平也更高,即能更肯定自己的价值。
具体到各个亲子活动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和儿童的自尊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并且在控制家庭背景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自尊水平的相关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运动、国内旅游、看演出、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辅导学习、国外旅游。
第二,亲子活动指数和儿童意志力水平的得分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相关系数略有下降。这表示在更多亲子活动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意志力水平更高,即更能坚持长期目标,并保持热情。
具体到各个亲子活动项目,发现所有项目都与儿童的意志力水平显著正相关;但控制家庭背景后,国外旅游和意志力之间的相关失去显著性,其他项目仍然表现显著。表示和父母在一起更多开展学习辅导、运动、看演出、参观博物馆以及国内旅游项目等亲子活动的儿童,其意志力水平也更高。从每个亲子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意志力水平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亲子运动、辅导学习、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看演出、国内旅游。
第三,亲子活动指数和儿童内控水平的得分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并且相关性得以加强。这表示在较多亲子活动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内控水平也更高,即更相信生活在其控制之内,能更积极主动而非无助、被动地面对生活。
具体到各个亲子活动项目,所有项目都与儿童的内控水平显著正向相关,控制家庭背景后,除国外旅游之外,其余亲子项目仍然和儿童内控水平显著相关。这表明,更多亲子活动家庭的儿童,其内控水平也表现更高,即更相信生活在其掌控之中,能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从每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儿童内控水平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运动、辅导学习、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看演出、国内旅游。
3.亲子活动和儿童的社会互赖倾向
第一,亲子活动指数和儿童合作倾向指数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相关系数还略有上升。这表示在更多亲子活动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表现为更强的合作倾向,即更愿意和他人在学习或工作中进行合作。
具体到各个活动项目,除国外旅游之外,其余亲子项目和儿童的合作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与儿童合作倾向的相关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运动、辅导学习、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国内旅游、看演出。
第二,亲子活动指数和儿童的竞争倾向也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相关系数也略有上升。这表示在更多亲子活动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竞争倾向也更强,即更愿意和他人在学习或工作中开展竞争性活动。
具体到各个活动项目,辅导学习、运动、看演出、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亲子活动和儿童的竞争倾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其中以辅导学习的相关最强,其余项目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运动、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看演出。而国内旅游和国外旅游这两项亲子活动和儿童的竞争倾向并无显著关系。
第三,亲子活动指数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相关,但方向却为负。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相关系数上升。这表示从总体上看,在亲子活动较多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个人主义的倾向性更低。
具体到各个活动项目,辅导学习、亲子运动、国内旅游这三个项目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关系,但其余活动项目的关系并不显著。表示辅导学习、亲子运动和国内的亲子旅游较少的儿童,更倾向于个人主义。其中,以亲子运动与儿童个人主义倾向的负相关程度最强。
(三)家务、财务参与和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家庭参与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儿童的家庭参与包括家务劳动的参与、家庭财务的参与、家庭决策的参与。家务参与是指儿童平时在家里做家务的多少;家庭财务的参与是指儿童对家庭财务收支来源的了解程度;家庭决策参与是指儿童在家庭重要决策的参与程度。
1.家庭参与和儿童大五人格
第一,儿童家务劳动的参与程度和儿童的五项人格得分,即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的人格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并且相关系数趋于增大。这表示经常在家做家务的儿童比做家务少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从相关程度看,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儿童的家务参与程度与尽责性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这表示多让儿童参与家务劳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尽责性人格特质。
第二,儿童的家庭财务参与程度和儿童的五项人格,即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的人格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更多参与家庭财务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从相关程度看,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儿童的家庭财务参与程度与儿童的开放性人格之间的相关最高。
第三,儿童的家庭决策参与程度和儿童的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和外向性、开放性人格的发展之间并无显著关系。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更多参与家庭决策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从相关程度看,家庭决策的参与和儿童的尽责性人格之间的相关最高,表示多让儿童参与家庭的重要决定,可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尽责性人格特质。
2.家庭参与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控制点
第一,儿童家务劳动的参与程度、家庭财务参与程度、家庭决策参与程度都和儿童的自尊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并且相关系数有所增大。这表示做家务多的儿童比做家务少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更高;参与家庭财务多比参与少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更高;参与家庭决策多的儿童比参与少的儿童,其自尊水平也更高,即更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这些发现表明,多让儿童参与家庭事务,包括家务劳动、财务状况、家庭的重要决定等,有可能显著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
第二,儿童家务劳动的参与程度、家庭财务参与程度、家庭决策参与程度都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并且相关系数增大。这表示做家务多的儿童与做家务少的儿童相比,意志力水平更高;参与家庭财务多的儿童比参与少的儿童,意志力水平更高;参与家庭决策多的儿童比参与少的儿童,意志力水平也更高。这些发现也表明,多让儿童参与家庭事务,包括家务劳动、财务状况、家庭的重要决定,有可能显著提升儿童的意志力水平。
第三,儿童家务劳动的参与程度、家庭财务参与程度和儿童的内控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经常在家做家务的儿童与做家务少的儿童相比,其内控水平更高;更多了解家庭财务状况的儿童,其内控水平也更高。但是儿童的家庭决策参与程度与其内控水平只是略有相关,仅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趋于不显著。上述发现表明,多让儿童参与家务劳动、家庭财务等有可能显著提升儿童的内控水平,帮助其更积极主动而非无助、被动地面对生活。
3.家庭参与和社会互赖倾向
第一,儿童家务劳动的参与程度与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并以和合作倾向的关系表现最强。这表示家务劳动参与较多的儿童,其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更强,并更少出现个人主义倾向。
第二,儿童的财务参与程度与其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和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显著,并以和合作倾向的关系表现最强。这也表示家庭财务参与较多的儿童,其合作倾向、竞争倾向也都更强,并更少出现个人主义倾向。
第三,儿童的家庭决策参与程度与其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和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这一关系在控制家庭背景后,仍然显著。有趣的是,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儿童的家庭决策与其竞争倾向却表现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虽然仅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示参与家庭决策更多的儿童,表现出更强的合作倾向,但表现出更低的个人主义倾向和竞争倾向。
二、放学后参与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儿童放学后安排和儿童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儿童在安排放学后生活的自主性程度和儿童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二是儿童的放学后时间分配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放学后的自主性和非认知能力
第一,儿童放学后安排的自主性和儿童情绪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和其他人格类型的相关并不显著。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表现稳定,表示放学后自主性程度越高的儿童,其情绪稳定程度也越高,即更少出现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敏感害羞、冲动、脆弱等方面的情绪。
第二,儿童放学后安排的自主性和儿童的自尊水平、内控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和意志力水平之间的相关并不显著。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基本稳定。这表示能更自主安排放学后生活的儿童,其自尊水平和内控水平也更高,即更肯定自己的价值进而积极主动而非无助、被动地面对生活。
第三,儿童放学后安排的自主性与其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和竞争倾向、个人主义倾向的相关不显著。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稳定。这表示越能自主安排放学后生活的儿童,合作倾向性也越高,即越愿意和别人发展合作关系。
(二)放学后时间分配和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
在本研究中,儿童放学后的时间分配是指儿童放学后做家庭作业、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锻炼身体、看课外书(指小说、传记、漫画等与学校考试无关的书)、看电视的时间和上网时间。以下将分别报告儿童放学后的时间分配和儿童的大五人格、自尊、内控、意志力和社会互赖倾向的关系。
1.放学后时间分配和儿童大五人格
第一,放学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和儿童的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关系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放学后时间更多花费在做作业时间上的儿童,其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都比做作业少的儿童表现更低。其中,情绪稳定性与其相关程度最强,这表示减少儿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最有可能增进儿童情绪稳定性人格的发展,而对其他维度人格的发展可能也都有增益效应。
第二,放学后和同伴玩耍的时间和儿童的外向性人格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和儿童的尽责性人格的相关却表现为负;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显著。这表示放学后更多和朋友出去玩的儿童更表现为外向性人格;但却更少表现为尽责性人格。
第三,放学后锻炼身体的时间和儿童的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人格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当控制家庭背景后,锻炼身体的时间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相关失去显著性。这表明放学后经常锻炼身体可能有助于儿童外向性人格、开放性人格的养成。
第四,放学后看课外书的时间和儿童的五项人格发展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当控制家庭背景后,看课外书和宜人性人格、外向性人格、开放性人格和尽责性人格仍然表现为显著正向相关。
第五,放学后看电视的时间和儿童的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之间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即放学后时间更多花在看电视上的儿童,其宜人性得分、尽责性得分和情绪稳定性得分都更低。这意味着减少儿童放学后看电视的时间,可能有助于儿童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养成。
第六,放学后上网的时间和儿童的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之间也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稳定,即放学后时间更多花在上网上的儿童,其宜人性得分、尽责性得分和情绪稳定性得分都更低。这意味着减少儿童放学后的上网时间,可能有助于儿童宜人性人格、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养成。
2.放学后生活和自尊、意志力和控制点
第一,儿童放学后的时间分配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相关。对于儿童放学后的生活来说,更多花费在做家庭作业上、更多用来看电视和上网的儿童,其自尊水平相对更低;而更多用于锻炼身体、看课外书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更高。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些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放学后多让儿童锻炼身体、多看课外书,而非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等,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即更肯定自己的价值。
第二,儿童放学后的时间分配和儿童意志力水平显著相关。更多花费在做家庭作业上、更多看电视和上网的儿童,其意志力水平相对更低;而更多用于锻炼身体、看课外书的儿童,意志力水平则更高。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些关系仍然表现稳定,尤其是锻炼身体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的关系最强,表示多让儿童锻炼身体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意志力水平。
第三,儿童的放学后生活和控制点显著相关。更多时间花在做家庭作业上、看电视和上网的儿童,更倾向于外控而非内控;而时间更多用于锻炼身体、看课外书的儿童,则更倾向于内控。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些关系仍然显著。这表示多让儿童锻炼身体、多看课外书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内控水平,帮助其更积极主动而非无助、被动地面对生活;而相反,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时间上的消耗,却可能使其提升外控水平,即更消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3.放学后生活和儿童社会互赖
第一,放学后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上网的时间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显著。这表示放学后更多看电视、上网等的儿童,其合作倾向和竞争倾向都较低,而个人主义倾向更强。
第二,放学后看课外书、锻炼身体、和同伴玩耍的时间和儿童的合作、竞争和个人主义倾向都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做家庭作业和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学校参与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儿童的学校参与和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的学校参与包括学生的走读/住宿情况、社团参与、师生交流、校园欺凌四个方面。
校园欺凌有语言欺凌(同学用难听的绰号来称呼)、行为欺凌(被同学故意冲撞)和关系欺凌(同学联合起来孤立)三个方面的指标,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而成,值越高表示受欺凌的程度越严重。
1.学校参与和大五人格
第一,走读生比住宿生的宜人性得分、开放性得分、尽责性得分、情绪稳定性得分更高,并都通过显著性检验;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在外向性人格得分上,走读生和住宿生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第二,社团参与和儿童的外向性得分、开放性得分、尽责性得分和情绪稳定性得分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和宜人性的相关不显著。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保持一致。其中,儿童的社团参与和外向性得分的相关最高。这表示社团参与有助于儿童的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养成。
第三,师生交流是指学生和老师的交流频率。可以发现,师生交流和儿童的五项人格发展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当控制了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这表示加强师生交流,能有效地提升儿童的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
第四,校园欺凌和儿童的宜人性人格、开放性人格、尽责性人格和情绪稳定性人格之间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减少儿童的校园欺凌可能有助于儿童的宜人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四项人格的发展。
2.学校参与和自尊、意志力、控制点
第一,学校参与和儿童的自尊水平表现为显著相关。其中,走读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寄宿生;学校社团参与、师生交流和儿童的自尊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校园欺凌和儿童的自尊水平表现显著的负向关系。上述关系在控制家庭背景后仍然基本一致,这表示多让儿童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但是校园欺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水平,应加以关注。
第二,学校参与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显著相关。其中,走读生的意志力水平显著高于寄宿生;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保持显著性。学校社团参与、师生交流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校园欺凌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表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控制家庭背景后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但是校园欺凌可能伤害学生的意志力水平,应当加以关注。
第三,学校参与和儿童的内控水平显著相关。其中,走读生的内控水平显著高于寄宿生;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保持显著性。学校社团参与、师生交流和儿童的内控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校园欺凌和儿童的内控水平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控制家庭背景后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内控水平;但是校园欺凌则伤害学生的内控水平,应当加以关注。
3.学校参与和儿童社会互赖
第一,走读/住宿的上学方式和儿童的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即走读生的竞争性倾向显著高于寄宿生。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是上学方式和儿童的合作倾向、个人主义倾向并无显著关系。
第二,学校的社团参与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并且这一关系在控制家庭背景后,仍然表现显著,即参与学校社团较多的学生,其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显著高于较少或不参与学校社团的学生。这表示多让儿童参加学校的社团,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和他人的合作或竞争的互赖关系。此外,是否参与学校社团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并无显著相关。
第三,师生交流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且在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显著,即师生交流较多的儿童,其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高于师生交流较少的儿童,但个人主义倾向较低。表示加强师生交流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和他人的合作或竞争的互赖关系,减少其个人主义倾向。
第四,校园欺凌和儿童的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经历校园欺凌的儿童,其合作倾向显著低于未经历或少经历校园欺凌的儿童。这表示减少儿童的受欺凌遭遇,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合作倾向。但是校园欺凌和儿童的竞争倾向、个人主义倾向却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表示经历校园欺凌的儿童,其竞争倾向和个人主义倾向都显著高于未经历或少经历校园欺凌的儿童。
四、校外教育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一)校外活动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报告校外活动和儿童非认知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校外活动主要包括校外主题活动(例如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科学考察等活动)及国内、国外营地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游学活动等)三个方面。
1.校外活动参与和大五人格
第一,除宜人性人格外,参加校外主题活动的数量、频率都和儿童的其余四项人格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即参加校外主题活动越多的儿童,其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的得分都显著高于较少参加校外主题活动的儿童。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多让儿童参加校外主题活动,可能有助于儿童的大五人格发展。
第二,国内、国外营地活动和儿童的外向性人格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即参加过国内、外营地活动的儿童,其外向性人格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国内、国外营地活动的儿童。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让儿童参加国内、国外营地活动可能有助于儿童外向性人格的发展。
第三,国内营地活动和儿童开放性人格的相关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并且在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保持显著性。这表示国内营地活动可能对儿童的开放性人格有一些助益。此外,国内、国外营地活动和儿童其他人格特征如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的相关性都并不显著。
2.校外活动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控制点
第一,参加校外主题活动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都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些关系仍然保持显著。这表示多让儿童参加校外主题活动,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即更能肯定自身的价值,更能坚持长期目标,并更能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
第二,国内营地活动的参加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都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表示让儿童参加国内营地活动,可能有助于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和内控水平,即儿童更能肯定自身的价值,更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并更能坚持长期目标。
第三,在未控制家庭背景时,国外营地活动的参与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对家庭背景进行控制后,国外营地活动和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失去显著性,和意志力水平之间的相关也降低到8.2%的显著性水平。此外,是否参加国外营地活动和儿童内控水平之间的相关也表现为不显著。
3.校外活动和儿童的社会互赖倾向
第一,无论是否控制家庭背景,参与校外主题活动和儿童合作倾向、竞争倾向、个人主义倾向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这表示儿童参加校外主题活动,对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和个人主义倾向并无影响。
第二,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国内营地活动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负相关,并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这表示多让儿童参加国内营地活动,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合作和竞争倾向,减少其个人主义倾向。
第三,无论是否控制家庭背景,国外营地活动和儿童的合作、竞争和个人主义倾向之间都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二)课外班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课外班和儿童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课外班参与是指这学期儿童参加课外兴趣班的数量和频率,以及参加课外补习班的数量和频率。兴趣班是指如机器人、舞蹈、钢琴等非学校考试内容的课外班;而补习班则指如数、理、化、生、政、史、地等学校考试内容的补习课外班。
1.课外班参与和儿童大五人格
第一,兴趣班参与和儿童的五项人格发展基本上都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家庭背景之后,五项人格的相关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鼓励儿童参加兴趣班,可能有助于儿童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培养。
第二,无论是否控制家庭背景,补习班参与和儿童的五项人格之间的相关关系都未能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示补习班参与可能无助于提升儿童的五项人格发展。
2.课外班参与和儿童自尊、意志力、控制点
第一,参与兴趣班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内控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当控制家庭背景后,相关程度虽然下降,但仍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示参加兴趣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水平。
第二,参加补习班的数量、频率和儿童的自尊水平也表现为显著相关。但是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补习班数量和儿童的自尊水平的相关失去显著性,但其频率仍然表现为正向相关。此外,上补习班的频率和儿童的意志力、内控水平表现为正向相关关系,但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失去了显著性。这表示补习班的参加可能对提升儿童自尊水平略有效应,但无助于提升儿童的意志力和内控水平。
3.课外班参与和儿童的社会互赖倾向
第一,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参加兴趣班和儿童的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参加或较多参加兴趣班的儿童在竞争倾向上的表现都显著高于没有或很少参加兴趣班的儿童。这表示参加兴趣班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与人竞争的互赖倾向,但是兴趣班参加和儿童的合作倾向、个人主义倾向并无显著相关。
第二,参加补习班和儿童的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参加或较多参加补习班的儿童,其竞争倾向显著高于未参加或较少参加补习班的儿童。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但是,无论是否控制家庭背景,参加补习班和儿童的合作倾向、个人主义倾向的相关都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
五、社会交往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儿童的社会交往和学校表现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交往包括同伴关系、同伴交往的频度,以及邻里交往、国际交往。同伴关系以在同班的好朋友数、在其他班级的好朋友数、校外好友的数量三项指标代表;同伴交往的方式和频率包括是否和同伴经常出门交往或到对方家里去,以及是否经常使用电话、微信、QQ等方式联系朋友。邻里交往是指和邻居交往的频率,国际交往是指和外国人交往的频率。
(一)同伴交往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1.同伴交往和儿童大五人格
第一,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五项人格都表现显著的较强的正向相关关系。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稳定,即无论是同班、其他班级还是校外,好朋友数量较多的儿童在宜人性人格、外向性人格、开放性人格、尽责性人格和情绪稳定性人格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好朋友数量较少的儿童。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同班或他班的好朋友数量和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尽责性人格的相关最强;校外好朋友的数量和儿童的开放性人格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相关最强。这表示多让儿童结交好友,可能有助于儿童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人格的发展。
第二,同伴交往的频率和儿童部分人格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出门交往的频率和外向性人格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电话或网络交往频率和儿童的外向性、尽责性、开放性人格、情绪稳定性人格之间出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在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显著。
2.同伴交往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控制点
第一,同伴关系,即好朋友的数量和儿童的自尊水平都表现为较强的显著正向相关,即好朋友数量多的儿童,其自尊水平也更高。交往频率仅仅在电话/网络交往频率和自尊水平之间表现为较弱的关系。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显著。表示让儿童多交好友(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
第二,同伴关系,即好朋友的数量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好朋友数量多的儿童,其意志力水平也表现更高。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表现稳定。出门交往方式的频率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也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以电话或网络方式交往的频率却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示经常使用电话或网络和同伴交往的儿童,其意志力水平更低。
第三,同伴关系,即好朋友的数量和儿童的内控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好朋友数量多的儿童,其内控水平也更高。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此外,出门交往的频率和儿童的内控水平也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电话或网络交往频率和儿童的内控并无显著相关。
3.同伴交往和社会互赖
第一,同伴关系,即好朋友的数量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却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关系。表示好朋友数量较多的儿童,其合作倾向、争倾向都更高,而个人主义倾向则更低。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稳定。从相关系数来看,以同伴关系和合作关系的相关最强。上述证据表示,让儿童多交好友,可能有助于儿童发展合作、竞争等社会互赖倾向,减少其个人主义倾向。
第二,同伴交往的频率和儿童的互赖倾向也显著相关。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出门交往频率和儿童的竞争倾向表现为较弱的显著正相关;而电话/网络交往的频率和儿童的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但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
(二)邻里交往、国际交往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1.邻里交往、国际交往和儿童的大五人格
第一,邻里交往和儿童的五项人格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即经常和邻居交往的儿童,其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的得分都较高。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表现稳定,并且邻里交往和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开放性的相关程度最高。
第二,国际交往和儿童的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稳定。从相关系数上来看,除国际交往和外向性人格的相关表现较高之外,其他的相关程度都较低。
2.邻里交往、国际交往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控制点
第一,邻里交往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和内控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经常和邻居有交往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意志力和内控水平要表现更高。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显著。从相关系数上来看,以邻里交往和儿童的意志力、自尊水平的相关程度较高。这可能意味着,让儿童和邻居多交往有助于儿童自尊水平、意志力和内控水平等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第二,国际交往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和内控水平也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国际交往频率更高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意志力和内控水平也更高。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为稳定的正向关系。从相关系数上看,以国际交往和自尊水平之间的相关最高,但总体相关程度较弱。
3.邻里交往、国际交往和儿童的社会互赖倾向
第一,邻里交往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但是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关系,即邻里交往较多的儿童与邻里交往较少的儿童相比,其合作倾向和竞争倾向更高,但个人主义倾向更低。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显著。从相关系数上来看,以邻里交往和儿童的合作倾向之间的关系最强,其次是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竞争倾向。这表示多让儿童和邻居来往,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合作和竞争倾向,减少个人主义倾向。
第二,国际交往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也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和个人主义倾向并无显著关系。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国际交往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之间的关系仍然显著。这表示多让儿童参与国际交往,可能也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合作、竞争倾向。
六、网络参与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网络参与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网络参与包含四方面的指标:一是上网的时间(指校外);二是网络各类账号的拥有(包括QQ号、微信号、论坛或博客账号、E- mail等);三是网络设备,包括是否拥有一部上网手机和是否拥有一部可以上网并且专门供其使用的电脑;四是上网功能,划分为学习和娱乐两类。
1.网络参与和大五人格
第一,儿童的上网时间与其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都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但和外向性、开放性之间并无显著相关。这表示上网时间较长的儿童,其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都低于上网时间较短的儿童。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
第二,是否拥有网络账号(QQ、微信号、论坛/博客号、E-mail)和儿童的宜人性人格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和儿童的开放性人格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些关系仍然表现一致。这表示拥有网络账号的儿童,其宜人性人格得分低于没有拥有网络账号的儿童,但其开放性人格得分却高于没有拥有网络账号的儿童。
第三,上网电脑的配备和儿童的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人格都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种相关关系还趋于增大。这表示拥有上网电脑的儿童,其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都显著低于没有上网电脑的儿童;但是否拥有可以上网的手机和儿童的五项人格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第四,上网功能(学习/娱乐)和儿童的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之间表现为显著的较强相关,即上网主要用来学习的儿童,其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都显著高于上网主要用来娱乐的儿童。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相关关系还趋于加强。
2.网络参与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控制点
第一,上网时间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即经常上网的儿童比较少上网的儿童有更低水平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当控制家庭背景,这一关系仍然显著。这表示减少儿童沉溺于网络的时间,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
第二,是否拥有网络账号(QQ、微信号、论坛/博客号、E-mail)和儿童的自尊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和儿童的意志力和内控水平却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当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拥有较多网络账号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拥有较少网络账号的儿童;但其意志力、内控水平却显著低于拥有较少网络账号的儿童。
第三,儿童是否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和儿童的自尊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是和儿童的意志力、内控水平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控制家庭背景后,这种关系仍然表现显著。此外,当控制家庭背景后,儿童是否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电脑和儿童的意志力水平显著负相关。
第四,上网功能(学习/娱乐)的使用和儿童的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内控水平表现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和意志力水平表现为较强的相关关系,即上网主要用来学习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都显著高于上网主要用来娱乐的儿童。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
3.网络参与和社会互赖
第一,上网时间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但是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经常上网的儿童比较少上网的儿童有更低的合作倾向、更低的竞争倾向和更高的个人主义倾向。当控制家庭背景,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减少儿童沉溺于网络的时间,有可能提升儿童的合作、竞争倾向,减少其个人主义倾向。
第二,是否拥有网络账号(QQ、微信号、论坛/博客号、E-mail)和儿童的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的相关不显著。当控制家庭背景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一致。这表示拥有较多网络账号的儿童,其合作倾向显著高于拥有较少网络账号的儿童。
第三,是否拥有上网设备和儿童的社会互赖倾向并无显著相关,即儿童是否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电脑或手机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和个人主义倾向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第四,上网功能(学习/娱乐)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是和个人主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关系,即上网主要用来学习的儿童与上网主要用来娱乐的儿童相比,具有更高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但其个人主义倾向却更低。
综上发现,儿童的网络参与时间、程度与绝大部分非认知能力之间都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可能表示中国儿童在网络使用上还缺乏有效的引导。但如果能够积极引导儿童对网络的使用,使其服务于学习和成长,可能使网络发挥积极效应。
七、公共参与和儿童非认知能力
(一)公共参与意愿和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儿童的公共参与意愿和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公共参与意愿包括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和兴趣。前者指儿童是否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公共生活状况;后者指儿童对各类公共问题(本地社会问题、中国社会问题、国际政治问题、环境问题)的兴趣程度,以及自己参与改善这些公共问题的兴趣程度。通过对上述项目进行综合,得到公共参与兴趣指数。
1.公共参与意愿和儿童的大五人格
第一,儿童的公共参与信心和儿童的五项人格之间表现为较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加入家庭背景的控制后,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反而得到上升。这表示更有信心改善公共生活状况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儿童公共参与信心和儿童开放性人格的相关最强,其后依次是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得分。
第二,儿童的公共参与兴趣和儿童的五项人格之间也表现为较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加入家庭背景的控制后,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反而得到上升。这表示更有兴趣改善公共生活状况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儿童公共参与兴趣和儿童开放性人格之间的相关最强,其后依次是外向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宜人性人格。
2.公共参与意愿和自尊、意志力和控制点
第一,儿童的公共参与信心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水平之间都表现为较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加入家庭背景的控制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有信心改善公共生活状况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更高。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儿童公共参与信心和儿童意志力水平的相关最强,其后依次是内控水平和自尊水平。
第二,儿童的公共参与兴趣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水平之间也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加入家庭背景的控制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更有兴趣改善公共生活状况的儿童,其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的表现都更高。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儿童公共参与兴趣和儿童意志力水平的相关最强,其后依次是内控水平、自尊水平。
3.公共参与意愿和社会互赖倾向
儿童的公共参与兴趣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加入家庭背景的控制后,上述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更有兴趣改善公共生活状况的儿童,也更倾向于与人合作和竞争,更少出现个人主义倾向。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儿童的公共参与兴趣和儿童合作倾向的相关最强,其后依次是儿童的竞争倾向、个人主义倾向。
(二)公共参与行为和非认知能力
本部分将报告儿童的公共参与行为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公共参与行为是指儿童参与以下事务的频率,包括“看电视了解国内国际新闻”“阅读报纸了解国内国际新闻”“使用网络了解国内国际新闻”“从事志愿者活动(例如学雷锋、义务讲解员等各类公益活动)”“捐款”(如捐款援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援助灾区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某一方面的公共生活的状况”六个方面。项目综合后得到儿童的公共参与行为指数。
1.公共参与行为和大五人格
第一,儿童的公共参与行为与其大五人格发展之间表现为较强的显著正向相关。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更多参与公共事务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公共参与行为和儿童的开放性人格的相关最强,其后依次是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和宜人性人格。
第二,具体到各项公共参与行为,发现这些行为也都和儿童的五项人格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有更多公共参与行为的儿童(包括看电视新闻、读报纸、上网了解新闻、从事志愿者活动、捐款、努力改善公共生活),在人格发展上更具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些相关仍然表现显著。这意味着多让儿童参与公共事务,有可能可以有效地提升儿童的大五人格发展。
2.公共参与行为和自尊、意志力和内控
第一,公共参与行为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特质都表现为较强的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即公共参与行为更多的儿童,在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和内控水平上均更高。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多让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水平。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公共参与行为和儿童意志力的相关最强,其后依次是自尊水平和内控水平。
第二,具体到各项公共参与行为,发现各项公共行为也基本都和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水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有更多公共参与行为的儿童(包括看电视新闻、读报纸、上网了解新闻、从事志愿者活动、捐款、努力改善公共生活),其自尊水平、意志力和内控水平也表现更高。这意味着多让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意志力和内控水平。
3.公共参与行为和社会互赖倾向
第一,公共参与行为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是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即公共参与行为更多的儿童,更倾向于与人合作和竞争,并且表现为更少的个人主义倾向。当控制家庭背景后,这一关系仍然表现显著。这表示多让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合作和竞争倾向,减少其个人主义倾向。从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公共参与行为和儿童合作倾向的相关最强,达到0.225,其后依次是儿童的竞争倾向、个人主义倾向。
第二,具体到各项公共参与行为,发现这些行为也基本都和儿童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是和儿童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即有更多公共参与行为的儿童(包括看电视新闻、读报纸、上网了解新闻、从事志愿者活动、捐款、努力改善公共生活),更倾向于与人合作和竞争,而更少有个人主义的倾向。
八、总结和讨论
第一,亲子沟通、亲子活动和家务、财务等的参与,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大五人格发展、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内控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一致的正向相关,并且和社会互赖倾向中的合作倾向、竞争倾向正向相关,但和个人主义负向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有更紧密的家庭关系的儿童,其非认知能力也越高。
第二,放学后安排的自主性和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自尊水平、意志力、内控水平、合作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放学后做作业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上网的时间却和儿童的大五人格、自尊水平、意志力、内控水平等基本呈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但是锻炼身体的时间、看课外书的时间和儿童的大五人格发展、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内控水平等基本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放学后过多地做作业、看电视、上网可能不利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但锻炼身体、看课外书相反。
第三,关于学校参与,走读生在大五人格表现、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等方面的发展都显著高于住宿生;学校社团参与和儿童的大五人格发展、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以及合作、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师生交流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的所有调查项目,包括大五人格、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合作和竞争倾向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而校园欺凌几乎和所有的非认知能力项目,包括大五人格、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合作倾向等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这表明,儿童多参加社团和师生交流有助于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发展;但遭遇校园欺凌却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伤害。
第四,关于校外教育,校外主题活动、国内营地活动、参加兴趣班等和儿童的多数非认知能力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但是补习班与儿童多数非认知能力的关系不明显,并且和个别人格发展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第五,关于社会交往,儿童的好友数量(无论是同班、他班和校外)、邻里交往、国际交往的频率都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大五人格、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合作和竞争倾向,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
第六,上网的时间、上网设备的配备(手机和电脑)和儿童的大部分非认知能力(包括人格、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等)项目都表现为负向相关;但上网多用于学习而非娱乐却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大五人格、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
第七,儿童公共参与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共参与的信心和兴趣、公共参与的各项行为,都和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大五人格、自尊、意志力、内控水平,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
上述发现表明,加强亲子沟通、亲子活动,多让儿童参与家务、财务、家庭决策等;放学后多让儿童锻炼身体、看课外书,减少做作业、看电视的时间;为儿童提供校外教育,特别是多参加主题活动和兴趣班的机会;让儿童多交校内外好友,多和邻居、国际友人打交道;用好网络;加强儿童的公共参与,都可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包括大五人格发展、自尊水平、意志力水平、内控水平和合作、竞争倾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