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主、合作、探究下的语文教学
2018-02-10◆毛晓
◆毛 晓
(新泰市新汶街道志成小学)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让学生的手、脑、心都动起来。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1.精心导入。“导语”是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教学《四个太阳》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课前播放《种太阳》儿歌视频,学生们跟着一起唱。开始上课了我唱: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歌中小朋友的愿望是种许多太阳,课文中有个小朋友他画了四个太阳,想看看这四个太阳吗?简单的几句话,就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使他们兴致勃勃的进入了此课的学习中。
2.创设情境。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应艺术地展现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要让学生体验这种情趣,教师就得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聪明的小白兔》一文时,我做了小白兔、小灰兔、老鹰的头饰,很快就把学生们的心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很热情的表演课文内容,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1.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在《三个儿子》一文中的人物:三个孩子中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老师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从课题、从词句等小范围处去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学习《有趣的作业》时,学生提出“有趣的作业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四、赏识尊重学生,让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动作及神态都应体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1.多一些民主和平等。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学生的心灵才会舒展,愉悦地进入学习情境。
2.多一些信任和尊重。一方面,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已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肯定。
3.多一些宽容和激励。教师要宽容学生,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赞赏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保护学生迸发的探究火花。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探究的过程,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总之,适时适度,运用富有艺术的语言情趣,充分尊重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让教学成为给师生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