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综合症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2018-02-10◆沙莎
◆沙 莎
(锦州医科大学)
“医学生综合症”(Medical Student Syndrome)由woods等人1966年首次提出,用来指代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将临床症状应用于自身,出现“学到什么病,就好像得了什么病”的现象,也称“医学生疑病现象”。“医学生综合症”的发生率约占到30%~79%,三年级多见,近20年关注不多,但是“医学生综合症”在医学院非常普遍,如果加以重视,对医学教育帮助会很大。
一、医学生综合症的心理机制分析
为了应用服务于师生的教与学,了解“医学生综合症”背后的心理机制非常有意义。毛治国等人通过调查发现“医学生综合症”源自对健康和生命的关注、有“医学生综合症”的学生往往自己、身边亲人朋友等罹患较重疾病对其影响深刻,易将疾病的特征泛化。
在毛志国等人的论文里对该种现象如何应用于教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但其文章着重阐述教师面对知识掌握不精确问题,经过教师详细解答,学生了解书上症状词语的真正意义对于解决医学生综合症作用非凡,但对于症状在先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其医学生综合症。丘倩仪等人调查发现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率为67.54%,吴昊等人以及刘海静等人发现医学生疑病与应付方式消极有关,学生本来就是带着难以名状的痛苦在寻找一个症状词语的解答,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的双重帮助。
此外,还有症状的真实性需要考虑,科学难以解释的暗示、感应-共时性现象,精神医学认为有癔病素质基础的学生容易接受暗示,当教师讲到某处疼痛,学生会感受到真实的疼痛,看到视频感同身受,感受后像的遗留造成长期痛苦,教师解释无法消除,甚至讲到包块,学生长出包块,这绝不是症状学的解答和知识掌握精确就可以得以解决的。
不论哪一种情况,“医学生综合症”都是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诉求,张仁汉也认为这种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必要性
(一)面对症状在先的学生要注意教师态度对心理的影响
如果没有受到困扰,不需要解决,受到困扰也未必需要解决,然而教师的态度在问题互动当中却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学生以此询问教师,教师往往以“不要往自己身上联系”直接回绝,或者区分症状,但这样做忽略了部分学生的深层关注点,医学生群体疑病显著高于非医学生,部分学生希望自身的症状希望得到解决,这种回答屏蔽了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帮助的需求,这背后的心念就是将学生和病人分离,而其实学生本人也可以是病人。当学生被接纳并自我接纳,很可能心源性痛苦会直接消失,而随之躯体转化的症状也会消失,即便不能解决,学生也会产生面对的勇气,将之转化成钻研医术的动力,成为此类疾病的专家,促进医疗发展。
(二)面对暗示、感应-共时性现象需要被了解和认可
这些内容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工作者需要让师生了解到这些存在的现实,相互接纳。从症状本身看,医学院校学业压力重,更容易出现躯体不适,这属于真实的亚健康状况。科学方法上看,高度相关未必代表因果,身心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师生需要超越性思维,带着哲学思考和科学态度,面对疾病的真真假假,作为医生要懂得医治疾病,更要关心“人”与“心”的存在,借助医学生综合症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患者心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者仁心”,学习知识技能是必要的,但医生心理教育比学习技术更重要。
三、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
当前网络时代,在翻转课堂与个性化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要与以往不同。对医学生综合症要心理支持与医学推理分析共同进行的同时,要加大西医科研力度和中医文化发掘,只有疾病本身的解决才是医学生综合症的真正解决之道。医学生综合症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从学校管理层面、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其中。
(一)学校管理
从课堂改革层面根源上为医学生减负并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加强教师心理与医学整合的研究与培养,我国高校缺乏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业,与医学心理学有所不同,从高层面整合医学与心灵,这样的专业的开展需要心理方向与医学结合的研究学者的努力。
(二)老师层面
科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心理层面的融合,心理老师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心理老师要加强自身医学知识基础,个人心理分析深度与能力,在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当中带领学生认识医学生综合症,积极研究探索,整合中西医学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很关键。
此外心理教师本身也是任课教师,融合课堂、个体与团体辅导以及校园活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和学生共同探索是根本之道。
(三)学生自身
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成长也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导师是某一段路上的陪伴者,学生准备好了,老师才会出现,所有的结果都根本上取决于自身的期待和努力。积极学习整合中西医知识,用最适合的学习方法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对待医学生综合症相关症状要去面对和解决,选择了医学选择了救人,先救自己和身边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上述探讨有知识局限和个人视角局限,同时文中各种分析讨论可以联系实证研究,日后深入。
[1]毛志国,梅长林,朱梁,徐丽萍,徐成钢,张颖秋,孙琳琳,吴俊,孙丽君,赵学智.医学生综合症与临床鉴别诊断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91-92.
[2]张仁汉.从医学生“三年级病”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1,(05):382.
[3]刘海静,秦竹,李潇,黄培东.医学生疑病现象的内在人格心理特征及应付方式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1,(01):47-49.
[4]邱倩仪,马金香,邝燕兰,陈微微,张怡,赖秀娟,罗洁玲.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4):333-336.
[5]吴昊,魏小庆,廖远洋,谢君芬,周倩,赖群.医学生疑病心理影响因素及应付方式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03):490-494.
[6]罗光胜,刘心仁,石明林.试论医科大学生疑病心理及其对策[J].医学与社会,1998,(02):41-43.
[7]马辉,王志忠,王俊峰,余白露.医学生疑病倾向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06):915-917.
[8]姜政,王丕龙.医学生疑病心理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5,(03):168-16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