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物化思想研究
2018-02-10周扬
周 扬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0 引 言
卢卡奇在其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的物化思想从根本上奠定了他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卢卡奇思维和视野的超前性:《历史与阶级意识》发表于1923年,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则是在1932年才得以公开,这就决定了卢卡奇在写作《历史与阶级意识》时,不可能接触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仅仅通过研究《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相关论述便得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相一致的物化思想,其思维和视野的超前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在于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深刻性:卢卡奇的物化思想不仅深刻地剖析了经济生产领域存在的物化现象,还深入研究了由物化经济基础导致的物化上层建筑——资本主义政治运行中的物化和人的思想意识的物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1 物化的起源问题
《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确切地说应该是一部论文集,它收录了卢卡奇从1919年到1922年三年间写作的8篇文章,其中,在《物化与阶级意识》一文中,卢卡奇着重阐述了他的物化思想。在文章开篇,卢卡奇就首先论述了物化的起源问题。在他看来,物化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商品的拜物教本质所导致的,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1.1 前资本主义时代不可能出现物化现象
卢卡奇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品形式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而且不只是同不依赖与它、旨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建立表面上的联系”[1]150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物化现象。首先,卢卡奇简单地梳理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史,他指出,商品交换行为及由此而产生的商品交换关系并不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才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很原始的发展阶段就有了。其次,他解释了为什么存在商品交换行为和关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产生物化现象,在他看来“一个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对所有生活形式都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和一个商品形式只是短暂出现的社会之间的区别是一种质的区别。”[1]149-150在农业文明时代虽然就已经产生了商品交换和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关系,但是这种行为和关系纯粹是偶然的、零散的。
从生产的目的来看,前资本主义时代,自然经济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人们从事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给自足,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换言之,前资本主义时代生产主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所以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农业社会初期,是不可能出现商品交换关系的。商品和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行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还产生了剩余产品。所以,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商品和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生只是单纯地由于生产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量超过了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量而已。
从交换的目的来看,商品交换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在于交换双方对于对方产品使用价值的需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发生商品交换行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商品所有者所要交换的商品必须对双方而言都具有使用价值;二是双方所交换的商品,必须对他的非所有者而言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即双方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正好相对于自己是剩余的,相对于对方是稀缺的。
综上所述,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不论是生产还是交换的主要目的都只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满足自身需要。这就决定了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不可能产生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商品形式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仅仅是一种偶然的、暂时的现象。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物化现象。
1.2 物化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加剧
卢卡奇通过分析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指出这一时期的生产和交换关系只是一种个别现象,因而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只会产生局部的、个别的和不占支配地位的影响,所以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不可能存在物化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历史一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物化现象就产生和发展了,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加剧的。
正如卢卡奇所言“在资本主义发展开始之时,经济关系的人的性质有时看得还相当清楚,但是,这一发展越继续进行,产生的形式越错综复杂和越间接,人们就越少而且越来越难于看清这层物化的面纱。”[1]151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虽然已经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商品经济也获得初步发展,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完全为商品结构中所表现出的物的关系所遮蔽和淹没,因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之前,生产者还在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经验和技巧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生产过程。所以,在这一时期,物化现象对人的统治和支配还比较薄弱,人们依然能清楚地体会到经济关系中人的性质。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在生产中,人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人的本质力量表现得越来越无力,进而造成了一种假象:机器似乎成为整个生产过程的决定者,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了,物的关系渐渐地遮蔽了人的关系。同时,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商品现象越来越普遍,商品结构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也更加深入和广泛。由此,商品形式作为占支配地位的、对所有生活形式都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基本形式的地位不断加强了。同样地,物的关系对人的关系的统治——物化现象也不断加剧。
2 物化概念探究
卢卡奇在详细论述了物化现象的起源问题后,又进一步给物化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他首先从总体上对物化进行界定,随后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阐明了物化概念的主要内涵。进一步将马克思本人的物化、异化概念与卢卡奇对物化概念的界定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二者既有共同点,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1 卢卡奇对物化的定义
卢卡奇先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基本现象的描述出发,给物化概念下了一个总的定义。[2]89-102他指出,由于商品经济的拜物教性质,“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1]152随后,卢卡奇又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物化概念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首先,“在客观方面是产生出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即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的世界),它的规律虽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作为无法制服的、由自身发生作用的力量同人们相对立。”[1]153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工人通过自身劳动生产出产品,作为工人的劳动结果,这些产品本应作为对工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复归到人自身,但是却被资本家占有了,成为了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成为了和它的生产者相对立的东西,并且在流通过程中形成了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与人相对立,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这种规律为自己谋取利益,但是却无法改变或消除它。
其次,“在主观方面——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了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1]153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原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获得了物的性质,这种物性使得人的劳动不再遵照人的自由意志进行,而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由此,人相对于他的劳动力,成为了客观的东西,人对他的劳动力的主动权丧失了,主动权来到了劳动力的购买者——资本家手里。
2.2 马克思与卢卡奇关于物化的思想差异
物化这一名词并非由卢卡奇独创,马克思在《手稿》中也有关于物化的论述,通过两个文本的对比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的物化含义更加丰富,而卢卡奇则对物化理解得比较狭隘。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3]157
在这里,马克思对物化有着更为宽泛的表述,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物化。一般意义上的物化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之中,存在于一切人的交往和情感表达之中,即只要是人类作为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运用于客体,并使得客体具有主体的某种特征,无论这种特征表现为何种结果,可能表现为客体向主体的复归、客体对主体的确证,也可能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压迫、奴役和残害,这一过程都是对象化的过程;二是异化意义上的物化。异化意义上的物化包含在一般意义上的物化之中,只有当主体的本质力量在对象化的过程中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限制、扭曲或迫害时,才能称为异化。
很明显,马克思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讨论了物化(或对象化),但是卢卡奇并未从二重性的角度理解和阐释物化,正如前文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只是从消极的、坏的方面去理解物化。因此,实际上卢卡奇对物化的理解更为狭隘,他的物化概念基本等同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等同于马克思所描述的异化意义上的物化[4]66-68。
卢卡奇关于物化的狭隘性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了黑格尔的误导。由于在写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时,马克思的《手稿》还尚未发表,卢卡奇只好跟随着黑格尔的脚步,“在黑格尔那里,异化问题第一次被看作是生存于世界并面对着世界的人的地位的根本问题。然而,他在外化这一术语中却包括了任何一种形式的对象性。”[1]19可见,由于黑格尔在这一问题上逻辑混乱,对基本概念含混不清,导致卢卡奇把物化当成了必须完全扬弃的东西,因而也就十分自然地忽略了物化的积极方面。
3 物化现象的具体表现
通过卢卡奇对物化概念的定义以及他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物化概念内涵的阐释,使我们对物化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如果说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确切地说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考虑的话,那么卢卡奇则比马克思走得更远。卢卡奇不仅详细地分析了经济生产领域内的物化现象,还将理论视野扩展到了政治和社会意识领域。
3.1 生产活动中的物化
生产活动作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如同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研究异化劳动一样,卢卡奇也把对物化现象的研究起点放在了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活动之中,因此,他首先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物化现象进行了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物化主要体现在生产活动的“精确化”和生产过程中主体的客体化两个方面。
首先是生产活动的合理化。正如卢卡奇所言: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至于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他的工作也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性的专门职能;另一方面,在这种合理化中,而且也由于这种合理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合理计算的基础,最初是作为仅仅从经验上可把握的、平均的劳动时间,后来是由于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和合理化越来越加强而作为可以按客观计算的劳动定额(它以现成的和独立的客观性同工人相对立),都被提出来了。”[1]154
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原本系统的、有机的生产过程被划分成诸多彼此相互独立的、专门的步骤。因此,单个的生产者不再需要掌握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技能,生产者的劳动呈现出简单化、重复性强的特点。由于劳动过程的简单化、重复程度高,最初只能是生产者本人凭借经验把握的平均劳动时间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劳动过程,变成了可量化的、精确化的东西。生产过程中一切不利于提高效率的不合理因素被消除了。
其次是生产过程中主体的客体化。由于生产活动的机械化,一方面,生产产品的时间成为了一个确定的、由机器决定的值,而作为生产者不论是否愿意都必须遵守这个值。另一方面,在生产活动中,人的活动简单化,人不需要任何的计划和思考,只需要跟着机器运转的步调不断重复近乎无意识的操作。人的自由意志被排除在生产活动之外,原本作为人的工具的机器现在反过来把人当作了自己的工具。由此,人成为了一个客观之物存在于生产之中,而机器却似乎成为了生产的主人,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机器奴役着人,人在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性彻底丧失了。
3.2 政治运行中的物化
在分析完生产活动中的物化之后,卢卡奇转而开始分析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中的物化现象。他认为,要使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方式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就必须创造出一套合适的,在结构上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运行机制,用暴力机器来维护这种生产方式所构成的经济基础。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运行中的物化,卢卡奇进行了十分形象的描绘:“如同生产的合理化一样,在政治运行中”法官像在具有合理法律的官僚国家中那样或多或少是一架法律条款自动机,人们在这架机器上面投进去案卷,再放入必要的费用,它从下面就吐出或多或少具有令人信服理由的判决:因此,法官行使的职责至少大体上是可以计算出来的。”[1]165资本主义社会合理化的生产方式导致了政治活动和政治运行机制的机械化,政治统治完全是一种机械化的、无聊的劳动,国家成了独立于人之外的、按照自有规律运行的客观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政权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其个人政治能力的高低丝毫不会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国家政治事务的处理和解决成为了一种毫无主体性可言的例行公事。
3.3 思想意识的物化
物化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物化现象的内化,即人的意识的物化。外在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物化,造成了人本身内在观念上层建筑的物化,使人形成了物化意识。正如卢卡奇所言,由于物化已然内化为人的自我意识“这时,商品的商品性质,即抽象的、量的可计算性形式表现在这种性质最纯粹的形态中:因此,在物化的意识看来,这种可计算形式必然成为这种商品性质真正直接性的表现形式,这种商品性质——作为物化的意识——也根本不力求超出这种形式之外;想反,它力求通过‘科学地加强’这类可理解的规律性来坚持这种表现形式,并使之永久化。”[1]161
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存在,物化导致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丧失了主体性,成为了机器的附庸。而作为拥有自由意志的高级动物,人本应该起来反抗和阻止,并铲除物化现象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可是,人却丝毫没有批判和超越物化的意图和能力,反倒将其视为一种自在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自身的必然命运来遵循和服从。更可怕的是,这种缺乏批判和超越物化现象的意识不仅存在于普通工人和下层民众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在于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人士的脑海里,成为了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5]24-27
4 结 语
物化思想是卢卡奇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也是《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精华所在。虽然他的物化思想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甚至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但是瑕不掩瑜。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人的意识物化的深刻分析,实际上是从根本上论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典论断。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杨金海.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三十六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5] 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