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的“理想”与“现实”

2018-02-09张亚欣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产阶级天使慈善

摘 要: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被冠以“家庭天使”的称号。由于统治阶级的过度宣传,人们通常笼统的认为中产阶级女性就是幽居家中闭门不出的形象,然而现实里她们既可以从事生产性工作,也可以投身慈善等公共领域,闲暇还有丰富的文娱活动,她们的现实生活远比理想中要丰富多彩。

关键字:家庭天使;中产阶级妇女;理想与现实

英国女性形象的变化跨越了漫长的世纪。本文重点论述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家庭天使”。由于“家庭天使”这一完美的女性形象符合当时英国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要而被广泛宣传,可现实里的中产阶级妇女却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完美”,她们除了照顾家庭之外还会外出进行正常的文娱社交活动,一部分女性还会走出家门进入工作岗位,还有的女性通过慈善活动为自己争取到了政治权利,这些行为看起来与固守家庭的“家庭天使”形象格格不入,但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本文意图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再现中产阶级妇女生活丰富多彩的另一面,还原一个真实、生动的中产阶级女性形象。

1 理想中的“家庭天使”

19世纪的中产阶级男性信奉“两分领域”思想,提倡将公共领域与家庭严格的分开。他们心中的理想模式是男性负责外面的世界,女性负责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这种按性别划分的分配方式试图把女性从公共领域剥离出来,致力于打造出柔弱、顺从、优雅、高尚且专属于家庭的“天使”形象。他们对“家庭天使”主要有两方面的期待,一为“才”,二为“德”。“才”是指管理家庭的才能,中产阶级男性希望女性为他们打造一个“甜蜜的家”,这个“甜蜜的家”既指舒适的人居环境,更意味着和谐的家庭关系;“德”是指他们期望女性本身具备高尚的品德,能够保卫他们“失落在外的”美好道德。

中产阶级对家庭的高度重视要求女性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家庭上面,如果将家庭看作一个微缩版的世界,男性则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这个世界的核心。“家庭天使”作为中产阶级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持家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特质,女性必须要具备管理家庭的才能。作为家庭的女主人,她们需要按照中产阶级的审美把房子装饰的温馨而又不失格调,时刻保持房子的舒适与整洁,“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他要听从和尊重丈夫,要在丈夫的监视下监管仆人的活动,成为一个维多利亚大家庭的慈爱的母亲”。总之,按照中产阶级男性的理想,家庭就是女性的事业,和谐的家庭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舒适的家居环境就是女性价值的最大体现。

“家庭天使”除了持家之外被赋予的另外一项特质是守护道德,确切的来说是守护男性“失落的”道德。工业革命时期,昔日他们身上的美德在复杂的商业竞争与诡谲的政治斗争面前逐渐消失殆尽。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与一切虚伪与肮脏隔离的地方。家庭里的女性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从而具有一切美好的品质,比如贞洁与奉献、顺从与柔弱、虔诚与温柔。守护道德的责任自然而然就落到女性的身上。正如萨拉·路易斯在《妇女的责任》中指出的那样:“妇女的任务体现在平静、爱和无私中。”考文垂·帕特摩尔的在他的诗集《家庭天使》写到:“她有虔诚的气质,天使般的神情;最善良的人所知善良的事都写在她那亲切的脸庞,失去信仰的人从她的神情可看见天堂和希望……纯洁的妇女的生活应该完全在家中。她维护着较高的道德水准,保护丈夫的良心。”

中产阶级男性期待家庭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绝对分离。可是现实里公共生活总是与家庭生活交织在一起,“家庭天使”只是男人树立的一种空灵的想象。

2 天使光环下的现实生活

“虽然中产阶级极力宣扬家庭天使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但是中产阶级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两分领域,不存在界限清晰的男女角色分工,也不存在幽居家中的家庭天使。”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详述光环之下中产阶级妇女的现实生活。

18、19世紀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让女性得以更多的出现在公共场合。“戏剧的普及使他们无论在大都市还是在乡村都可以听到各种样式的歌剧、音乐会等,有时可以亲自参加表演;各种各样的舞会、晚宴茶会都是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机会。”除了公园与舞会之外,中产阶级女性还有一种独特的娱乐活动,那就是购物,“19世纪中后期购物娱乐已经成为家庭休闲的一部分,百货商店为女性提供了一个体面安全的场所,购物成为女人的重要娱乐活动”

外出工作也是中产阶级女性生活的选项之一。由于中产阶级发展状况良莠不齐,除了上层中产阶级生活状况较好之外,中下层中产阶级家庭仅依靠男性一人的收入难以保障家庭的正常生活,这就迫使家庭里的女性重拾生产性工作并随之获得一定程度的独立。“例如乔治·霍利约克的母亲,在照顾11个孩子的同时还要管理自己的企业。石匠詹姆斯·威廉姆斯在发展个人才能的时候,他的妻子在维克汉姆市场经营了一家店面,威廉姆斯夫人成为了丈夫的生意伙伴。”[1]

在19世纪早期,家庭教师、护士和女佣是女性能够从事的为数不多不会受到指责的职业。家庭女佣最初的情况是当一个家庭有太多女孩的话会把女孩送到同一阶级的亲友家中,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让她们学习如何操持家务与管理家庭。到了19世纪中期,女佣的工作就多由乡村的下层女孩来担任,从此家庭女佣不再成为中产阶级女性的选择。护士这一行业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入职程序繁琐,对人员的智力与素质要求较高,这一职业曾经也一度不为人所接受,后来在南丁格尔等人的努力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稳定而受人尊重的职业,以至于后来不少的中上层单身女性也愿意加入其中。19世纪中后期一些注重教育的上层家庭为家教提供了广泛的市场。“1851年,埃塞克斯的教师中有65%是女性,在伯明翰的教师中有79%是女性。……在1891-1901这十年里,学校女教师从16000人增加到21000人。女教师在1891年的之前的增长就已经非常迅速,1841年人口记录中,有29840名学校女教师和女家庭教师,男教师只有17620人。”

慈善活动在中产阶级女性的生活中成为潮流。英国的慈善史可谓源远流长,其中女性在慈善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18世纪后的慈善活动大多是由男性组织,但是他们缺少对琐碎事务的管理才能,女性却天生精于此道,所以多数慈善团体的实质管理者都是女性。“慈善工作之所以吸引中产阶级妇女的原因在于女性的传统角色和家庭事务密切相关,许多人都认为它是妇女家庭事务的拓展。女性天生慈悲,是温柔、顺从、奉献的化身,照顾和关爱弱者是她们的天性和责任。”[2]到了19世纪中期,女性的影响力通过慈善活动已经扩大到了政治经济领域,更重要的是她们摆脱了男性赋予他们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家庭天使形象,开始在公共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家庭天使”从一开始就带着浓厚的男权色彩,男性一厢情愿的把自己对完美女性的幻想强加给现实里的中产阶级妇女。绝对的“两分领域”在现实生活里也是不现实的,“中产阶级家庭与外界并非绝对分离,中产阶级妇女是所谓公共领域的参与者,中产阶级男性也有亲密的家庭生活,所以中产家庭信奉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并不完全吻合,只是他们的理想与期待”[3]中产阶级妇女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活跃的慈善家、博学多思的作家与家庭教师。尽管19世纪的英国整体的社会风气还是男尊女卑,但是中产阶级女性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坚韧,成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婚姻家庭生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2][美]保罗·福赛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梁丽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英]劳伦斯·詹姆斯:《中产阶级史》,李春玲,杨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作者简介

张亚欣(199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生,专业方向:世界近现代史。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产阶级天使慈善
天使之爱
DesignER CHINA
慈善义卖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曾经不是说好,要好做,彼此的天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