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组织公民行为研究概观

2018-02-09刘阳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刘阳

摘 要: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检索工具,检索的时间范围限定于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主题词选定为组织公民行为,检索得到相关文献共计1464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法梳理国内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的文献,发现:相关主题研究的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这一主题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管理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现有研究成果多出自于重点高校,在研究地域上呈现集聚趋势。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中心性分析,发现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关键词主要有:“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契约”,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这些热点关键词展开。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社会网络分析;共现分析

1 引言

Katz和Kahn两位学者在1966年首次提出“组织公民”的概念。他们的观点是一个“健康”的组织需要存在以下三种行为:(1)引导并把员工留在组织中;(2)完成工作要求的职责;(3)角色要求之外的创造性、自发性行为。其中第三种行为就是组织公民行为的雏形[1]。Organ 在1988 年的著作《组织公民行为:好战士现象》中正式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2]所谓组织公民行为就是指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或奖惩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的确认,超出正式工作职责范围,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运作成效的员工行为总和。面对数量众多的组织公民行为相关文献,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有关组织公民行为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国内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研究的现况,同时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期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文献的社会网络分析

通常情况下,文献的关键词紧扣整体研究的主题,而且不同关键词之间也存在着某些内在关联。关于同一研究主题多篇文献的关键词之间相互交叉,关系极为复杂。通过使用在情报学和图书馆学中大量应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现有相关主题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共现分析,不仅可以厘清关键词之间交叉复杂的关系,还可以从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三个角度对所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深入分析,在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现有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核心和演进趋势。

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步骤

本研究选择“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主题词;将时间跨度限定为从200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确定为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文献,匹配以“精确”模式检索,检索得到相关主题文献共计1464篇,并以这些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社会网络分析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提取与统计:使用BICOMB软件对检索所得研究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第二步,高频关键词统计:经过第一步的统计汇总,本研究共得到4676个关键词,根据研究的需要,将词频的阈值选定为大于等于15的关键词(共计29个)并以此29个关键词作为选定时间跨度内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接着使用BICOMB软件系统输出书目共现矩阵的功能输出一个由这29个高频关键词所构成的29*29关键词共现矩阵。第三步,二值化处理。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中的NETDRAW模块能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因而本研究将运用UCINET软件将二值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转化为可视化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见图2)。第四步,生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2.2 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重点之一。中心性分析就是研究个人或者组织(节点)在其社会网络中具有怎样的权力,或者居于怎樣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是社会网路分析者最早探讨的内容之一。[3]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中心性分析,就可以挖掘出规定时间范围内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中心。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比较常用的指标对中心性进行分析,分别为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本文采用度数中心度进行分析。

(1)度数中心度。度数中心度是一个较为简单容易理解的指数。节点A的度数中心度就是通过与节点A直接相连的其他节点的个数来度量。如果一个节点与许多其他节点直接相连,我们就说该节点具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有关理论,某一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的值越大表明与这一关键词直接相连的其他关键词的个数就越多,也直接说明这一关键词越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使用UCINET软件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点度中心性分析,运算的结果如下表3。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相对度数中心度数值排在前五位的关键词分别是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契约。因而这些关键词是选定时间范围内组织公民行为领域主要的研究中心和热点。

2.3 凝聚子群分析

大体上说,“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行动者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行动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直接、紧密、经常的或者积极的关系”。[4]研究行动者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是凝聚子群分析的目的之一,因此在本文中使用凝聚子群分析来挖掘不同关键词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凝聚子群定义及分析方法,包括派系、n-派系、n-宗派、k-丛及凝聚子群密度等。本研究用到的主要是k-丛和凝聚子群密度分析。

(1)k-丛。一个k-丛就是满足下列条件的一个凝聚子群,即在这样的一个子群中,每个点都至少与除了k个点之外的其他点直接相连。使用UCINET软件对生成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k-丛分析,下面是对本研究构建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k -丛分析的结果, k 的取值为2共找到416个2 -丛。从结果来看, 2 -丛的规模都比较大, 大部分2 -丛的规模都大于4 , 说明大部分关键词都和其所属的丛中至少其他2个关键词有直接关系。这表明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关键词共现的范围很广,大部分关键词都和很多其他关键词有直接的联系。endprint

(2)凝聚子群密度分析。凝聚子群密度主要用来测量一个整体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凝聚子群的密度等于子群密度与整个网络的密度之比[5]。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该值越向1靠近,表明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群体之外,意味着派系林立的程度越小;该值越接近-1,表明子群体之间的关系(即外部关系)越少,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群体之内,意味着派系林立的程度越大;该值越接近0,表明派别内外关系数量相差不多,关系越趋向于随机分布,看不出派系林立的情形[6]。使用UCINET软件对生成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凝聚子群密度分析,得到凝聚子群密度达到0.989,接近于1表明处于子群外部的关键词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整体网中派系林立的程度较小。

2.4 核心-边缘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即根据网络中结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网络中的结点分为两个区域,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可以对网络“位置”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区分出网络的核心与边缘。[7]本研究借助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方法来分析现有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研究的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使用UCINET软件对生成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包括: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心理契约、工作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心理资本、变革型领导、工作满意度、任务绩效、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情感承诺、工作态度和工作满意感。处于边缘区域的关键词有:影响因素、绩效、反生产行为、前因变量、结果变量、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知识共享、信任、中介作用、社会交换、组织公平、关系绩效、印象管理和人力资源。分析以上处于核心区域的关键词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多是从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两个视角对组织公民行为展开研究。现有的研究对处于边缘区域关键词的关注仍然较少,如反生产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被很多研究者所忽略。因而未来相关学者要注意边缘区域关键词的挖掘,继续丰富和发展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大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研究体系。

3 结论

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进行中心性分析,发现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关键词主要有:“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契约”,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这些热点关键词展开。依据这些热点关键词初步建立起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体系。凝聚子群和凝聚子群密度密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中关键词共现的范围很广,大部分关键詞都和其他关键词有直接的关联。且现有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并没有出现在小范围内过度集中的现象,研究者能够在现有研究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扩展。通过核心-边缘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核心区域,针对边缘区域关键词的研究仍然较少,如“信任”和“知识共享”与其他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概率最小因而深入探讨这二者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就更为稀少。未来的研究要多以探讨边缘区域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为主,进一步挖掘组织公民行为背后形成的机制、构成要素和结构,不断地扩大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王川坡.基于工作满意度中介效应的工作自主性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4.

[1]刘欢.心理授权对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工作满意度为中介[D].厦门大学,2012

[3]刘玲.基于UCINET的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图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吕海拜.合著网络中作者的合作模式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04:549-555.

[6]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Z].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党亚茹,王莉亚.中国各省区间SCI论文合作分布研究[A];第八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分析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