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宝宝舌尖上的安全

2018-02-09王谆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立法食品安全监管

王谆

摘 要: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其中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奶粉问题作为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安全尤为重要。前几年,问题奶粉事件频发,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奶粉行业优势重建道阻且长。为了重建我国的支柱产业,国家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奶粉企业应良心生产。社会各界、各部门齐心协力,重振我国奶粉行业,守护好中国宝宝“舌尖上的安全”。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食品安全;奶粉问题;监管;立法

引言

非传统安全是非军事、政治和外交等新安全领域中的全球安全、国家安全和人的安全通过互信、互利、平等、协作而形成的不受任何形式的危险、威胁、侵害和误导的外在状态和形式及内在主体感受。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动态性等特征。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恐怖主义、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

其中,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广泛存在。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以前的食品安全问题

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或某个环节处理不当引起的,而现在的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则是人为故意造成的结果。

奶粉是很多婴幼儿主要的食物来源,而他们的抵抗力相较于成人来说又相对偏低,奶粉的安全,关系到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全世界的孩子都会喝奶粉,所以奶粉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安全问题。

1 我国奶粉行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婴儿潮的到来给我国的奶粉市场带来巨大考验,同时也带来巨大商机和挑战。作为家庭的中心,妈妈们会更加关心宝宝的食物安全问题。据调查发现,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08年前的30%左右,跃升到50%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场,这一数据更是超过70%。

1.1 对奶粉行业这一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奶粉行业屡爆丑闻。 2003年安徽阜阳使用劣质奶粉的“大头娃娃”事件和2008年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患儿长期食用含工业原料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患上肾结石。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检出含三聚氰胺乳粉的企业名单。2009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又检验出:味全婴幼儿奶粉中含有致命的坂崎肠杆菌。屡次发生的问题奶粉事件,使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降到了冰点,继而不惜花费高额费用,从各种渠道购买国外奶粉。

根据一份2013年的数据,从2008年9月到2013年春天,196万中国父母通过淘宝公司购买洋奶粉,这一花销超过了163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人花费8348元。“我们砸了自己的招牌”。2008年毒奶粉事件后,一位奶业从业者的预言一语成谶。从2010年起,大批中国大陆民众到香港采购奶粉,甚至出现水客恶意囤货。由此,香港兴起了一波波游行,市民高举“内地宝宝喝奶粉,香港BB食面粉”的标语。导致2013年3月1日起,香港的奶粉成了限购商品。

1.2 奶粉安全发生问题后的后续状况

在这之后,国家也进行了大力整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奶粉进药店等。2013年2月,“奶粉进药店”项目在北京开始进行公共测试运行,4家试点药店的5个门店率先在店内引入了自动售货机。但这一举措呈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究其原因,普遍存在价格高、购买量少和手续复杂等问题。

直到现在,购买国外奶粉依然是国内民众主流选择,尽管外国奶粉价格不菲,但家长依然愿意买单。举一个例子:在英国,很多时候关闭一家工厂往往意味着一个小镇的没落。但据金融时报道,在英国肯德尔的一家奶粉厂被中国婴儿的胃所拯救。该厂创立的康多蜜儿牌奶粉,大量向中国出售。

与之抗衡的一些国内乳企,也提高价格,营造一种“越贵越好”的假象,却不愿意真正提高品质,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种病态。奶业市场的变化,也殃及了奶农,从2014年底开始,山东、河北、内蒙古、江苏、广州等地,陆续出现了倒奶杀牛的心痛景象。“乳品行业消费者信任是关键,几年前这种信任在中国市场几乎消失,中国本土乳品企业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努力才能重建信任。”全球乳品贸易联合会原主席霍尔(Richard Hall)评论说。

探究其本质原因,首先是部分商家的道德缺失,一味的追求利益。其次是国家的立法不完善,各监管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容易出现多头执法、重复执法而又没有执法到位的现象,直接导致对食品监管问题的不到位。最后是处罚力度不够,查到违法行为,稍作整顿,又重新面世。犯罪成本太低,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2 由此造成的严重危害

2.1 政府公信力下降

食品安全,尤其是最娇嫩的奶粉行业问题频发,使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会导致民众对党和国家有不满情绪,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

2.2 国际形象降低

奶粉业出现的问题,使我国的国家形象大受打击。“三鹿事件”发生后,很多进口我国奶粉的国家马上取消了合作和进口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发表了联合声明,希望中国当局引起重视,对婴幼儿食品安全进行严格监管。

2.3 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本该是国家支柱产业的行业,却问题频发。民众热衷购买洋奶粉,把本该带动的本国经济增长指数全都贡献给了国外,着实令人惋惜。

3 发达国家的奶粉安全管理值得借鉴之处

3.1 荷兰

荷兰婴幼儿奶粉以高质量和安全享誉世界。在荷兰,适用于婴幼儿奶粉的法律法规包括欧盟、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及荷本国关于乳制品生产、销售的所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从奶源、生产到销售全程监管。执法人员也不能是商业企业的合伙人或者受益人。尤其有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了荷兰婴幼儿奶粉安全和质量。向前追溯,即发现某个环节的问题,通过对之前环节的追溯,找到问题并解决。向后追溯,即發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要立刻向后追溯到成品,并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减少可能造成的危害。且在包装上必须明确标明所有成分。endprint

3.2 德国

德国的严谨世界出名,而德国的奶粉更是高出欧洲标准。在德国,婴幼儿奶粉执行的是“欧盟生态奶粉标准”。此外,德国把奶粉列为药品管制对象,必须要通过德国卫生部门的检测。而在很多国家,奶粉仅仅属于食品管理体制的范畴。德国还有一个在政府要求下成立的权威消费指导组织——OKO—TEST,创立于1985年,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公平公正的各类产品评测。组织人员经常不定时出入各大商超,测评有关于民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产品,以月刊形式出售,为德国消费者提供权威消费指导。并且,德国的婴幼儿奶粉不含香精和糖,更有益于宝宝健康。

3.3 美国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是美国奶品质量安全的主管部门。早在1924年,美国就制定了《奶品条例》,并经过多次修改,已成为美国规范和监管奶制品行业各个阶段的操作指南,以保障奶品安全。一旦流通在市面上的奶粉出现问题,会面临巨额罚款,很难东山再起。

4 国家积极出台相应的对策

4.1 国家全方位规划布局,加强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需大力开展行业整顿。对《食品安全法》进行完善和修订,进一步提升乳品行业的国家安全标准。加强政府监管能力,从养殖、奶源、生产、加工、销售和售后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建立追溯体制。

4.2 建立共同监管、社会共治的各部门合作机制

奶粉行业管理不是单一部门管理,应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监管。各部门应派遣专门人员不定期临时抽查奶粉品牌,对于不遵守法律、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生产不合格奶粉的企业,政府应公布品牌名称,加大打击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3 丰富和完善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刑罚种类

降低食品安全犯罪的入罪门槛,用最严厉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去惩戒犯罪。责任追究细化,一旦发现问题,不能只追究犯错当事方,应找到源头和后续,一网打尽。根据犯错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罚。

4.4 加强法制教育,进行社会普法宣传

奶粉卖的是信任。奶粉行业最重要和最本质的,是生产奶粉的经营者,要有业界良心。这是其他任何外在的条件无法制约的。“人之初,性本善”这条古训,用在这里最为合适。全社会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影响民众用正确道路发家致富。

5 结束语

“十三五”全国奶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也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2017年1月24日上午,习主席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时强调:“我国是乳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

从中,欣喜的看到了中国奶粉未来的希望,守护好宝宝“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奶粉行业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期待将来的中国妈妈,可以放心自豪的购买我们中国的奶粉!

参考文献

1.陈晓平.奶粉市场的微妙变化(1994-2017)[DB/CD].21世纪商业评论,2017..

2.李莎莎.非传统安全视角下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及立法[D].2013.

3.王剛.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及危害[D].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法食品安全监管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