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知天命”思想的历史解读

2018-02-09杨柳青青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天理孔子

摘 要:天命观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开始,学者对其从未停下过研究的脚步,仅注疏集解便有百家之言。其中,“天命”这两个字更是在《论语》中反复出现,从古至今儒学者对“天命”的理解整体上以天命观为基准,结合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发展、深化。按照时间顺序将百家之解分析、比较、整理、总结,形成对“知天命”的综合认知。

关键词:孔子;知天命;天理

天命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内核,以天命观的形式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余年。从何晏的《论语集解》,到皇侃的《论语义疏》,至邢昺的《论语注疏》,再及朱熹的《论语集注》,乃至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对“天命”的注解与时俱进、通而不同。到了近现代时期,孔孟儒学的复兴使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史坛。本文致力于古今注疏整理贯通,为后续的儒学研究提供参考。

西周以来,所谓“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孔子不承认有活灵活现的有人格的上帝;他所说的“天命”,也不能理解为上帝的命令。那么孔子所说的“天命”到底所指为何?而孔子的思想都凝聚在《论语》之中,与“天命”有关的段落共三处。一是为政篇第四章的“五十而知天命”,第二处是季氏篇第八章的“畏天命”,第三处是尧曰篇第三章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本文仅对“五十而知天命”一处的“知天命”进行解读。

《论语·为政》有孔子总结自己的晚年生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所感知的天命究竟为何物?这就是讨论孔子天命观的最基本问题。后世学者对《论语》作出了多种注疏集解,体现了儒家天命观的历史走向,也为孔子天命观的研究讨论留下诸多资料与见解。

1 汉代经学与朴素天命观

据孔子第十世孙孔安国注,孔子“知天命”为“知天命之始终也”[1]。南朝梁儒学者皇侃对“始终”作出解释,认为“终始,即是分限所在也。”[2]由此可知,天命即为穷通之分。穷通意指人生的贫困与通达,即财富的多少。天命则对个人的财富积累有先见之分。

王弼有文言:“天命废兴有期,知道终不行也。”[3]其认为孔子的道并不行。然而知其道不行并不是知天命的真谛,重要的在于知道自己的道不能行之后,通曉了天命始终的宿果,仍不放弃自我,坚持己行,以此激励众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延续生命,领略真知。皇侃在《义疏》中也有引熊埋的议论说,“既了人事之成败,遂推天命之期运,不以可否系其理治,不以穷通易其志也。”[4]即使领会了天命对自己人生际遇的安排,也不能因为人生财富的多少改变自己的志向,不因为结局就消极对待过程。然而,西汉孔安国之释明显并未理解到此层含义。

2 宋明儒学与“知天命”

韩愈在《论语笔解》中有言:“天命深微至赜,非原始要终一端而已。仲尼五十学《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曰知天命。”[5]

天命并非是“原始要终一端而已”,换言之,韩愈认为孔安国“知天命之始终”的理解并不完备。进而李翱补充说到:

天命之谓性。《易》者,理性之书也。先儒失其传,惟孟轲得仲尼之蕴,故《尽心》章云,尽其心,所以知性。修性,所以知天。此天命极至之说,诸子罕造其微。[6]

李翱从人性角度出发,提出尽心知性,修性知天,开始以心性释天命,为后世儒学的发展引领了一条崭新的导向。唐代大儒善于从前代儒家学者的论著观点中发掘孔子思想的真谛,并最终提出且形成了道统说,推动儒学发展,成为儒家的一贯思想。

宋代大儒朱熹真正明确了道统概念。然而,在朱熹之前的北宋,对唐代的新思想先进行了吸收与汇通。比如,宋代邢昺的《论语注疏》便结合了以往汉唐儒学者的解释:

五十而知天命者,命,天之所禀受者也。孔子四十七学《易》,至五十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也。[7]

邢昺认为知天命既是穷理尽性,又是知天命之始终,但并未解释“穷理尽性”与“知天命之始终”这两者的转化关系,只是单纯的将孔安国与韩愈的思想进行机械式叠加。直到朱熹将北宋诸儒的观点整理正义之后,明显可以看出,“五十而知天命”的解释被集中在“穷理尽性”之上。如《论语集注》中对程颐观点的引用:

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8]

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自己对“五十而知天命”的认识是:

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9]

宋明儒学中,理学盛行,提出天即理也的最高标准,而朱子将天命定义为世间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也就是说,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至此,儒学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进入新的研究领域,以始终、穷通来区分命,延伸为气理二分。宋代之后的儒者虽稍有解释,但也并未超出朱注。

宋明儒学更加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性角度出发,将“知天命”的释义由知天命之始终逐渐转移到穷理尽性上去。这个阶段的“天命”可以基本解释为义理,即人性与天道运行的规律。

3 清代朴学与“知天命”

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随着汉学的兴起,清代的传统学术研究从以求实切理为帜志,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明末清初,在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的影响下,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征不信”,以汉儒经说为宗。

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对“五十而知天命”的理解回归汉儒训诂,但他却认为孔安国的注解“难晓其意”,皇侃所引用的注疏二说不符合原意。如:endprint

天命者,《说文》云:“命,使也。言天使己如此也。”《书·召诰》云:“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哲与愚对,是生质之异,而皆可以为善,则德命也。吉凶、历年,则禄命也。君子修其德命,则自能安处禄命。[10]

刘宝楠首先像先儒一样声明天命为天之所命,同时又进一步将“天命”解释为德命和禄命。分天命为“德命”与“禄命”,并不始于刘宝楠,清代经学家阮元《性命古训》中已有此种分法。所谓“禄命”,指吉凶祸福,死生穷达,就是气数之命。所谓“德命”,指天赋人禀,善恶贤愚,实际上是指内在于人的道德使命,相当于义理之命。同时刘宝楠明确提出“君子修其徳命,则能安其禄命”,指明德命、禄命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先修其义理之命、才能安其气数之命。因此,“知天命”不仅要知晓德命与禄命之分,更要理解二者的先后顺序,通过修德命、安禄命来达到知天命。

“知天命”从汉代朴素的天道观念发展为宋明义理概念,“知天命”的“天命”具有多层含义,按照人类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其一为使命、天职之意,是人类活动的动因,人生而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驱使行为活动的发生,产生于活动之前;其二为天道、天理之意,是人类活动的规律,往小了说,天道可以为天性,指现世社会的伦理道德,往大了说,人类整体的活动规律则可以进一步扩展为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其三为命运之意,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主观上,人为了自身的命途所努力,客观上则解释为得知命运结果之后去理性认识他,如孟子所说“若夫成功,则天也”,由天决定的命在人的努力范围之外,但并非算命,是对已有结果的理解,对结局的理性態度。

参考文献

[1]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一,四库全书本。

[2]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一,四库全书本。

[3]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3页。

[4]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一,四库全书本。

[5]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3页。

[6]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3页。

[7]何晏等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卷二,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16页。

[8]朱熹:《论语集注》卷一,四书章句集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3-64页。

[9]朱熹:《论语集注》卷一,四书章句集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10]刘宝楠:《论语正义》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4页。

作者简介

杨柳青青(1993-),女,汉族,陕西咸阳,硕士,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史。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理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从量变与质变规律角度分析“存天理,灭人欲”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