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今文学派社会学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2018-02-09王晓峰
王晓峰
摘 要:近代是中西学交流碰撞的时代,晚清盛起的今文学派及其宣扬的社会学思想令人瞩目。晚清今文学派在继承今文学精神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这一学术群体从一开始就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他们曾代表过一个时期的社会前进方向,体现了时代呼声。不论人们是否承认晚清今文学派对于传统文化近代化作出的努力,这一事实已融合在西方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中。
关键词:晚清今文学派;社会学思想;启示
对晚清今文学派及其学术思想褒贬者皆有之,顽固派认为他们不精国粹,而已洋人之学惑民,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则认为它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而当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对于其的指责也是相当激烈。其实站在现在的角度应当设身处地,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也许人们就不会那么苛刻了。孙广德先生曾说:“应抱一种正确的态度,就是不可对当时的人存有嘲笑轻蔑甚至怨恨之心,而应对他们作同情的了解,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的见解寻求时代的意义”,这并不是要我们放弃价值判断,而是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作严肃的历史评析。
1 历史变迁中知识分子的彷徨
晚清今文运动至戊戌变法时期达到高潮,今文学派所宣扬的社会理想的正面效应得到传播。此后,今文运动迅速落潮,至民国以康、梁、严为代表的晚清今文学派在不自觉中或多或少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在他们眼中是日本经验战胜西方事理的事实,从而转向日本学习。在此期间,又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表现为在三者之间的犹豫彷徨,如此近代中国社会的痛苦转型也深深烙印在这代知识分子变换跳跃的身份上。
与完全的现代知识分子相比,晚清今文学派接受过正统的封建儒学教育,因此,“忧道”是传统文人的主要思想状态,“道统”在士人的心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家国情怀”和“名节骨气”是这群士人的立身之本,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是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当然,这种思想情怀除却“颂圣文化”等愚昧落后的内容后,同西方民主思想等融合在一起,也造就过戊戌六君子、林觉民等爱国先进知识分子。但不可忽視的是,这也会一定程度上偏向传统、抵制现代。
对于由康有为发起的今文运动对西方社会学引入的评价,不仅要看前期和高潮期,更需要看后期的嬗变。晚清今文学派对于西方社会学的鼓吹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的目的,所以理论一旦在政治上难以施展或有所挫折,就会回过头来重新考量理论本身。辛亥革命的成功直接宣告了清朝的灭亡和保皇理想的破灭,带给晚清今文学派极大的震撼,从这一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历程前期顺应了时代,而后期则与主流思潮相背而行。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以今文学说转向为清廷辩护,并成立保皇会而抗拒革命,反对民主、力主立宪,同严复发起筹安会、企图复辟帝制一样,广为世人诟病。因此,西方社会学的引入在这个意义上并没有起到他们所宣扬的社会进化论的作用。
在与革命党人论战中,显示了晚清今文学派对传统文化的卫道精神,但这种精神已与新历史时期的士人“道统”偏离,他们曾经所宣称的“世道必胜,后胜于今”的进化论在一定程度上已被阵营之见所左右。他们既不愿同腐朽的清廷同流合污,又不愿更进一步接纳革命党民主共和的理念,这势必使他们处在一个两难境地。
2 晚清今文学派社会学思想的启示
从学术价值来看,晚清今文学派对近代中国社会学的建构有着奠基之功。首先,他们引进和吸收了西方社会学的诸多理论,如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平衡论等理论,并在维新变法期间对社会学的大力宣扬,形成了近代中国最初的社会学理论形态——“群学”。其次,他们认为中国史家注重探究社会盛衰兴乱,与西方社会学侧重点有异曲同工之处,既提倡西学又巧借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变易思想、中庸思想等,中西学的会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使得社会学在传入过程中实际上就已开始了初步的本土化进程。再次,社会理念的新旧并存,与西方社会学产生于自身内部原因不同,中国近代社会学思想的萌芽并非由于资本主义的扩张、社会阶层的变革,这根本上源于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社会结构的剧变,时势推动下的社会被动转型必然表现为进步与落后并存。最后,晚清今文学派在使西方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深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使学术趋向功利性以解决社会危机是适合近代社会的必然要求,经世致用的学术态度使得建构的社会学思想具有较强的实践品格。
透过对晚清今文学派在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的努力的研究,对于当下社会学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此,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启示:
其一,坚持以传统优秀社会思想与当代先进社会学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融合。离开中国社会实际谈社会学科的建设,割裂与传统的联系而一味寻求现代先进理论必然是失败的。晚清今文学派在引进西方社会学时赋予自身重大的使命是在东西方文化冲突碰撞的背景下,在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借助社会学的力量解析社会问题,拯救国家人民于危亡之中,并达到振兴民族的最终目的。康有为、梁启超借今文经学之力宣扬西方社会学,致力于传统文化变革;严复在辛亥革命后多数知识分子倒向西方文化后,力图拯救中华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即便被人诟病其学术左右摇摆。从传统与现代这一角度上看,晚清今文学派无疑是高瞻远瞩的。韦伯曾强调,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决不能建立在抛弃自身古老文化的基础之上。晚清今文学派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学术行为也许出自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也许由于他们继承的是“士大夫”身份而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但却值得我们当代人的坚守和深思。
其二,坚持学术回应时势,时势促进学术的实践品格。近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错综复杂,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晚清今文学派社会学思想的实践品格来源于近代社会,甲午战争的失败被视为日本学习西方的胜利,从向西方学习到向日本学习,晚清今文学派的社会学本土化实践很好地呈现了学术与时势的互动关系,也可以从中看到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具有创造性的主动探索。他们鄙弃“为学术而学术”的治学态度,认为学问应当直面社会现实,而在实践中时势又该补益学问。这种双向作用不仅能为社会学研究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还能使社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晚清今文学派社会学思想的实践代表了当时一种救亡图存的道路,根据自己的判断,立足于社会实际,结合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希冀引导中国社会走出困境。就目的而言,晚清今文学派所发起的学术革新或政治运动都是为了经世致用,都是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国家危机。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我改学社会学,学一门学科总得有个目的。我是想通过学社会学来认识社会,然后改革社会,免除社会人们的痛苦”,晚清今文学派对于西方社会学的发扬也有着这一清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广德,《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
[2]刘巧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严复晚年思想》,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3]费孝通,《费孝通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