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具体运用

2018-02-09王向阳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土地测绘应用

王向阳

摘 要: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本文介绍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探讨了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方向及其特点。

关键词:实时动态RTK;土地测绘;应用

土地测绘工作大部分在野外进行,风险较大。原来运用水准仪与全站仪等方法, 同时结合其他的测绘工具(进行土地测量),其自动化低,测量成果不直观,工作效率低, 随着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发展,土地测绘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工作效率提高明显。

1 概述

实时动态(RTK)定位测量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仅表现在土地测量方面,在其他的领域中也具有突出的表现。具体来说,该系统与其他测量系统相比较具有较高的观测效率,并且这一测量系统为实时监测,随时随地都能够有效的保障测量的准确性。同时,测量的时间短,仅仅几秒钟就能实现对坐标的确定,并且准确性高,因此在观测的过程中的极少有出现事后返工的情况。另外,在应用的过程中,使用费用又较低,因为布点的方式更加的灵活多样,因此对于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来说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是发展中又一创新性的成果。

2 传统土地测绘技术存在的缺陷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日渐减少,合理规划日趋紧张的土地资源变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其中离不开土地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提及土地测绘,很多人会联想到土地测绘人员风餐露宿辛 苦工作的场 景,事实上,土地测绘技术一直在发展,但是就其产生的效果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之处,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最初的土地测绘是需要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并加以测量,所使用的工具只有钢尺这些简单的工具,由于地面起伏大、地形崎岖、土地形状不规整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土地测绘人员在进行土地测量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严重影响了土地测绘的精确性和严密性,此外,还有诸多人为原因的干涉,使得土地测绘工作往往会难尽人意。

第二,由于钢尺测量法所造成的误差较大,为了避免出现较大误差,转而出现了利用经纬仪的土地测绘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土地不规整造成的较大的误差,将经纬仪固定在了各块土地的凸起处,利用角度学的特点计算出整块土地的面积,这种方法较之于利用钢尺的方法虽然有所提高,但是 还是不能很精确的测出土地的面积,因此仍有欠缺,不能很好的满足土地测绘精确性和严密性的要求。

第三,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全站仪的出现有效的避免了利用钢尺和经纬仪所造成的误端,土地测绘人员不需要直接用简陋工具测量,全站仪以其自身能够 很好的避免土地的不规则形状,能够被放置在更高的位置上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在精确性和严密性以及在工作的效率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总的来说,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土地测绘事业的需要,所以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3 RTK技术的优点

RTK定位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数据可靠、精度高、自动化高与不受通视限制等优点。 在通常地势状况中,应用RTK定位技术, 一次能完成4km的半径测量,其测区范围比较大,与普通测量仪器无法比拟的。在电磁环境中,短时间内就可得到坐标,作业速度非常快,强度低,能有效节省作业费用,增强劳动效率。应用RTK定位技术,没有误差积累,仪器搬站次数减少,测量精度比较高,通常情况下,RTK技术高程与平面精度可达厘米级。RTK技术在自动化程度与通视条件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流动站运用软件控制系统,在无人工控制下,能自动实现测绘功能,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人为误差减少,确保作业精度,并且不受通视条件、季度与气候限制,在地形复杂状况下,因地物障碍难以通视区域,仅需满足RTK定位基本条件,即可快速精准

定位。

4 实时动态(RTK)定位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4.1 地籍控制测量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应用于地籍控制测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布设控制点。点位可疏可密。如图1.测区为相互独立的 A、B 两测区,应用实肘动态定位技术,就可以在△点架设基准站,在需要布设控制点A、B 区域,布设控制点,而不必在 A、B 测区中间地带布设传算点,这使交通不便的独立地区能方便地进行整体联测。采用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效率很高。不仅大大优于传统测量方式,而且明显优于GPS静态测量方式。

4.2 建设用地前期勘测

地籍碎部测量采用实时动态定位方式进行建设用地前期勘测或地籍碎部测量,与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相比较,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是采点速度快,在保持卫星连续跟踪的情况下,一般单点测量仅需要十几秒钟,与全站仪相当。但是在以基准站为中心方圆20km内,既不需要变换基准站也不需要圈根控制点。更不需要定向,这就减少了全站仪频繁换站所花费的时同,且可以使多个流动站同时工作,而互不影响。在某市某水库建设用地前期勘测中,我们通过实践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一台流动站大约是一台全站仪工作效率的1.5倍。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方式在碎部测量上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它虽然不要求流动站与基准站通视,但是要求GPS接收机的卫星信号接收天线对天通视。在测量房屋、林带时往往由于无法靠近被测地物,而无法测量,这就需要全站仪等光学测量仪器的密切配合。但是如果能够使用双系统的全球定位系统(即GPS+GLONASS 系统,目前设备投资较大),由于天空中可见卫星较多,则上面提到的情况,就会有明显地改观。

4.3 放样土地权属界线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另一个非常适合的领域是放样土地权属界线。尤其是在通视不龌、测量困难地区。在土地管理中,经常出现:土地权属界线在图上已确定,但由于实地地形复杂或通视困难等不利条件,利用常规方法很难落界的情况。在某省兴A农场与B农场之间的一条土地权属界线是以平面坐标X=5028000为界。在这条界线上多是草甸、沼泽、树林,既难架设常规测量仪器,又通视不便。我们利用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放样界址线,在电子手簿上会即时显示流动站所在点与放样线的方位、距离,仅需要单人背负流动站作业即可。我们用一天半的时间步行放样直线距离21km 另外,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测量系统还具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等曲线放样功能,适合于公路、铁路的放样。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应用高的过程中,實时动态定位系统确实具有显著的功效,尤其是在土地测绘的工作中,这一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最多并且是最重要的,不仅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能确保传输数据的稳定性,这些功能都是在抗干扰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相信该技术的发展还将提升到另一个崭新的层次上,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龙,杨德明,华庆海等.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东北测绘,2000,23(3):20-21.

[2]蔡建忠,张志勇.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土地勘测工作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3,(5):32-34.

[3]李升.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27.

[4]杨红亮.论述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低碳地产,2016,2(14):367-367.

[5]王慧峰.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1):573-573.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地测绘应用
GPS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