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史观意识

2018-02-09王洁茹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史观高中历史意识

王洁茹

摘 要:历史学习属于一门重要课程,學好历史关系学生高考及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成长及成才具有积极意义。史观意识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思维及方式,对学生学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就高中学生历史学习中史观意识培养问题进行了说明与分析,提出了历史学习史观意识培养的方法,以便学生学习历史及提高效率。

关键字:高中历史;价值观;史观意识

高中历史属于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来讲,不仅有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进入理想学府深造,还有利于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了解我国五千年传统历史文化及国外历史发展情况,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及道德观念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学好历史对学生当前及后期学习及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史观意识属于历史学习者应着重培养的一种理念及思维方式,对强化学生理解及掌握历史具有极大借鉴意义。

1 史观意识基本概念描述及其要求分析

基于高中历史学习标准要求,历史学习应能培养学生史观意识,文化素养及人文素养,可见其将史观意识放于首要位置。基于学生,应在历史学习中明确史观意思的内涵,逐步在历史学习中的以提升,以提高学生技能素质水平。而所谓史观意识,即学生通过对历史学习的过程,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及必然性,不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形成一种思维与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使用的一种行为。通过史观意识的培养,学生应能够利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分析与评价,得出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以避免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引以为鉴,减少学生可能出现历史错误的几率,及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道德意识。可以说,史观意识主要从分析历史人物事件入手,应对复杂的历史事件,不断总结与概括,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及展望未来。基于此,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因应不断加强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史观意识,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学习历史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关于高中历史学习史观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分析

2.1 加强教材的理解与学习

历史课程的学习具有其实际意义,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且事件之间的连贯性很强。根据现有教材的设置,对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极大的兴趣。如以往学生学习中常重视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说明,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只是将对作为一个故事对待,未能有效通过历史事件看到事件变化的本质,不能对学生史观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新教材的改革对学生学习历史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加激发了学生在历史事件中通过思考分析事件的本质,对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必然性及客观性有明确的认识。基于此,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应不断培养一种通过事件看本质的思维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历史事件,更有利于学生史观意识的培养;而史观意识的培养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2.2 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式及方法

基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在学生历史学习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应用。如历史具有其连续性,学生处于认知及知识掌握力度的限制,对历史事件不甚了解,缺乏认识;故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应认真听讲,积极发问,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问题及客观问题应主动提问并寻求教师的解答,以便更好学习历史。其次,加强知识连贯性的掌握,以往学生在学习中只关注考点的问题应能有效避免,以便对历史能够有明确的认识。再如,历史属于一门覆盖面较广的科学,其学习应能形成架构,以便学生能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因此,学生应主动走进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地,深入了解当前时代的文化与社会情况,对于强化学生记忆等具有积极作用。

2.3 加强整合观念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

各类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见证,也是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依据。但历史事件内容繁多,知识点复杂,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较多的盲目性,不能对历史事件有清晰的认识。对于此,学生学习中应不断总结历史学习内容,采用整合的思想将同一类事件或活动进行分类与总结,以通过这种集中讨论与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可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客观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归类与总结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其对于学生史观意识的培养将具有极大的价值。

2.4 强化各类历史资料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多,但课程时间多,故在教材编排中往往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性描述与总结,历史内容不全面及讲述不清楚的情况较多。而教师在讲述中往往只在意考点的分析,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学生应在学习中利用现代化查询手段,如档案馆、图书馆、各类历史遗址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这对于正确把握历史事件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形态具有积极作用,也对学生分析与理解起到积极作用。如清史的讲解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可以明确康乾盛世发生的必然性及清末闭关自首政策发出的客观性,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学好历史,对学生史观意识的培养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学习历史、学好历史是青年的基本任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根本保证。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由认识问题及受传统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只关注考点的情况造成了学生史观意识培养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及实际价值的体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就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史观意识及其要求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历史学习中强化史观意识的培养及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进行了说明,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恒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2)

[2]张晓静.简论中学历史学科与研究性学习[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02)

[3]姚馨丙.历史意识的迷失与重构─试论建国以来抗战故事片的嬗变[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4]李振宁.文明史观在高中历史复习中的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7)

[5]陈静.科学审视文明史观视角下的历史内在联系[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Z1)endprint

猜你喜欢

史观高中历史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