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生态课堂文化

2018-02-09张一平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理念生态

张一平

生态课堂文化基本内涵:课堂文化是指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活动所呈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是师生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课堂文化反映的是一种思想意识,是师生的一种思维理念和精神信念;课堂文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规范的化身,它符合社会对人的价值期待和行为规范的要求;课堂文化应该是以教师和学生都为主体的文化,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种主体文化处于同构与共享的整合状态。

生态课堂文化是指在生态理念下建设“和顺”、“浸润”、“高效”的课堂文化,促进学生情智共生、和谐发展。在追求“生本、生命、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堂的“生动、生成、生长”。所谓生动是指生动活泼、开放和谐地学习;所謂生成是指创意创新、不断生成的学习;所谓生长是指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进步,一起生长,既着眼于学生当下的思维、精神的生长,又指向学生未来生长的向往、期待和所应积蓄的能力。

学生学习共同体内涵: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和家长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互为学习伙伴,互求互助,互帮互暖,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据实际情况本实验项目所研究的共同体主要是学生班级学习共同体、学生小组学习共同体和学生伙伴合作学习共同体三种形式。

基于生态课堂文化理念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也就是要通过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来培育良好的生态课堂文化。生态课堂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课堂学习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的人际关系,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逐渐培育。本实验项目主要通过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来培育生态课堂文化。

学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生态课堂文化理念的实践研究价值:使学习共同体和“生态”课堂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更契合实际,将空泛的理论探讨转变为实在的行动。立足学校,根植课堂,着眼课程,探求一种有限性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生态课堂文化实践的可行途径,对学校提升内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校内涵和品质。建立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学科教学特色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起基于生态理念的课堂文化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必然促使学校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的重建,必然要求对学校的管理、文化、课程、教育教学和评价机制等进行系统规划,积极创新,因此实验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必然对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质、培育办学特色发挥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2.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建立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课堂文化形态。在追求“生本、生命、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堂的“生动、生成、生长”,因此必然能提高学生自主建构、主动发展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创造生命价值和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享受职业幸福。学校教育的改革创新关键靠教师,而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锻炼提高、成就事业、创造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因此,该研究与实践必然对教师的发展、对学校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生态课堂文化理念的实践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正确把握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和路径方法,深入研究生态理念下的课堂文化构建的内涵、条件和实施策略,以及学习共同体与生态理念下课堂文化构建的内在关系,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主张。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生态课堂文化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目标、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从而在基于生态课堂文化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道路上创出自己的特色。

2. 通过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形成生态课堂文化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使学校的办学品位、文化内涵、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较大提高。

3. 通过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使本校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善思好问的学习品质,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得到较大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情智共生、和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4. 通过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开展基于生态课堂文化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创新,使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教学革新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培养出一支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生态课堂文化理念的实践研究实施的策略:

1.对生态课堂文化的含义、要素、特征和重要价值的文献研究,对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含义、要素,以及与课堂文化相互关系的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材料、学习理论、问题研讨,深入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和路径方法,深入研究生态理念下的课堂文化构建的内涵、条件和实施策略,以及学习共同体与生态理念下课堂文化构建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话语。以生态课堂文化的基本精神引领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生态课堂文化的生成。

2.对当前学生合作学习(课内课外)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多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科教学中的常态,对促进学生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实验项目将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学生学习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以有针对性的研究从小组合作学习到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策略。

3.基于生态课堂文化理念的基本要求,优化学习共同体组织方式的研究。主要从班级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共同体、自主形成的学习伙伴共同体等几个层次,研究创新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

4.基于生态课堂文化理念的基本要求,确定学生学习共同体发展目标和内容的研究。根据生态课堂文化的基本精神,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分别研究确定班级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共同体、伙伴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和活动内容。

5.基于生态课堂文化理念的基本要求,创新学习共同体活动方式和指导策略的研究。引领学生以共同体为单位,研究建设相应的活动制度,形成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活动方式,同时探索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引领和指导策略。

6.完善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条件支持的研究。将研究支持学生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共同成长的条件支持,包括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和活动场所,以及对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激励评价机制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同体理念生态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共同体的战斗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