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域下的古诗词阅读
2018-02-09石维峰
石维峰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是一个难点。归根结底,读不懂是最大的问题。本文试图引入叙事学理论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解读,尝试归纳总结一些具有可操作的方法,以期对此难点进行局部突破。
关键词:叙事学;五W;原型;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56
法国当代文论家罗兰·巴特在《叙事文的结构主义分析导论》一文中说:“叙述是在人类开蒙、发明语言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的古老现象。”叙述的媒介并不局限于语言,也可以是电影、绘画、雕塑、幻灯、哑剧等,也可以是上述各种媒介的混合。叙述的体式更是十分多样,或神话、或史诗、或小说,甚至可以是教堂窗户玻璃上的彩绘,报章杂志里的新闻,乃至朋友之间的闲谈,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社会,都少不了叙述。它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存在,古往今来,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叙述。
我们知道,文学有三大体式:抒情诗、戏剧和叙事文。可是事实上很难找到纯抒情诗或者纯叙事文。在具体的文学现象中,同一部作品往往可以同时包含上述几方面的因素,它们互相包容,互相渗透,难解难分。对一首诗词来说更是这样。为了更容易读懂一首诗、词,我们从叙事学原理出发,可以进行以下一些操作步骤:
一、追问五W
中国的叙事诗不发达,没有像西方荷马史诗那样的长篇叙事诗,“诗言志,词缘情”,正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往往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情一般不会无缘无故产生,或多或少总是因为某些事端触发,引起情感的激荡,并将其形之成文。因此,我们在很多诗中都可以找到这些闪烁的“事”。这些“事”往往隐约而现,并不以其完整示人,这就需要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有意识地将这些“事”找出来,并搞清楚诗中的叙事要素。
而所谓的“五W”,即Who、When、Where、What、Why。即: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五个方面,即是叙事最基本的因素。搞清了这“五W”,非常便于我们对具体作品的理解。下面以2014、2015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为例来具体分析:
2014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选取的是两首唐诗,其中一首是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这首诗的“五W”可以这样概括:韦应物在休息日去拜访王侍御,可是没有遇见他。结合诗歌前两句“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得知,唐代官员每十天才能休息一天(十旬休假),这一天其实很宝贵,作者却利用这宝贵的休息日专门去探访王侍御,可见二人友情之深,去的时候应该是兴冲冲的吧,可是事不遂人愿,对方不在家自己只能孤零零的回家去,一个“又”字可以看出作者这时候的失望,作者的情感起伏应该是很明显的。后面的题目就考到“分析作者情绪变化过程”,至于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就可以自然得出了。
2015年江苏高考选取的是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这首诗作为鉴赏对象,诗歌具体内容先不看,单就这首诗的题目来看,就可以回答出四个W,即“刘禹锡在一个秋日在窦员外的崇德里新居恭贺乔迁之喜”,至于为什么,这个其实并不重要了,是应主人的邀请,还是作者自己主动造访都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反正作者去了,并且赋诗一首赠主人。单就这件事而言,结合中国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别人乔迁之喜,肯定要赞美几句恭喜几句的。第三题就考到“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中正有“赞美恭维之意”这一点。其实这一点在尾联“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中,体现得并不明显,我们正是通过对这首诗的叙事分析得出的。
二、构建“原型”
叙事学中重要的理论是原型批评的理论,该理论假设人类的知识是整体的系统,而人文科学中的文、史、哲各个分支则是它的各个亚系统。原型批评认为,不论在人类知识的总系统里,还是在文、史、哲等亚系统里,都存在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原型”。也就是一些不断复现的结构模型。正是这些“复现的结构模型”推动了整个系统的运动和发展。在任何文学传统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若干“定型的套式”。下面以2008、2009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为例来具体分析。
这两年江苏高考的诗歌鉴赏分别选取的是《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作者岳飞,《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其实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已经帮助大家总结归纳过此类诗词,即登临抒怀诗。这类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登临诗,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楼、山、亭、台、阁等)而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具体分析此类诗歌,主题无非有这几种:胸襟抱负、人生哲思、感时伤乱、身世之悲、兴亡之叹、隐喻现实、思乡怀人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人类此种共同心理,构建好这一“原型”之后,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对比分析这两首诗歌,可以发现它们有很多共同点。一是对眼前现实的关注,感时伤乱,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岳飞眼前的满目疮痍自不用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面对眼前的浮云蔽日之实景,李白心中想的却是圣主被身边奸佞所蒙蔽。对大唐盛世不再的担忧,对即将到来的动乱,李白应该是有预见性的。二是哀叹兴亡,“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人站在高处,往往更容易看见更广阔的空间以及更悠远的时间,往往会引发古兴今衰、物是人非亦或物非人非等等的感慨。作为东吴以及东晋的首都,金陵曾经是多么的富庶与繁華,可是现在那曾经辉煌的一切都杳无踪迹了,遥想将来,现在辉煌的大唐不也会如此吗?三是对自我的关注,人站在高处,也往往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李白感到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愁”情,岳将军则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收复失地,还天下太平,发出了“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感慨。
当然,有不少诗歌(比如篇幅短小的抒情诗、咏物诗)基本上不具备叙事的因素,对这些几乎完全不包含叙事因素的诗歌,我们也不必强求用叙事学原理去解读,但统观近十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选取的作品,没有一首是属于这样的。因此,掌握一点叙事学原理,对于解读高考试卷中的古诗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21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