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错误一直潜伏下去
——以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为例
2018-02-09江苏南京市太阳城小学210049
江苏南京市太阳城小学(210049) 王 娟
部分教师在进行“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计时,常常刻意不谈总数或者把总数作概数化处理,让学生不必顾虑总数与所取份数的差异。殊不知,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和误解。
一、让潜伏的问题暴露出来
1.隆冬,煤老板拉来一车煤,4位老农一起购买,平均每人可以分得这车煤的几分之几?
2.煤老板拉来一箱煤,4位老农一起购买,平均每人分到这箱煤的几分之几?
提问:题目没有告知一箱煤有多少千克,该怎么计算?(一箱煤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占它的)
这节课看似完美,学生学得顺利、轻松,可是刻意避开“总数”的干扰,就真的能事半功倍吗?为此,笔者进行课后教学实效检测,就地取材出了一道检测题:把2吨煤卖给4位老农,每位老农平均分得这些煤的几分之几?这时,学生出现了等不同答案,其中占多数,有的学生甚至束手无策。因此,笔者认为,与其等到问题出现之后再去补救,不如一开始就将潜伏的错误暴露出来。
二、找出心理上的错因
“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难点在于对总量与总份数的理解。鉴于此,笔者改编教材,不断改变平均分给4位老农的煤的总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虽然整体在变化,但平均分的份数没变”,比较归纳出“无论多少千克煤,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都是这些煤的”的结论,使教学更有成效。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直面难点,学生的错误想法就会一直“潜伏”下去。因为物体总量与总份数相等,学生的答案可能只是歪打正着的结果。同一种答案可能是由两种思路产生的,这种情况下得出的“”,就令人难以甄别其真实想法,他们的思路可能是:分母4是物体的总量——4吨煤,分子1代表1吨煤。学生并不知道分子与分母分别表示部分份数与全部份数,更不明白分母4表示全部的4份,分子1表示其中1份,而物体的总量有可能不同。
三、对比试验中完善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意识不到错误的价值所在,常常“未雨绸缪”,提前规避会引发错误的风险。其实,数学教学应由学生自己推开知识之“门”,在不断试错中逐步掌握真理,不犯错的学习反而不正常。否则一旦遇到分歧或干扰,学生认知的片面性立刻暴露无遗。
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比例关系,这是教学难点,而设计对比情境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学时展示上述案例的“前身”——三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的情境图(如下图)。
可以发现,把4个苹果均分成2份,把2瓶矿泉水均分成2份,把1个蛋糕均分成2份,它们的每一份都可以用表示,分别代表个苹果瓶矿泉水个蛋糕。让学生用新知识研究“历史问题”,对同一情景做出两种不同的解读,这样的对比试验可以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分数既可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比例关系。
总之,越是提防学生出错,就越难清除学生的认知误区。在某种程度上看,出错反而是好事,它可以引起学生的警觉,同时吃一堑长一智,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这才是真实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