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索
——以“面积”单元复习课为例

2018-02-09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510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期
关键词:绘制整理导图

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510000)

复习课一般是在新授课结束后或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对单元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常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复习课一般都是归纳整理知识点复习、练习型复习、易错题整理型复习等形式,因而很多教师都认为复习课无非是先整理知识点,再进行练习,接着教师点评。但是,在这种复习模式下还有很多学生掌握知识困难,或是考完试就忘了,以致到高年级碰到相关的知识又是糊里糊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思维工具,能在复习时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明确整体目标,从而清楚知道自己当前的位置,更有针对性地复习。笔者尝试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以期待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然而,很多教师会认为,复习课就是“整理知识点+题型练习+教师评讲答案”,这和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成为练习课

在复习课中,练习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很多教师将复习课设计成“练习—反馈—再练习—再反馈”的课堂模式,练习层层递进,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练习,缺乏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非常害怕上复习课,复习课成为学生的负担。

2.忽视能力的培养

复习是一个疏通知识的过程,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于是在课堂上他们就会引导学生思考与知识系统有关的内容。但教师往往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自身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3.评价方式单一

一般的复习课,教师会把批改学生练习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较单一,学生自评或互评相对较少,学生对自己是否掌握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复习课中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就能较好地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思维导图能主动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其次,在小组汇报交流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体验到自己整理知识的成功,又能在同伴帮助下发现自己缺失的知识点;最后,小组间的评价改变了只有教师批改的单一评价方式。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模式

基于思维导图的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既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又能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下面将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单元复习课为例,探索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实施模式。

1.个人课前绘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整理、计算等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需要较多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把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阶段放到课前。一方面,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回顾与整理,在课前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初步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并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在梳理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遗漏,教师通过学生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重难点更清晰,这样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中发现问题并能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思维导图。

图1

图2

图1和图2分别是两个不同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2.小组课中完善

教师在揭示复习课主题后,先引导学生回顾与主题相关的具体内容,再鼓励学生在各自小组中汇报交流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同伴互助中发现问题并继续完善和补充。以图1和图2为例,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时,学生交流对比了图1和图2后指出:图1整理了相关知识点,图2对面积与周长进行了比较。此时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补充,并适当点评。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但完全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通过逐层推进的方式,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3.全班理练结合

在复习课上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这是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但是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比较分散,如果一节课都任由学生发挥,就会显得比较杂乱,没有了教学重点。这也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基于思维导图教学的复习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在学生绘制了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网络,给学生安排相关的练习题,以检测学生对知识内容是否真正掌握;另一方面,根据本节复习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就其中一个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如师生共同梳理出有关面积知识的大致思维导图后,可引导学生重点梳理“面积与周长的区别”这个分支,进一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个分支的知识点,并给出相关练习:

图3

运用思维导图,以“个人课前绘图—小组课中完善—全班理练结合”这样的模式进行复习整理,学生不但能较好地厘清知识间的脉络,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都有很好的效果。跟踪调查发现,在复习课上引入思维导图后,90%的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有时在整理知识脉络的过程中花费时间太多,以致练习就相对少了,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突破复习的重难点。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光明.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赵国庆.别说你懂思维导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4]袁学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教师,2012(14).

[5]吴志丹.协作建构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0(7).

[6]肖燕飞.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9(33).

猜你喜欢

绘制整理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