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8-02-09◆
◆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文化小学)
一、树立健康自信的优良品质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孩子先天具有沟通能力。无论是语言类表达,或是非语言类表达,它们相辅相成的构成了沟通能力。语言的学习,看似简单的说说讲讲,真若能“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确非易事,不下一番功夫无论如何是达不到的。小学这段时期也是孩子建立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要变得开朗,要大胆主动与别人说话,说了总比不说好,多交流未必是坏事。 有研究表明,不善语言表达的孩子,极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由于不善表达或表达不好,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孤僻、自卑等人格缺陷。医学和心理学也表明,若不及早对有语言障碍的孩子进行语言治疗,严重的会出现暴力倾向行为来发泄情绪的案例。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利于塑造出积极向上、健康自信、活泼开朗的人格。
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既要有听的要求,又有说的要求;教师既要训练学生说,又要培养学生听,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口语交际”,都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都是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基本技能,二者均以语言为基础媒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语言表达即口头语言表达,是在书面语言表达基础之上,要使读写能力有个提高,一般来说是从口头语言中汲取养分,丰富自身;语言表达还可以借助书面语言表达得到进一步规范,使表达的语言更具交往性、审美性、合理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工具。“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也是最高体现,思维活动也要必须借助于语言进行。语言是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思维发展水平在随着学生与外界沟通接触逐渐增加而增高,语言的发展水平也就随之而增高,使思维活动更加活跃,但并不说明语言表达能力就高。因此,要使听、读、写、思等语文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听说的训练,即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训练,它占据着语文素养形成的很大比重。
三、社会适应能力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适应社会能力的一个体现,语言表达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最基本日常交往形式。学习与人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唯有语言最为直接而有效。说话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说话能力则是人们必须具有的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能力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课程标准》更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或多或少在很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为语言素养的缺失说话不得体引起的争执、矛盾,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如表达不当而导致求职失利,或得罪领导和同事。在社会交往上也会受到歧视,如表达不当影响和朋友的关系,甚至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形成性格自卑孤僻,不敢或不愿与别人交往,导致恶性循环,使自己生活圈子狭窄,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你就会词不达意,让别人对你有轻视之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可想其在一个人一生之中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了语言表达在一个人一生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着眼前的数十名孩子,我们该怎样做呢?是的,小学生也同样有着自己的交往圈子,只不过交往的对象、范围、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而已。不断也培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求职、工作,等等,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四、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文明的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古文明的流传与继承,语言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文字代表着一个国家深远的文化与悠久的文明,那么语言,将是文字的母亲。从原始人类为了生存的声音沟通,到现在世界各国的丰富语言种类,人类亿万年的进化不仅仅是肉体,还有这种基本的信息沟通、种群关系的交流,而这就是语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汉语言文明是历史交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的历史使命。小学时期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与重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培养的重要性、目的、方法、达成目标。这是给我们最好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方向。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母语,教育的前瞻性告诉我们,培养孩子语言能力,也是对祖国语言文化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