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表示长度的词语浅析

2018-02-09黄和平

中学语文 2018年33期
关键词:寸口咫尺人手

黄和平

我国古代表示长度的词语主要有:寸、尺、咫、寻、常、仞、丈、步、里、舍。在周代的长度制度中,表示长度的词语往往以人体器官为依据。它们大多采用“尺”或“寸”作偏旁。

一、寸。《说文解字》曰: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从又从一。意思是:十分。由手掌后退一寸,即动脉位置,叫作“寸口”。字形采用“手、一”会义。

如《商君书·靳令》:“四寸之管好无当,必不满也。”

二、尺。《说文解字》曰: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十寸爲尺。意思是:十寸长。人的手掌线后退十分的动脉位置就是“寸口”。十寸为一尺。

如《隆中对》:“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这里“寸”和“尺”是长度基本的单位,我们把《说文解字》的解释也附带列出。为方便理解,特以上图所示。

三、咫。古代八寸为咫,后来人们用咫尺形容很短或很近。

如《国语·鲁语下》:“其长尺有咫。

如《再游乌龙潭记》:“耳不及于谈笑,视不及于阴森,咫尺相乱。”

四、寻。古代八尺为一寻。古代指一个人平伸两臂,两中指之间的长度,大致等于一个人的身高。

如《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五、常。古代两寻为一常。由于“寻”和“常”和身高有关,因而,“寻常”又引申出“平常的意思。

如《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如《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仞。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如《愚公移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七、丈。古代十尺为一丈。

如《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蚁蝼之穴溃。”

八、步。朝代不同,一步的长度也不所不同。《续文献通考》说“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到了清代,又定为“五尺为一步”。

如《唐雎不辱使命》:“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九、里。《说文解字》认为三百步为一里。

如《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十、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猜你喜欢

寸口咫尺人手
爱在咫尺
邂逅大海
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临床观察
木兰从军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梁圣涛的诗(二首)
人手不够 ——原载俄罗斯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