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
——写作教学的基点
2018-02-09崔林生
崔林生
写作教学内容:其一是为什么写,其二是怎样写,其三是写什么。通常情况下,教学中强调的是怎样写和写什么,很少关注为什么写。这样就出现了偏重技法追求,轻视情感需求的倾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模式化、套路化的写作格局,背离了写作的初衷。写作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育一颗真诚善感的心灵,养成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作文教学应借助文本细读,从“为什么写作”入手,着眼于情绪的调动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写作动因的激发,着眼于创作意识的唤醒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为学生喜欢写作和热爱写作做好充分准备。
一、细读文本语言,调动写作情绪
情绪是学习的启动基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愤”“悱”状态,由文本情境作导引,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场,使情感、思维与所学文本相融合。在细品文本语言过程中,明白作者的情感趋向,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激发写作热情。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行文和抒情方式上,都继承了楚辞的传统。既讲究语言声韵之美,音节铿锵,自然成韵;又类似于长篇抒情诗,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引导学生细读鉴赏文本之后,问:哪一句写得最妙或最受你的喜爱?几个学生齐声读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接着追问:好在哪里?于是学生中有的从“欣欣”“涓涓”叠音词分析,有的从“木”“泉”意象出发分析隐逸诗人的快乐与自由,还有的从田园风光之美来分析诗人的人生追求……在讨论意犹未尽时,正是情绪饱满之时,顺势引导学生将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写成一段文字,然后交流。将阅读、鉴赏、写作融合于一处,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解悟诗人向往田园、回归田园、享受田园乐趣的人生理想,学生可就此结合现实生活表达对田园生活及诗人人生理想的看法。这种写作练习,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情绪,变被动写作为主动表达。
二、细读文本背景,培养写作动因
写作的动因往往来自于作者的需求。写作是作者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热点、阅读文本后的情感抒发和观点阐述。目前,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如何写作和推荐写作素材方面,忽视了学生创作动因的激发与培养。想想看,还有比想要写作更重要的写作方法吗?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作,写作的意图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样的情感因素激发了作者的创作动因。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一篇时评性的杂文,生活气息浓,时代性突出。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写作背景,明白创作意图。鲁迅先生在写作《拿来主义》之前,看到报纸上报道的几个画家出国办画展,而且将大量的画作赠送给外国人,从而联想到当局的统治者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加之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学者们的认识各不相同。针对这些情况,鲁迅用“拿来主义”这一观点鲜明的词语作为标题,撰文表达了自己对待文化遗产的观点。
据此,可引导学生模仿《拿来主义》的结构形式,写一篇关于校园生活或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的文章。写作之前,可适当补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供学生讨论,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当学生的写作动因被激发后,就会产生写作的需求,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释放出来。从《为择校热降温》《优质教育呼唤优质教师》《餐厅排队意识何时醒》《阅读主义》等这些标题就可看出学生的思考深度。因此,从细读文本的角度,将阅读、鉴赏、写作三者结合起来,既可用作者的创作动机来引导学生的创作愿望,又可通过细读文本来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三、细读文本中的生活实例,唤醒写作意识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唤醒自主创作的意识,主动运用已有的阅读积累,构建作文的思路和内容。
在开展“感悟生命、善待生命”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时,朗读了《疯娘》和《生命的奇迹》两篇文章,观看了残疾人运动会的相关视频。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体会生命具有的价值。阅读的内容给学生带来感动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在文章和视频内容的感召下,学生的激情被唤醒,生命在燃烧。那些根植于心灵深处的阅读所带来的感动,会时时召唤学生思考生活的方式、生命存在的意义。当阅读鉴赏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情感基础时,写作就会水到渠成。最终,学生用了3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800字的习作,而且大多数文章写得感情真挚、内含丰富。
这次作文教学的成功在于细读文本中的生活实例唤醒了学生自主创作的意识,产生了真实的感动,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才能自由地、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理趣和情趣皆美的文章。所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鉴赏中吸收语言、锻炼思维、感受人文、触发灵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语言,倾吐阅读心得、表达真挚情感、锻炼思维品质,这样的写作教学既有写作能力的培养,又有情感价值观引领,对提升思想境界也可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作文教学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强调“为什么写作”的问题,重视的是写作的目的性指导,关注的是阅读范围和生活实践,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锤炼运用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作文教学理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前作文教学过分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导致学生不想或不愿写作的弊端,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